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60913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案例: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 1. 使用范围: 第五章“完全竞争市场” 2. 要考核的知识点: 形成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3思考题: (1)按照有效率金融市场的理论,金融市场是否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为什么? (2)依据有效金融市场理论,金融市场是如何达到均衡状态的,其特征如何?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吗? (3)干扰因素,比如信息噪音是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的?还有其他干扰因素吗? (4)结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或者股票市场的情况,谈谈你对我国金融市场有效性的看法。 一般认为,金融市场,比如股票市场是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含有

2、丰富的信息,使得任何一个人持续买卖股票获得的利润高于平均市场利润,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美国金融市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有效市场的典范,然而美国金融市场上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试图打破市场的平均利润。这是金融市场不完善呢,还是人们不理性呢? 目前已提出关于股票价格决定的三个主要理论,每一个理论对市场的完善状况和个人的理性都有不同的解释。然而这三个理论都包含人们为了在股票市场上赚钱而应采取的策略。事实上,任何人听到的所有关于如何在股市上赚钱的建议都是以股票价格决定的三个理 论中的一个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即股市投资最古老的理论,它激励着美国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这一理论说的是一种金融资产有一个最基本或内在的价值

3、,这一价值依赖于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内在的价值据说等于预期收益乘以合理的价格与收益之比(PE)(Kolb,1992:426)。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决定这两个变量的因素有许多。通过测定股票的基本决定因素可以做到这点,现在的收益和风险与预计将来的收益和风险可以通过价格与定价的比、PE、历史收益、股息收益、管理哲学和变化来测定。 一个人通过比别人更努力、更机敏地工作以获得有关个别股票的价格和质量的完好信息,从而决定股票的内在价值。这要求对公司的运作进行大量的研究,而成功的投资者正是那些能一贯收集这些信息来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人。市场价值也许会暂时偏离其内在的价值,但最终还是回到其内在价值上的。内

4、在价值可以随时间发生变化,但价值的变化很缓慢,那些有技术且判断力好的人可以预料到股票价值的变化。市场价值由于时滞与干扰也许会暂时偏离内在价值。 信息流的滞后是市场的一个永久特征,这里新信息不断进入市场,要花一些时间才能被市场参与者理解吸收。那些能较迅速地消化信息的人会比接受信息慢一些的人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 市场价值偏离内在价值也源于干扰。干扰是被曲解的、不准确的或不完整的有关股票价格和质量的信息。投资者并不是不理性,但是一些投资者比其他人消息更灵通。基本理论的研究者相信,当信息滞后的时间缩短并且暂时的干扰消除的话,股票价格将回复到它们内在的价值。市场并不是完全信息的,但它们最终会调整到均衡状

5、态。有证据支持这个理论,也就是说有这样的人采取基本理论策略一直在市场中胜出。 技术理论,有时被称为“宪章主义”,该理论看到了基本理论的时间消耗方法的一个不足。它认为没必要通过熟读公司的计划书和收支表这个艰苦过程来发掘个别公司的有用的资料。一般来说股票价格过去的变动状况暗示了未来股价的变动状况。这样尽管技术分析 被用来挑选个股,但它主要用来预测整个市场上股价的变化。 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股票的价值,但有些决定因素是非理性的。这样价格变动趋势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技术指标能够揭示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开始转移的点。合适的技术可以使你在转移的早期有所作为,因为新的信息在市场上只会被逐渐吸收。有许

6、多传统的技术指标,但它们都可以看作是由以下三种方式激发的:与市场参与者行为一致(例如,跟随智者的行为),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行为相反(例如,与大多数愚人行为相反),按照已知的市场规则行事(例如,看股价过去的波动)。跟随智者的策略,包括当按专家建议买进股票,这时股价低于正常的销售价格或者上涨量减去下跌量为负。相反策略包括当销售价格出乎意料地增加到顶点时卖出股票,当信托基金存量达到顶点时买进股票。市场规则策略包括当市场突破心理最高点时,例如道琼斯指数为4,000时买进股票,当市场低于历史最低点时卖出股票。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术语,例如“顶点”、“谷底”和“突破价格”,以辨认同样的模型,但不包括那些很难辨

