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天气预报.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61637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气与天气预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气与天气预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气与天气预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气与天气预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气与天气预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气与天气预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气与天气预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3.理解天气的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二、能力目标1.能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粗略地判断天气的基本状况。3.能收看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天气预报符号及课后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规范自身的行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2.天气符号的识别。 3.通过卫星云图或天

2、气预报图分析天气状况。 教学难点 1.利用教材中的气候知识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2.认识和理解灾害性天气符号及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求趋利避害,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教学准备:天气预报的相关符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报天气预报,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了解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课前热身让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或生产造成的影响。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观看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台风、寒潮)的录像,加深对天气的理解。 (2)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

3、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 2.双边互动互动1:师:有哪些同学喜欢收看天气预报呢? 生:踊跃举手,热情很高。师:为什么要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受天气的影响师:为什么要天天收看天气预报呢?生:因为每天的天气都在变。师: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生:气温、降水、风、雪、雾、霜师:大家能发布学校所在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吗?(或模拟进行第二天的天气预报)生:踊跃发言,用各自的语言描述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大家以上的讨论及理解,我们便可以给天气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即: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处在时刻变化中。师:天气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生:多变。互

4、动2:师:出示课本 “卫星云图”,并告知学生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天气含义。(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降水量越大。绿色表示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另外,春季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沙尘暴现象,在卫星云图上是用黄颜色表示的)然后设问:我国的东北三省天气怎样?青藏高原天气情况又怎样?生:东北三省天气晴朗,青藏高原天气为下雨。师:看 “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并提问:在天气预报图中怎样识别天气状况?明确:通过天气预报符号识别各地天气状况。并对照天气预报符号概括三个城市的天气实况。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正面符号,反面文字),并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

5、认识和理解各种天气符号及其特征,尤其注意易混淆的符号)。师:出示 “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分组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看哪一组播报最快最准确。生:积极结合预报图播报天气。师:出示课本 “天气图与天气符号”,判断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明确:台风捕鱼不适合 沙尘暴跳绳不适合 霜冻插秧不适合 晴天打篮球适合来源:学_科_网师:指导学生读课本 “天气环境监测”的新闻记者材料,简要说明,达到让学生关注家乡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即可。互动3:师:气候与天气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气候呢?明确:阅读教材,寻找气候的概念及其与天气概念的区别。师: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6、呢?(指导学生从时间、变化的频率和要领上进行比较和区分。)列表比较。天气 气候概念(见课本)(见课本)时间短时间的 较长时间变化频率多变的变化不大四、练习判断四句词语中描述的天气和气候分类。风和日丽天气 暴风骤雨天气 四季如春气候 阴转多云天气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现象的综合,它一般变化不大。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的特征,对于生产生活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五、课堂小结本节主要说明了天气、气候的要领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同时,详细地介绍了与人类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天气预报。通过学习,我们要能够正确地区分天气与气候,准确地识别天气符号和看懂天气预报图。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征,循序渐进。通过一些录像短片和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于天气和气候及其一系列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因其教学结构与方式都是以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为主要依据,所以在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利用课件再设计一组天气和气侯的小组竞赛题,效果会更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