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62034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详案反思评析大桥上的蓝脚印 设计意图:一个节奏乐活动如何吸引孩子,如何体现孩子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设计这一活动,(教案出自:教案网)意在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感受不同的声音效果,学会创作节奏。活动以故事为线索,循序渐进地开展,发展幼儿对声音的感受力与想像力,让幼儿寻找生活中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基本节奏:X;XX;XXX。 2、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表现不同的节奏,为故事配上美妙的声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活动的成功。 活动准备:1、pp、塑料筐、杯子、塑料瓶中有沙子。 2、节奏谱X-X-X;XXXXXXX;XXXXXXXXXX

2、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着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进入教室,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二、故事导入 1、师(PPT):看,这是谁幼儿答:这是一只灰老鼠。2、师:有一只灰老鼠住在桥底,一天,它在桥下等它的客人mdash;ms;一只蓝老鼠,等着等着,这时,(看PT出示四个大脚印) (1)师:猜猜是谁来了幼儿回答。 ()师:大巨人还是小矮人为什么幼儿回答。 (3)数数他用了几步走过了桥我们用一个节奏型来表示,出示节奏卡:XX-XX-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幼儿练习) ()师:巨人的腿长脚大,不慌不忙走过了桥。我们一起来学学巨人,看着节奏型,(教案出自:教案网)一起过桥。(幼儿练习)站在桥头,巨人们,准备好了吗出发!

3、咚msh;咚mdsh;咚mdas;咚mdash;走过桥。巨人腿长脚大,不慌不忙走过了桥。巨人转身,回去喽!mda;dah;3ma;4msh;走过了桥。 、师:哦,原来是一个巨人从桥上经过,他不是我的客人。灰老鼠有点不高兴。 ()咦!又有人来了。看看是谁(出示小狗脚印pt)大家看,是谁来了(狗),幼儿回答。 (2)师:你怎么知道是小狗啊幼儿回答:(因为看到了小狗的脚印)。看看小狗走了几步一起数数。(八步) (3)师:奇怪了,巨人走了四步,小狗走了八步,为什么幼儿回答:(小狗的脚小),巨人走一步,小狗走几步(两步)()师:巨人走的时候是咚dah;咚mdash;咚dash;咚mh;,那么,小狗走的时

4、候是什么样子的(趴趴趴趴趴趴趴趴),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表示。(拍腿)小狗爪子准备好,出发!趴趴趴趴趴趴趴趴走过桥。 (5)师:巨人和小狗一起出发会怎么样幼儿回答:巨人先走,小狗再过桥。4、师:可是灰老鼠还是不开心,因为不是他的朋友。听听又有人来了,这次会不会是蓝老鼠。灰老鼠开心的拍起手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幼儿回答:(因为他的好朋友蓝老鼠来了)来,我们拍手欢迎一下蓝老鼠。 师:灰老鼠听到了蓝老鼠走路的声音,我们没有听到,我们想想蓝老鼠走路的声音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1)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声音,怎么样来表示(拍手) (2)我们来看看蓝老鼠总共走了多少

5、步走过了桥(步)用拍手来表示。 (3)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怎么正好用手拍16下的呀,大家来学学。()用数的,大家一起来试试。 ()这次我们不数出声音,把数数数在心里,再来试一次。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小老鼠也过桥了。 5、巨人、小狗、小老鼠都过桥了,如果把三种声音连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分组表演一下,好不好(分组表演,换组) 三、故事配音 1、师:刚刚,老师讲故事叫做大桥上的蓝脚印,故事里有没有声音(音乐)啊,我们来给故事配音怎么样啊配音需要工具,看看我们用到了什么工具。(塑料箩筐,杯子,沙瓶) 2、让我们一起听这个故事一起来配上好听的音乐吧。 四、欣赏一下生活中的

6、声音 (1)师:刚刚我们用生活中的物品来给故事配音,如果把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按照一定的节奏组合在一起会变得非常的美妙,相不相信就有这么一群阿姨她们做到了,我们来看一下。观看视频快乐大妈mda;mh;铃儿响叮当。 ()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的物品都能发出声音,我们一起去找找,再把它们放进美妙的乐曲中去吧。 活动反思: 应该来说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对于节奏乐还是有一定基础,所以在前面识记图谱的环节,孩子们基本能通过模仿声音,过渡到掌握节奏型,并能徒手打出节奏。之后确定什么角色该用什么乐器,孩子的思路也很清晰,如塑料箩筐的声音粗粗的,适合用在巨人这个角色。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最大的缺点是我本身没有把握

7、好节奏点,忽快忽慢,没有掌握好时值。导致幼儿在配乐打节奏时,也是节奏忽快忽慢。还有在操作前提的要求不明确,孩子就是孩子,要求不讲清楚,现场就开始混乱了,当孩子拿到新鲜的操作材料前,我应该在孩子没拿材料前就讲清操作方法,而不是让他们把操作材料拿在手里讲,这是一个我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注意的地方。 当孩子在打节奏,还不整齐的时候,我应该停下来,对照节奏谱,让幼儿清楚知道节奏,而在活动中,我没有做到,只是一带而过。 活动已经结束,通过老师们的评课,我知道了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要善于通过提问把个别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呈现在全体孩子面前,有次来提升所有孩子的经验推动整个活动的开展。在

8、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应该严谨一些,平时的一些小动作、口头禅应该减少,因为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可能会让孩子误以为你在跟他游戏,而不是上课,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以后的活动这是我该注意的地方。 活动评析: 教师关注生活,善于发现本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与故事相结合,为故事配上美妙的声音,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让塑料箩筐、小杯子、小沙瓶为故事增添音味,孩子不仅学到了基本的节奏性,而且感受到配声音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寻找生活中不同物品来配声音的激情。 活动中教师尊重孩子的意愿,体现了孩子为主体的观念,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教师能较好的用其特长,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其价值,形音结合,服务于整个教学活动,结尾的视频欣赏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更让幼儿激动与惊叹,乐于探寻与表现。 建议冯老师能将挖掘到的好素材有机进行整合,提炼教师的提问语,使大桥上的蓝脚印活动更具活力与魅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