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614366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不锈钢制品生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 论项目名称:不锈钢制品项目建设规模:占地24亩。建设内容: 生产用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注册资金:1000万元投资总额:6000万元项目法人单位:南京XX不锈钢有限公司(筹)公司法人代表:联系地址:南京市XX经济技术开发区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由南京XX不锈钢有限公司(筹)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实施。南京XX不锈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不锈钢制品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如下:1、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发改委、科技

2、部、商务部联合发布;2、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南京市规划局编;3、南京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编;4、南京XX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指南;1.3项目提出的理由本项目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也符合XX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规划。1.4项目概况1.4.1拟建地点该项目位于南京XX经济开发区内,园区地处长江之滨、205国道、宁马高速横贯南北,距南京市十公里,距南京绕城公路、三桥、宁芜公路、板桥汽渡均在两公里以内。规划中的沪宁高速铁路以及江底隧道将与江北沿江开发区相连,所有交通设施建成后该地区将形成为一个水陆交通

3、畅通、四通八达的大区域。1.4.2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亩,目前场地内的“七通一平”已基本完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用房及配套设施。拟建生产用房12100平方米,办公及附属配套设施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1.4.3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1)本项目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2)本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500万元,流动资金总额1500万元。(3)资金来源:部分来源于企业自有,部分贷款。(4)该项目总投资为6000万元。2006年试生产,产值25000万元,利税2680万元,税收1565万元;2007年生产产值25000万元,利税2680

4、万元,税收1565万元;2008年正式投产,产值50000万元,利税5380万元,税收3150万元。该项目投资利税率为50.65%,投资利润率为34,投资回收期3.1年。1.4.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52%财务净现值(i=5.85%)(税前) 13276.4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 2.8年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前) 2.9年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35%财务净现值(i=5.5%)(税后) 9667.4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3年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3.1年投资利润率 34%投资利税率 50.65%1.4.5 项目综合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高附

5、加值环保型产业,符合“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投资回收期短,是省市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批量生产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建设对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市的经济建设,培育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是非常必要。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2.1建设的必要性:1、该项目属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是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项目建设符合XX台区的建设思路和XX开发区的总体规划。3、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4、项目建设对改善周围环境和提升开发区整体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三、项目背景3.1南京市经济发展现状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

6、美誉。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首都,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物遗存,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今天的南京,是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的省会,华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宏观生产力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南京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占江苏省的6.4%。下辖11区2县,全市总人口640万,其中户籍人口563万。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在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四大优势,具体表现在:(1)区位优势:南京位于我国沿长江、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是

7、长江三角洲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接点。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西部重要的枢纽城市,紧邻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辅助和支撑点的作用,具有沿江、近海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吸引力,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有利条件。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南京市所处的区域正是东部现代工业经济和西部传统农业经济的交接地带。这种临界性意味着南京是多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和信息复杂交汇的地域,这里所蕴涵的区域经济发展机会,将会比南部临近上海的苏锡常地区多。南京的发展也得益于这种自然的和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承东起西,形成独具南京特点的发展特色。(2)交通优势南京是华东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

8、式齐全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南京港是远东内河第一大港;津浦、沪宁、宁铜3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成为连接华中、华东、华北的重要铁路枢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现代化的大型国际航空港;以沪宁、宁合、宁马、宁连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对外公路四通八达,市区道路形成“经五纬八”路网;南京是中国八大通讯枢纽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实现程控化的省会城市,各种现代化通信方式齐全。目前南京已经形成功能齐全、协调互补的现代化综合通讯运输体系。多种通讯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南京市将充分利用不同通讯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分工和协作,来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通过规划,未来南京市将形成“十一线两环六通道”的高速公路

9、网、“十线汇集”的华东铁路枢纽、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内河港、华东第二大国际航空港以及鲁宁和沿海两条输油管道。(3)产业优势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与周边城市相比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就是地方主导产业突出,目前全市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机械装备、钢铁冶炼、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及新型建材六个行业为重点,拥有36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个大类产品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均居中国城市第二位。南京市以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积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

10、已由1978年的12.5:67.5:20.0,调整为2004年的4.1:51:44.9.2004年,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生产总值为19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05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835亿元,增长14.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7283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收入403.6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7.6%;工业增加值达到6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0家,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604

11、.98亿元。南京目前共吸引70多个国家(地区)7203个项目来宁投资。2004年合同利用外资4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外商直接投资2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除国家各专业银行以外,全国性或地区性商业银行纷纷落户南京,目前拥有银行营业机构1000多家,商业设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现已拥有各类商业服务网点7万多个,各类市场550多个,成为长江流域金融、商贸、流通四大中心之一。(4)人才和科研优势南京教育、科研水平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37年(不含部队院校),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为首的一批高校的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有

12、各类科研机构742家,其中国骨干一流研究中心和实验室100多家,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每年申报重大科技成果800多项,专利申请量1300多件。拥有两院院士65人,各类科研技术人员60万人,在校大学生31.66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为南京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目前,南京科技人才优势已经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重要条件。3.2XX台区经济发展现状XX台区座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的西南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北纬32,是金陵的“南大门”。气候属北亚热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5.3

13、,年平均降水量1033毫米。面积近13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和XX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18.5万。XX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故名XX台;在金陵四十八景之中,XX台区占有十景。著名的XX台烈士陵园、菊花台、龙泉寺、渤泥国王墓、将军山位于本区境内。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水、陆、空交通发达,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区政府距市中心仅3公里,距长江最大的内河外贸港新生圩港8公里,距新建的禄口国际机场10公里;北依浩荡长江,南有秦淮新河;宁芜铁路穿区而过;宁芜、宁丹、宁溧、宁马、绕城、中山南路、新机场路、纬八路、纬九路等十条干道贯穿全境;南京地铁总站、长江三桥、赛虹桥立交已全部竣工、规划中的火

14、车南站也即将开工,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越我区。全区水、电、气管网发达,供应充足,通村通厂,使用便捷。近年来,XX台区以“郊区城市化,经济效益化”作为战略取向,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上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4.13亿元,财政收入8.58亿元。工业经济是XX台区的主导产业。全区拥有XX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心桥生态科技创业园、宁南高科技研发区等园区。形成了钢铁、汽车制造、能源、科技研发四大支柱产业,其中钢铁年产1200万吨,汽车年产6万辆。经过多年的改制,目前全区工业企业主要以民营和三资企业为主,重点企业主要有:中兴通讯南京研发中心、春兰汽车制造公司等

15、。XX台区还十分注重加强软环境建设,XX台区今年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区委、区政府确定了新的工作重心,就是一切工作以营造环境为出发点,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为企业发展、产业集聚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重点企业实行重点保护、重点服务的政策,每年排出重点纳税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在招商引资上XX台区组建了以专职招商队伍、招商顾问和经纪人为主的三个层次的招商圈,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项目引荐人进行重奖。同时XX台区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了“一站式”服务的招商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增强项目审批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3.3南京XX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XX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2000年,位居南京主城西南部,面积28平方公里。北起秦淮新河,南至梅山, 东起宁芜公路,西至长江,与南京新城-河西新区紧密相连,是南京距主城最近的开发区。规划人口35万, 面积60平方公里的板桥新城建设,为XX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开发区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捷。南京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