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62159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3、所以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卷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不急不燥迎挑战,再接再励创辉煌。2、结合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汉字之美形神兼备,书法名家各具风采。颜真卿楷书,丰厚饱满;王羲之行书,飘逸端庄;张旭草书,粗犷( )豪放名山大川如果缺少书法家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份景仰;亭台轩榭( )倘若留下名家的墨宝,就

2、会因此声名远播。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魅力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秋之夜,一轮皓月已经爬到中天了, , 。 ,风来了,楼房和山峰在水中摇曳着,显得朦胧而又神秘。 蓝蓝的夜空映衬着圆圆的月亮 高高地悬挂在蓝蓝的夜空中 向大地散射出银色的光华 银色的光

3、华散射在大地上 千岛湖碧绿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山峰和楼房 千岛湖两岸的楼房和山峰倒映在碧绿的水里 A B C D5、请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2分) A、“唐宋八大家”中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人,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 B、在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今天的“江”则泛指大的河流。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春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背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D、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由国家教育部

4、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首次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于今年5月全面启动。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将于今年8月下旬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公布。7、根据你积累的名著知识和对名著内容的独特感悟,完成下列各题。(5分)(1)在要求阅读的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这一道理,请写出其中的一部作品、作者和该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3分)作品名称: 作者: 主要人物: (2)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丰盈人生。朝花夕拾

5、如一幅淡雅的画,描摹出记忆的甜美。 , 。 8、综合运用(8分)(1)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今年,李文同学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还是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 请问:语文老师去年和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2)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幅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下联 (3) “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请

6、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不少于60字) (3分)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1分)(一)、默写填空 (5分) 9、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4)历史长河,人才辈出。李白有“ ,中间小谢又清发”的感慨,赵翼有“江山代有才人出, ”的抒怀。(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1题。 (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0、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

7、极偏远?(2分) 1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三)、比较阅读,完成1215题。(12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

8、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表:指上表建议。廖立、李严:蜀汉之臣。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悉以咨之: (2)严闻亮卒: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诸

9、葛亮为丞相,甚平直。1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16、【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2分)三、现代文阅读 (23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1题。(12分) 献你一束花 冯骥才 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她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

10、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 “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

11、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

12、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我是失败者。” “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17、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18、选文第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9、选文第、第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20、 选文第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1分)21、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11分) 时间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