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60307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 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一木星一海王星 B.可观测宇宙一太阳系一银河系C.太阳系一地月系一月球

2、 D.太阳一地球一哈雷彗星2.下列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大气环流石油、天然气资源 火山爆发地壳运动A. B.C. D.3.2017年9月6日晚上19点53分,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 抛射。据悉,这是自2005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此次爆发的大耀斑主要出现在 太阳大气结构的 ,社会上,对该新闻报道关注度最高的部门可能是 A.光球层 农业部门 B.色球层 通讯部门C.平流层 旅游部门 D.日冕层 交通部门4.北京时间2019年7月26日11时57分,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实现“一箭三星”发

3、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起飞时A.伦敦(52N,0)旭日东升 B.堪培拉(35S,149E)夕阳西斜C.莫斯科(56N,38E)烈日当空 D.纽约(41N,74W)夜色深沉新西兰媒体“Stuff” 2019年12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9日14时10分左右,位于新西兰北部的 怀特岛发生火山喷发,下图示意怀特岛的位置。读图完成5 6题。5.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地壳 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6.新西兰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气球作为探

4、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右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 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7 8题。7.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递增递减递减B.递减递增递减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减递增递增8.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时,其与基站的通讯设备发生异常现象,该层可能是A.臭氧层 B.热层 C.对流层 D.电离层9.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太阳辐射10.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 热力环流。下列关于

5、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下图),回答11-12题。11.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A.石家庄气温高,天气晴朗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C.石家庄有降雪,气温低 D.合肥有暴风雪,气温低12.此时,北京的风向为A.东南风 B.偏北风C.西南风D.正南风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3 15题。13.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A. AB B. FDG C. IDG D. ACDE14.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强烈的环节主要是A

6、. EB. C C. BD. F15.海陆间循环A.不能更新各种水体 B.破坏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C.可以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D.加剧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下图是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6 17题。16.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A. 寒暖流交汇B.上升补偿流C.径流入海D.人工养殖17.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A.B.C.D. 读下图,完成18-19题。18.图中甲、乙分别代表A.变质岩和岩浆岩B.岩浆和岩浆岩.C.岩浆岩和变质岩D.变质岩和岩浆19.下列符合沉积岩突出特征的是表面有大量气孔 具有明显层理构造 常含有动植物化石 具有流纹特征A. B.C.D.20.下列有关气候现象

7、与对应的形成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B.庐山成为避暑胜地海陆分布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洋流D.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大气环流下图为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某日14:00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为城区。读图完成21 -22题。21.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汽车数量多建筑物密集A. B.C. D. 22.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会引起A.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B.城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C.城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D.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随着气温的下降,美国森林中的树叶会变幻出多彩的颜色,展示出多姿多彩的秋天颜色

8、,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下图是美国本土赏秋地图。读图,回答2325题。23.美国东部地区赏秋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4.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海拔 B.水分C.热量D.光照25. B地位于美国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该地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荒漠带C.亚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26.(11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和北半球某地连续三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当地球运行到图中位置时北半球正处于

9、 (节气)日,日期为 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汉中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 分)(2)c-d时段地球公转速度 (1分)(3)地球公转到(填序号)位置时,汉中市窗户朝南的房屋内,正午射进的阳光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此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由 向南北两侧 .(3 分)(4)读表可推断这三天地球运行在上图中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且向 (方向)移动。(3分)27.(11分)下面两图中,图I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II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I中A季节为北半球季,B季节为北半球 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

10、. (4分)(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II、四地中的 。(2分)(3)图II中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是常年受图I中 (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2分)(4)图I中B季节时,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此季节40oN的 亚欧大陆东岸盛行 风,气候特征为 。(3分)28.(14分)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海南岛,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是 ,B处的地质构造 (2分)(2)甲、乙两处山地都是在 (流水或风力)的 (侵蚀或沉积)作用下形成的。(2分)(3)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或)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

11、 (或)处。(2分)(4)若A、B两处中有一处埋藏天然气,应是 处;若要修建隧道,宜选择在 (A或B)处,修建大坝等工程建设应避开 (填地质构造名称);若B处以下岩层有含煤层,则采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 (透水或可燃气体爆炸)事故的发生。(4分)(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流量年内变化 (增大或减小),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2分)(6)荒漠漆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地表上裸露的砾石、岩石表面覆盖的薄薄的黑褐色漆一样的物质,常分布在裸露的蚀余山上。据此判断形成荒漠漆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单选)(2分).A.流水沉积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风

12、力侵蚀作用29.((14分)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岀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B, C.(3分)(2)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两种循环形式。(2分)(3)假如C代表生物(植被),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的变化有 (至少写岀两点)。相反,通过植树造林,可以调节 ,改善水文状况,保持 ,促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4分)(4)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要素决定的。(1分)(5)该图反映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试分析各要素与整体的关系。(4分)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校际联考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C2. A3.B4. D5.C6. C7.B8.D9.C10. A11.C12. B13. D14. A15. C16. A17. B18. C19. D20. A21. D22. A23. A24. C25.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26.(11分)(1)夏至6月22日23。26 N(北回归线)昼长夜短(昼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