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9].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二、教学设想:(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曹刿论战是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简明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齐鲁长勺之战。文章没有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围绕着“鄙”和“远谋”这一文眼,以曹刿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曹刿与鲁庄公围绕政治准备与战术分析进行论述的过程。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作为初中文言文的传统篇目,曹刿论战文质兼优,尤其是在材料的剪裁组织、人物的刻画上很有特色,是学生阅读的好范文;从教材编排体系看,本文承前启后,即从记叙性文言文阅
2、读过渡到议论性文言文阅读,从文言词法的学习提高到文言句法的学习。基于本文被编排在第六册第六单元开篇这个特殊的地位,是对前面五册文言文知识的升华与发展,同时对今后高中文言文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这篇课文在教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二)、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十几篇的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一部分学生往往只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要求他们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对于底子薄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因此应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三)、教法、学法的采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
3、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因而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分层三步读书法(“认读”“研读”“联读”)和“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式学习),辅以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诵读,识记并归纳相关文言字词知识,落实双基;理解并初步学会文言文省略句的翻译,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形成学习、分析、归纳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层三步读书法,通过“认读”“研读”“联读”的程序,采
4、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体会叙议结合的写法和围绕中心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初步感受议论性文言文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曹刿的爱国精神,领悟取信于民、把握战机、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四、学习重点: 识记并归纳相关文言字词知识,落实双基;建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本文有叙有议、寓议于叙的特点。五、学习难点: 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和省略句中谓语、介词宾语的省略。六、课前预习:上新课之前,提前给学生布置好有关文言基础知识方面的预习任务:要求他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难点。目的是使他们自己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
5、固,有利于学生文章内容的理解,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布置学生预习的同时,安排学生课前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向大家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较大的再由老师在课堂上指点。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七、课堂学习:(一)、导课析题、引入学习1、出题析题: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是什么“战”?由此导入对“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左传、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等小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2、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听范读,要求学生和自己预
6、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字音和节奏。(二)、分层三步、研习课文 采用分层三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文本内容,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第一步,认读感知、落实双基。 由于文言文是由古汉语写成的文本,内容上的时空跨度较大,因而认读文本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和任务。不认读就无以感知,无感知就难以深入研读。认读感知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在引导点拨和方法的指导上。比如,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感知:1、释词连句:结合预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落实双基。并适当穿插一些文化常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文言文的省略现象,归纳
7、省略句的基本特点:即多数为承前省略,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刿)乃入见”、“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分别承前省略了主语、谓语和介词宾语。因谓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较为隐蔽,学生较难看出,宜重点点拨,使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原则和必要的“补(补充省略成分)、删(删除重复词语)、调(调整语序)”等方法。2、对照归类:重点对古今异义(如:再、绩、间、狱、情、忠、可以、鄙、牺牲、虽等)、一词多义(如:师、故、信、之、其、请、将、乃、故等)、词类活用(如:福、鼓等)进行对照归类,让学生积累文言文词汇。3、概括整合: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