7、明的模型。学术理论将一些市场参与者看作是非理性的,将市场结果看成是无效率的但可以预测的。支持技术理论的证据是:如果听从技术投资者的建议,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获得高于平均值的回报率。最近,精密的数学概念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已经对称为纯技术的技术理论带来了新的兴趣。纯技术的技术理论所依赖的观点是,如果使用信息的投资者能够比普通投资者获得更大的利益,那么在数据基础上建立的模型是有意义的。挖掘数据来探寻尚未发现的模型,从而得出理论的解释,其合理性包括:市场交易者是不相同的,他们有不同的目标,投资时间范围和对风险的态度也不相同(The Economist,1993)。因此相同的数据将会为不同投资者提供

8、不同的信息。另外,投资者也许会共同采纳某一市场信念,因为他们相信别人都会坚持这个信念。这种群体信念从总体上来说产生了股票价格模型,往往通过观察各种移动平均值得到。那些能够观察到这种模型的聪明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在股市上赚钱。 有效市场理论(EMT)是这三个投资理论中最新的,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在理论研究中占有支配地位。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股价可以随着新信息迅速地做出调整,从而能够完全反映关于此股票的所有信息,而这一点过去在华尔街往往被忽略或轻视。该理论假定股票市场上有许多独立行为的买者和卖者,并且进入市场的信息是随机的,也就是说信息不能通过观察过去的股市价格模型(如技术理论所认为

9、的),或通过观察单个公司的财务报告来预测(如基本理论所认为的)。既然只有不可预测的信息才能引起价格变化,那么价格变化一定是不可预测的。个人或投资组合经理人不能在股市上一贯胜利,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些更为宽泛的市场总量指标(例如在美国的S&P500指数)来验证。短期内在这个市场中取胜仅仅归结为好的运气,即是一个随机的结果。在股票投资组合中获得可预测的更高回 报的惟一办法就是承担更多的风险(风险可以通过一定时期股价的变化来测定),并且风险与回报关系可由资本资产价格模型(CAPM)来解释。 有效市场理论对主流经济学家的吸引力来自两个原因。首先,该理论给出了股票市场不断向均衡状态运动的过程;其次,它是厂商

10、新古典主义竞争市场模型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逐渐应用的理性预期理论的逻辑推理的主要扩展。该理论已经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同,许多经济从业者已经用它来评价那些由华尔街和其他投资分析者基于其他两个理论提出的建议,在有效市场理论中市场参与者是非常理性的,并且市场结果总是处于或趋近平衡状态。 我们可以区分有效市场理论的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如果都正确,对所有三个股票市场理论将产生不同的含义(Fama,1976)。弱的有效市场理论把价格看作仅仅反映历史的数据。这种说法否定了技术理论分析,但肯定了基本理论分析的作用。中等强度的有效市场理论把价格看作是既反映历史又反映公开可获得的信息。结果,它既否定了基本分析

11、也否定了技术分析。强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股价含有丰富的信息,它包括关于公司和该股票所有过去的、公开的信息,也包括像由公司的领导者所持有的私人信息。该理论对其他两个理论没有让步,并且将市场看作时时处处都是有效率的。强的有效市场理论还是无法得到支持,因为有证据表明,公司内部员工和市场专家确实获得了比他们持有的股票平均回报率高的利润,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弱的和中等强度的有效市场理论一致受到一系列经验主义研究的认同(Kolb,1992:545596)。支持以上两种有效市场理论的经验主义证据包括:过去统计的股票价格(例如S&P500指数)不能预测目前股价,有证据表明,购买并持有多种股票的策略或购买指

