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60358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友好往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2、能力目标: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材简析本课主题是唐朝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

2、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三、教学准备教师: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挂图;学生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业绩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28页导入框图片:启发思考,坐在这头装饰华丽的大象上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受此隆重礼遇?(激发学生兴趣)一学生朗读导入框文字,学生明白了这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天竺阐释佛经,在天竺国受最高礼遇的故事。根据导入框设置问题进入新课。板书课题:中外友好往来(二)进行新课一)1、学生齐读第28页正文部分,整体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盛况。2、职贡图,说明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到中国,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指出

3、这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析图,加深对中外交往知识理解。3、挂图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下说明及图例,启发学生读图探究: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学生探究活动(上台指图说说),教师肯定指图小结: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菻,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线,注意联系古老的丝绸之路等知识。二)过渡:我们首先学习唐朝时与中国近邻国家朝鲜半岛上国家友好交往状况,引导学生自由读书:唐与新罗的友好关系(教师板书)。探究:双方在频繁的交往中都得到了哪些益处?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捕捉有效信息,小组选

4、一个代表发言,教师肯定。三)小结过渡:隋唐时期,不仅中国与朝鲜半岛上国家交往密切,而且中国与隔海相望的日本交往也很密切,并且中国唐文化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下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部分。看书后同学们提出问题供小组学习讨论、探究,小组不能解决的,大家共同来努力解决。探究问题:1、从哪时开始日本有使者到中国来?2、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基本概况。3、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生活有影响吗?4、日本对唐朝是如何评价的?(从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5、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他什么时候去的?他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6、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国有何贡献?7、鉴真前五次渡海状况,鉴真六

5、次东渡说明了什么?鉴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8、比较日本钱币与唐朝钱币的异同,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唐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学生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然后鉴真坐像:1、争对学生关心的鉴真六次渡海,让收集了这一资料的同学复述鉴真渡海故事(展开故事比赛也可);2、师引导学生读32页的“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让学生明确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中日文化传播使者鉴真的敬意和怀念他。塑像回国“探亲”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四)上课时我们了解了玄奘高僧在天竺受到最高礼遇的故事,那么你还知道玄奘哪些故事吗?有一学生讲述小学时学过的“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讲述玄奘决定在集

6、纳天下名僧的法门寺这一片莽莽苍苍(人才济济)的大林子,苦心潜修,研读佛经,终成一代名僧的故事。教师肯定:好,说的好!玄奘的确是唐朝高僧!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回答(略)学生合作完成课本32页“动脑筋”题:“你知道秦王是谁吗?”(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回答)教师投影玄奘人物画像:介绍这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具体内容详见教师教学用书图画说明。学生介绍玄奘西游天竺其他资料,通过介绍使学生对玄奘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

7、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三)新课结束。学生小结,谈收获及感想,置疑问难。教师置疑: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与日本、新罗和天竺的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第一问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去寻找答案:1、唐朝前期的繁荣和强盛;2、当时日本、新罗、天竺的简要情况。第二问,师引导作小结: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四)课后延伸。根据本课内容,排演“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历史短剧或历史小品。板书设计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一、唐与新罗的关系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三、玄奘西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