8、概括提炼层(段)意及全文的中心。指导学生采用选择中心句的方法归纳层(段)意。第一幕:战前,三问三答献良策。(论作战条件)第二幕:战中,两“未”两“可”定输赢。第三幕:战后,一问一答说原因。(论取胜之道)第二步,研读探究、质疑解难。 研读探究是认读感知的必然延伸,是落实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可导入“PBL教学模式”,通过质疑问难、研讨探究、诵读体会等方法组织学生深层阅读、多角度思考,挖掘课文丰富的内涵。1、质疑问难:以异质分组原则,深入研读文本,由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组织问题,并指导
9、学生的小组活动,特别要帮助思维不够活跃的学生提问。为落实重点解决难点,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从“事、人、理、脉”等方面着眼考虑,然后筛选有代表性的问题提交班级讨论研究。2、探究领悟:是前面一个环节的必然延伸,可按悟“事”、悟“人”、悟“理”、悟“脉”等层次进展。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古文学作品的兴趣。以下问题务必引导学生涉及,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1)、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既然是一个著名的战例,为何不详写战争的过程?(思考要点:详略取决于中心。本文以曹刿的言行为主组织材料,略写战争过程,详写论战,更能反映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2)、如何
10、理解本文“记战,要言不烦,论战,合情合理”。(思考要点:“要言不烦”指记叙要素简而不疏;“合情合理”指迎战要得民心,作战要合乎正确的战略战术。叙议结合,明为叙实为议,寓议于叙。)(3)、鲁国能以弱胜强,曹刿是个决定性人物,他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人才。请以“从 (行为)中可以看出曹刿(精神品质) ”的句式说话。(思考要点: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提炼的能力。)(4)、有评论说“远谋”是本文的文眼,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谈谈你的理由。(思考要点:抓住曹刿的“远见”和“谋略”分析,如:战前论应战的政治条件,知取信于民是战胜的先决条件;战时讲究战略战术,抓住战机,
11、以弱胜强等。)(5)、怎样理解文章的结构思路?(事件线:战前战中战后;事理线:条件结果原因。)3、诵读体会:诵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法,文言文教学通过诵读,非常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古汉语的语感,有利于熟悉古汉语的用词、造句和特殊的表达习惯,有利于对作品内容的感悟理解。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指的就是这种出声的读。本课中的不少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多次诵读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揣摩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语调。如曹刿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一句不难读出曹刿对国事的担忧对庄公的轻视和充分的自信。第三步,联读应用、拓展创新。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
12、、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联读拓展既是指教师提供与本文题材及难度相近的文言材料进行拓宽阅读,以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指教师倡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纵横开掘拓展等。以下设计的目的也在此。1、提供子鱼论战文言阅读材料,应用文言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能力。2、作为陪衬人物的鲁庄公,也真够“鄙”。你看他,战前盲目应战,战中瞎乱指挥,战后已获全胜却不知胜从何来,真是“鄙”得可以,因此他是个昏君,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运用辩证思维及求异思维论辩“我为庄公说句公道话”。 本题是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这也是李镇西老师的“读出问题,读出自己”的第二个要求。我们一般认为鲁庄公
13、是一个尸其位而无能的昏庸愚蠢的统治者,是个昏君。如板书二:左“战前”,他把希望寄托在“小惠”“神福”之上;“战中”,他急躁冒进,看见齐军就“将鼓”进攻,齐军大败后就急忙“将驰”追击;就是“战后”,打了胜仗,他还不知道是怎样取胜的,“既克”,“问其故”,由此可见他“鄙”。求异思维则要求学生一反传统的评判对鲁庄公进行肯定褒扬,并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板书二:右“战前”,他接见并不属于“肉食者”之列的曹刿,“见刿”之举表现其“礼贤下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以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则表现其关心下属、“公正廉明”;“战中”,他大胆“用刿”,让曹刿与自己平起平坐并采纳他的建议,表现其“
14、任人唯贤”“择善而从”;“战后”,他虚怀若谷地“问刿”,则表现其“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凡此种种体现其“明”。作为一国之君能有如此海纳百川的胸襟,确实难能可贵,足见其是一位明君。八、课后作业:1、背诵并翻译全文。(这个设计就是对同学预习的检测和督导,也是落实双基的保证。)2、制作知识积累卡(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省略句等)。(这样设计的目的既可以检验学生上课听课的专注性,又可以在下一课时上课伊始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3、以中考题型综合实践的形式设置一个写作拓展:设计如下:“学场如战场,其实岂止是战争,学习上要想成功也必须讲究“战略战术”(即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学完本文,对你的学习有怎样的启示?(100字左右)”4、以“战争和平发展”为话题,用一周时间小组合作完成小论文一篇。(此题设计着眼于大语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世界;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