12、数化共同基金已经胜过应用技术和基本理论操作股票的策略;并且缺乏能够在相当时期内一直在股票市场胜出的个人和投资组合经理人。 尽管中等强度的有效市场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声望,但否定它的证据在过去十年里不断增加。首先已经有几个投资组合经理人,像彼德林克和沃伦巴菲特,已经连续十年在股市上表现极佳。这样的证据并不可靠,可能是统计上的异常,毕竟有成千上万的投资组合经理人,而他们的策略客观上看不出有什么成效。甚至完全随机地挑选股票,个别几个投资人或分析者也会在收益分配率末尾处买人或卖出(即,非常不幸或非常幸运)。按照这个标准,这种幸运的投资者的策略和最迟一轮中彩票的人在挑选他的号码时的策略一样有效。 其中更重

13、要的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留有疑问的众多结果的统计证据,有效市场理论暗示出真正的股票价格等于这些股票预期未来股息的现值。就股票市场整体而言,没有证据证明股价的变动与股息变动保持一致(Shiller,1981)。其他证据与一些效应相关,但如果有效市场理论是正确的话,这些效应不应存在。这些包括股票日期效应,例如计划在12月末买股票要赶上1月份的效应的策略,在任何一个月的月末买进为了赶上月初的效应,在周五买,在节假日前买(Thaler,1992:139150)。额外的证据包括:买小公司股票以及根据非常令人满意的季度利润报告买股票的历史较高的回报率,股价剧烈波动变化和股价的平均反弹(Kolb,1992:58

14、2588)。这些和有效市场理论经验上不一致的地方已经提出了对包括干扰交易在内的股价变动进行理解的非常不同的方法。 干扰交易(听信谣传信息所做的交易)是非基于基本因素的买或卖的保证。受干扰的交易者与信息交易者不同,他们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他们错误地处理市场信息,以干扰因素为根据来进行交易。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当理性的套购商人以他们的成本价来获得收益并从市场中退出时,干扰交易者要么不存在,要么像基本理论所言只暂时存在。技术理论需要大量的干扰交易,数量要足够多以至于使基本原理陷于困境,基本原理的预测也就是不可能的了。然而,技术理论者认为通过辨别出过去总体的股价模式,预测仍然是可能的。这些模型表明了可以预

15、测到的投资者情绪或心理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特别在短期内是股价波动的重要因素。我们已经看到没有证据支持技术理论关于市场干扰的理论说明,但那并没有否定其他市场干扰行为的概念。 美国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存在许多行为相对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产品是同质的(某公司的股份是相同的),金融资产流动性很大,而且进出自由。因此,信息被迅速地处理加工并反映在价格上。信息流的滞后是很短暂的,并且由于有知识渊博的投资者,信息流自身也不会产生巨大的差别利润。然而,干扰因素也许是一个比有效市场理论预测的要严重得多的问题,因为有很强的经济动机去产生干扰因素,并且对投资者来说很难区别干扰因素和信息。因此股票市场是竞争的,但在一定

16、时期内信息处理不是非常有效率的,也许根本就不会达到平衡。 罗伯特希勒尔(1993)已经提出,有证据表明不能否定美国股票市场服从社会影响和投资偏好。普通投资者一般不会信服地接受股票投资理论,他们也无法区分投资建议者提供的是信息还是干扰因素,因此投资者在作投资选择时面对一大堆不确定性。希勒尔引用社会心理学文献,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社会影响、群体压力尤为敏感,而这又使下面一种情况看似合理,即相当部分股价的变动源于非理性的社会压力所产生的干扰因素。这个问题有一个很有趣的解决方法,但该问题是希勒尔没有提供一种办法将对股价有影响和对股价无影响的偏好与压力区分开。有另一种方法可以使干扰交易成为市场的长期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普遍的干扰贸易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有许多金融公司(经纪事务所和投资顾问),他们的收入与存在有赖于他们拥有比投资者本人或股票价格自身反映出的更多的信息。他们能够使许多投资者确信这样的事实,而且他们一直都存在也是最好的证据。普遍的干扰交易者理论意识到制度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