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60919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2012年自考地理教育(独本)“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地理教育(070702)专业(独立本科段)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503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十月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本科自学考试)专业学时:50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旅游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高年级必修课和地理科学专业高年级选修课。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就指出,就产业规模和就业人数而言,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全球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

2、地国和第4大客源输出国,接待外国游客和出国旅游人数将分别达1.3亿人次和l亿人次。另据国内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国际旅游创汇有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左右,国内旅游收入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旅游业总产值可望占国内生产总值的l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要支柱产业。与旅游业大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方兴未艾。有关旅游学的课程已被列为地理科学主要专业必修课。学生迫切需要加强旅游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实践本领,为未来从事教学或开发规划与管理的社会实践工作打下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既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

3、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实践本领。三、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 旅游者(8学时)(一)学习目标了解旅游者的定义、类型及特点,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明了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及流动规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旅游者定义、类型及特点一、旅游者定义二、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一、经济发展水平与个人收入二、闲暇时间三、其他条件第三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一、旅游需要分析 二、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三、旅游动机的激发 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第四节 旅游者行为规律一、旅游者行为的概念 二、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三、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四、

4、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第五节 旅游者流动规律一、国际旅游客流的时间分布规律 二、国际旅游流的空间移动规律(三)考核知识点(一)旅游者定义、类型及特点(二)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三)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四)旅游者行为规律(五)旅游者流动规律第二章 旅游资源(8学时)(一)学习目标了解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基本概况以及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和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说一、旅游资源概念是旅游活动发展的产物二、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一、根据资源属性划分二、根据管理级别的分类三、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的分类第三节 旅游资源

5、特点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二、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第五节 旅游资源开发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第六节 旅游资源赏析一、自然旅游景观的美感类型二、旅游景观欣赏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一)旅游资源概说(二)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三)旅游资源特点(四)旅游资源评价(五)旅游资源开发(六)旅游资源赏析第三章 旅游环境容量(8学时)(一)学习目标了解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基本概况以及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和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概况和概念体系一、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二、旅游环境容

6、量的概念体系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一、基本空间标准二、旅游地容量的量测三、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量测四、生态容量的量测五、旅游社会容量的量测第三节 梦轩阁旅游环境容量在实践中的应用一、旅游开发规划中对旅游容量的运用二、旅游经济管理中对旅游容量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一)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概况和概念体系(二)旅游百万读环境容量的量测(三)旅游环境容量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 旅游规划(14学时)(一)学习目标明了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旅游规划编制流程;掌握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旅游规划概念、类型一、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二、旅游规划类型第二节 旅游

7、规划编制流程一、旅游规划编制班子组成二、旅游规划编制步骤三、旅游规划成果第三节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一、编制的基本原则二、区域发展旅游产业条件分析三、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六、旅游产业区域布局七、旅游产品开发八、旅游线路设计九、旅游市场开发第四节 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一、总体规划的内涵二、总体规划的编制(三)、考核知识点(一)旅游规划概念、类型(二)旅游规划编制流程(三)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四)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第五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6学时)(一)学习目标掌握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一、

8、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功效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一、具有广域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二、具有区域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三)、考核知识点(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第六章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学时)(一)学习目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生态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一、旅游业可持

9、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属性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三节 生态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二、生态旅游发展的趋势三、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联系与区别五、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三)、考核知识点(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三)生态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四、学习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应用旅游学教程,徐淑梅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2年4月1版参考书:旅游地理学(修订版),保继刚、楚义芳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旅游资源学,苏文才、孙文昌编,高等教育

10、出版社,1998区域旅游规划,马勇、舒伯阳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旅游市场营销学,赵西萍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现代旅游开发学,孙文昌、田红、殷红梅编,青岛出版社,1999旅游开发与规划,邹统钎编,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五、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本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对各个知识点按四个能力层次(“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分别提出要求,这些层次之间具有递进等关系。四个能力层次的含义:识记:要求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定理、表达式、公式、原则、重要结论、方法、步骤及特征、特

11、点等),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要求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简单应用:要求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如简单的计算、绘图和分析、论证等。综合应用:要求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如简单计算、绘图、简单设计和分析、综合应用等。(二)自学方法指导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因而在学习方法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的说就是:对基本概念性的指示要弄清楚,要勤做笔记,注意归纳总结,以巩

12、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自学效果,以下几点方法可供参考:1、学习过程中要始终结合本大纲来学,在阅读教材的每一章内容之前,应先参看考试大纲中的这一章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了解重点和难点以及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的要求,能做到自学起来心中有数,从而能把握住学习内容的轻重和自学进度。2、读教材时要循序渐进,先粗读后细读。对大纲指出的重点要精读,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概念性的知识要深刻理解。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4、认真完成书中的习题有助于理解、消化、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应做到每一章学习结束后,章末的西提都能独立、

13、正确、熟练的完成。5、遇到疑难问题如果一时无法解决但不影响后续内容学习的可以暂搁一搁,之后可以利用社会助学或考前辅导之际得以解决,也可找同学商量,集思广益,进行讨论。6、学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和比较,以求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以本大纲的制定的教材为基础、本大纲为依据进行辅导,不能随意增删内容或更改要求。2、应熟知本大纲对课程说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正确把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仔细阅读教材,认真完成习题;主动获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学习方法。4、应注意对考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

14、习、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在自学过程中要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分析自己做出判断,从而解决问题。5、学习本课程应注意对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地帮助考生解决这个问题 ,而是要善于启发、引导考生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以使考生理解出现的原因,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问题1、本大纲各章说规定的考试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题的题型及比例大致为:客观性试题占50%,包括概念题、填空题等;主观性试题占50%,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3、试题难易程度合理,可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的比例是20%,60%,20%。4、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占70%,平时考核(出勤、作业)占30%。六、题型举例旅游开发与规划试题一、名词解释1感知环境: 2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二、填空题1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国际旅游者,不是根据他的国籍,而是根据他的 。2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有三个: 、替代性和可进入性。三、简答题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哪些?四、论述题用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来考虑宾馆宏观选址有几种模式?五、计算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