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60670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吉县实验中学:田晓宁知识与能力:1理解千里马、伯乐及食马者的深层含义.2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千里马、伯乐及食马者的深层含义. 2、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解释划线的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不以千里称也 且

2、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n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n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n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n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二、激趣导入 请学生说出有关“马”的成语和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三、出示学习目标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2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千里马未遇伯乐的悲惨遭遇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共三小节,每一小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第一节: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节: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第三节:对执策者

3、“不知马”的讽刺。 2、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3)食马者指的是什么?愚妄浅薄、不是人才的统治者。3、了解写法:托物寓意例: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激发人们的不 平,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 天下 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嘲讽作用。 六、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七、巩固练习八、拓展探究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发现怎么办?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2背诵课文。板书: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马 说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对执策者的“不知马”的讽刺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思路开阔,步骤比较明显,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充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感觉不足的是:由于自己朗读语感的限制,没有给学生范读,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