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创新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创新研究.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 业 设 计(论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创新研究姓 名:学 号:性 别:专 业: 土木工程批 次:电子邮箱:联系方式:学习中心:指导教师: 2012年10月27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创新研究摘 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是建筑工程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其中对于安全的管理运行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依据由建设部发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防护设施、机械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劳保用品进行检查,对管理
2、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因此,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要逐步在行业内形成一个专业的课题,并要由专业技术人士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创新,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和措施。本文就是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以及以后的研究创新的概况。关键词:施工安全;体系建立;安全运行;创新研究目 录第一章 引 言1第二章 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立22.1体系建立的条件22.2 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32.3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构架4第三章 施工现场管体系的运行63.1配备必要的资源和人员63.2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工作重点63.2.1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构架73.2.2加强“
3、以人为本”的管理73.2.3采用“过程方法”的手段83.2.4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8第四章 施工现场安全体系的创新与研究104.1现代化建筑施工104.2安全生产责任制104.3目标管理11第五章 总 结12致 谢13参考文献14第一章 引 言近年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偏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高空坠落、坠物伤人、触电、土方坍塌、机械倾覆等,酿成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纵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弱化,尤其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
4、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不落实,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为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施工现场任何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更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企业的声誉。而企业的声誉、市场、效益以及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不言自明。因此,如何进一步持续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一切影响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使施工现场的各类资源保持最优状态和最佳组合并且安全、科学的向建筑产品进行物化转移,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水平,使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我个人在总结经
5、验、学习和整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并通过实践加以逐步改进和完善。第二章 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立2.1 体系建立的条件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想尽办法克服不安全因素”和“创造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规范人的行为”的科学。自改革开放以来,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有了很大发展,近十年来,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安全技术、安全文明管理更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场容场貌为基础、安全生产为突破口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概念的提出,相继形成了一系列加强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措施规定和检查标准。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和艰辛努力,我公
6、司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得以不断充实和规范,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开始步入良性发展阶段。自 1996 年以来,公司的施工工地基本上都达到区文明工地、集团文明工地和市标准化工地的要求。这些都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是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 1996 年我公司通过了 ISO9002 质量体系的认证,1998 年我公司效仿质量体系的运行管理模式,建立了效益保证体系。从此,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效益管理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实践证明,贯标活动对规范企业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标准中关于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有效手段使所有影响产品质量或经济效益的各种
7、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并使之有效运行的文件化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不断针对各种不合格采取并落实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和各项管理职能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的思想和做法,对如何规范安全文明管理,极具借鉴和示范作用,也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建筑施工企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公司承接的施工项目逐步趋向量多面广的态势,不仅涉足了商务楼、住宅房、体育场馆及其设施、工业厂房及其设备安装,而且市政、公路和机场等方面的工程项目也在逐年递增,在施工程遍布市区各地,还分散在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企业每年要完成十几个亿的施工任务
8、,要求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每个环节上都要严格把关,不能有任何程度的疏忽和放松,而现有的各个项目经理部班子与众多的劳务分包、专业分包队伍的安全文明管理水平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做多”与“做好”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安全文明管理的整体水平。面临这样一个新的局面,安全文明管理模式与思路的创新和探索就现实的摆在企业的面前。因此,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实施项目贯标,企业内审,机构认证,社会监督,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上水平、上台阶,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2.2 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是“安全
9、文明,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长效管理”。安全文明,以人为本,是建立和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所有安全文明制度的制订和贯彻,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创造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并最终确保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目标。预防为主,长效管理,是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全过程中造成潜在的不符合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的事故隐患的原因,要进行重点防范,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止事故隐患和事故发生,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中倡导一种动态的、长期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2.3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构架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10、保证体系是以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为目的,由确定的组织结构形式,明确的活动内容,配备必须的人员、资金、设施和设备,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去展开安全文明管理工作这样一个系统的整体 ,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应符合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现状和特点。公司在建立和保持本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响应市场需求,符合建筑企业管理特点;满足企业发展目标和体系持续改进要求;体系内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一经确定,要做到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动。项目经理部在建立和保持本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小。根据工程规模来确定组织结构形式;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根据工程复杂程度来确定体系文件的繁简。对工程
11、复杂、技术含量高、危险性大的工程项目,应要求有详尽的以独立形式体现的安全保证计划,必要性还要制订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等;对工程简单、技术含量低、危险性小的工程项目,其安全保证计划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完整体现即可;工程项目工期的长短。当工程工期的长短与工程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相对应时,可根据工期长短考虑管理机构的繁简,体系文件的繁简;当工程工期长短与工程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对应时,则应根据工程复杂、危险性程度,考虑资源投入的适宜度,并合理确定内审周期。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是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中运作的,为了使体系成为有形的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
12、施工保证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文件化的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即安全文明运行手册,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和记录。安全文明运行手册提出了标准模式的要素要求及其运行管理程序;支持性文件提供了实务性操作细则和技术要求;记录给出了基本的管理资料格式,包含了原始记录、报表和台帐,是体系运行的见证资料,也是体系评价和审核的依据材料。为保证“文件”执行的有效性,已考虑了“文件”与国家法规和上级规定的一致性, “文件”补充和不断完善的可能性,以及“文件”的权威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控制问题。文件化要求工作有标准、检查有依据、运行有记录,达到责任明确、岗位落实、管理到位的状态。项目经理部应持有的文件包括:(1)安全文明保证
13、手册及其附件资料(支持性文件清单、记录清单和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计划编制指南等)。(2)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计划。(3)体系要求在控的文件。(4)原始记录、报表和台帐等。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指导、帮助工程项目部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必须有总包单位负责建立,分包单位应结合分包工程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安全保证计划,并纳入接受总包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管理。如施工现场未执行总包的,则各承包单位按承包工程的规模、特点,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第三章 施工现场管体系的运行3.1配备必要的资源和人员 发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体系文件,有针
14、对性地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现场每个员工都能明确本部门(岗位)在实施中应做些什么工作,使用什么文件,如何依据文件要求开展这些工作,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安全记录等。首先应保证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力资源,适宜而充分的设施、设备,以及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和风险的财务预算。 加强信息管理、日常安全监控和组织协调。通过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安全管理信息,对安全和环保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的监视、测量和验证,以及对涉及体系的问题与矛盾讲行协调,促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和不断完善,是形成体系良性循环运行机制的必要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由项目经理部和企业按规定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进行内部审核
15、,验证和确认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重点是体系文件的完整性、符合性与一致性,以及体系功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内审暴露问题,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 在内审的基础上,项目经理部应收集来自外部与内部各方面的信息,对运行阶段的进行安全评估,即对体系整体状态作出全面的评判,对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根据安全评估的结论,决定对体系是否需调整、修改,适当时可作出是否提出上级机构内审或认证申请。3.2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工作重点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工作重点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采用“过程方法”的手段,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3.2.1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的对象,就是潜在的事故隐患。所谓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馅。潜在的事故隐患,可能来自于影响施工安全和文明的过程或操作、审核结果、安全记录和业主意见、社会投诉和反映等,也可能来自于其他施工现场已发生的事故教训和启示。预防潜在的事故隐患,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与措施,从制度上控制事故隐患乃至事故的发生;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