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62146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考前非答案-自考.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钟启泉、张华 主编 辽宁大学出版社一、单项选择题(共1.4页,217题)1.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C】出版课程一书,该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A施瓦布B卢梭C博比特D查特斯1.2博比特在他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所提出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是【B】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A“八年研究”B教育测验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前人的研究成果1.4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A】的追求。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实践理性”1.5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D】A实践性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

2、D学术中心课程1.6施瓦布所确立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D】A活动分析B任务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7“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A】A“解放兴趣”B“实践兴趣”C“技术兴趣”D“技术理性”1.8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B】A博比特B拉特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9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C】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大教学论D普遍教育学1.10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孤儿之父”的是【A】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1.11【A】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A裴斯

3、泰洛齐B博比特C赫尔巴特D杜威1.12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中所提出的教学的任务是【B】A追求善行、德行B培养多方面兴趣C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D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 8.21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是【D】A协作B会话C情境D意义建构8.22随机访问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A认知弹性理论B行为主义教学观C认知教学观D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8.23维果茨基根据他的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是【D】A初级学习B高级学习C合作学习D辅助学习二、简答题目录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1.

4、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么?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是什么?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什么?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是什么?1.1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是什么?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2.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什么?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育目标? 资料来源:www.ZiK 如需精美完整排版,请QQ: 67460666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是什么?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过的阶段。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2.8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9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是什么?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的关系怎样?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

6、些?2.1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2.17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3.1简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3.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什么?3.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3.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是什么?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3.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自的涵义。3.8简单叙述艾斯纳与斯腾豪斯课程目标观的相同之处。3.9就目前看来,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贯彻的原则是什么?3

7、.10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4.1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如何?4.2科学、艺术、道德的关系如何?4.3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4.4“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4.5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以作为课程内容?4.6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是什么?4.7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本质是什么?4.8简述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涵义、价值及局限性。4.9简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涵义及价值。4.10课堂讨论的性质及组织策略是什么?4.11简述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涵义及价值。4.12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4.1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涵义及其应符合的要求。5.1课

8、程组织的标准中,课程的整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5.3什么叫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什么?5.4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有何特征?5.5经验课程有哪些基本特征?5.6简述学科课程的涵义及特征。5.7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5.8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如何?5.9“全球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5.10当今时代大力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5.11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是什么?5.1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如何?5.13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5.14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发展的关系是什么?5.15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5.16开发隐性课程时应注意

9、什么?5.17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如何?5.18什么是班级授课组织?其基本特征是什么?5.19简述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5.20简述凯勒个别化教学体系的特征。5.21简述分组学习的特点。6.1简述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6.2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4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5课程实施的研究对我们有何启示?6.6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7“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根本缺陷是什么?6.8在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中,课程变革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6.9在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中,学区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6.

10、10富兰归纳的成功的校长的策略是什么?6.11简单评价“主导主体论”。6.12为什么“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6.13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6.14在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的视野中,教学设计具有怎样的特征?7.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7.2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涵义及目的是什么?7.3内部人员评价和外部人员评价的涵义及利弊是什么? 资料来源:www.ZiK 如需精美完整排版,请QQ: 674606667.4什么叫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7.5四代评价各自的特点是什么?7.6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取向?7.7衡量一个完整的评价模式的指标是什么?7.8目标达成模式的步骤是什么?7

11、.9差别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7.10为什么说回应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7.11简述回应模式的评价步骤。8.1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的关系是什么?8.2“量的研究”基于的假设是什么?8.3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怎样的关系?8.4“大众主义”教育追求的平等与高质量是怎样的关系?8.5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怎样的关系?8.6主体教育观的内涵是什么?8.7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8.8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的职能是什么?8.9“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对教学改革有什么影响?8.10简述情境教学的涵义及实施环节。8.11简述支架式教学的涵义、实施环节及特征。简答题答案1.1博比特的科学化

12、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2)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即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答:(1)人类经验的分析。(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3)课程目标的获得。(4)课程目标的选择。(5)教育计划的制定。资料来源:www.ZiK 如

13、需精美完整排版,请QQ: 67460666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答:(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顺序获得它们。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答

14、:表现在:(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答:(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答:(1)把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与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相对应的能力;(2)对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进行修改以使之适应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这是必要的,因为现存的理论只能解释世界上一小部分现象,这样,使理论与实践一一对应的策略就有局限性);(3)产生可替代的行动过程并预见该行动过程的道德后果的能力(这是必要的,因为即便用所有能够想到的方式对现存的理论进行了修改或修正,这些理论也不能适应世界上大多数现象,因此就需要超越现存的理论,产生新的行动方案)。8.10简述情境教学的涵义及实施环节。答: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