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化学肥料中的主角 第三课时 铵盐.doc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9.50KB
约5页
文档ID:544612209
课题:化学肥料中的主角 第三课时 铵盐.doc_第1页
1/5

课题:化学肥料中的主角 第三课时 铵盐执教者: 顾佳  执教年级: 高一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重点介绍了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方法在学习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归纳出铵盐的共性都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然后采用讨论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同时能发挥灵感,联想到实验室制取氨气,能对实验装置作出合理设计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段时期思维导图的训练下,思路、活跃度有所提高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铵盐的性质(2)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设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认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讨论,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调节人际交往能力2)化学知识同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学习四、 重点与难点:〖重点〗: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方法〖难点〗:氨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设计五、 教学主线(鱼骨图):六、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情景导入铵盐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疑] 氨水作为化学肥料使用效果同铵盐,但是化学肥料为什么没有氨水呢? [讲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来解答这一疑问。

[提问] 什么是铵盐? 答:铵根+酸根=铵盐 展示铵盐晶体,并溶于水;观察氯化铵晶体、硫酸铵晶体、硝酸铵晶体的色态及溶解性 1、铵盐的物理共性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演示实验] 氯化铵受热分解 [设问]试管壁上附着的固体是什么?如何形成的? [回答] 此固体还是NH4Cl晶体,因为在加热时,NH4Cl会分解生成NH3和HCl,当两种气体上升到温度较低的地方就又重新结合,生成了NH4Cl晶体。

[引发思考] 舞台幕布为什么用氯化铵溶液浸泡? [回答]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安全考虑,具体作用为氯化铵产生的气体使得幕布与空气隔绝,而起到灭火作用 2、铵盐的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分解 [追问]那如果是固体NaCl中混有了NH4Cl杂质该如何除去? [学生实验]氨溶液与碱溶液的反应重点强调试管夹、滴定管以及红色石蕊试纸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教师小结]上述实验说明了氯化铵、硫酸铵和硝酸铵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并都生成了NH3气 (2)铵盐与碱的反应 实质: [引导讨论]不仅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与NaOH共热可生成NH3,许多事实证明铵盐与碱共热都能产生NH3,由此大家讨论如何检验某无色晶体是不是铵盐或者如何证明某溶液中是否会有铵离子? [教师评价并小结]大家讨论的结果很正确,我们正是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铵离子的存在,这也是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

根据上边所得到的结论: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能使红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NH3气,所以可将无色晶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或在待检液中加NaOH溶液加热,看是否能产生可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且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若能生成则说明无色晶体是铵盐或该溶液中含铵离子,否则则不是或无铵离子 3、用途 (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装置:同氧气 净化:碱石灰 收集:向下排气法 检验:红色的石蕊试纸 设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 (2)铵态氮肥 思考学生回答:有铵根的物质学生活动:氨气的物理共性的探究学生思考并小结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讨论小结学生仿写思考回答:加热法请学生试写反应方程式再请同学演示黑板上组织学生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激发好奇心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应用新知识作业1、练习册 P132、画出完整的实验室氨气的装置板书设计铵盐1、含有铵根的化合物2、物理共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