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60268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广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四川省广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米 B 178米 C 220米 D 255米【答案】1.B2.C【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中林木密集区等高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林木密集区可能位于山谷和山脊,根据题目叙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带是集水区

2、域,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2.图中等高线没有标数值,但是乙知条件等高距为30米,东、西两侧相隔7条等高线。可以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为相隔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180米H240米,所以C正确。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4、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Aa处 B b处 Cc处 Dd处【答案】3.C4.A【解析】试

3、题分析:3.甲至乙先是下降,到闭合的300等高线为山丘,地势上升,翻过山脊再降低,到200米等高线后又升高,甲处海拔高于400米,中间翻越的山丘脊线海拔大于300米,小于400米,终点乙海拔大于300米,小于400米。4.水源最丰富的地方低处,河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山谷为集水线,是径流汇聚的地形部位,水源最丰富,a处符合,b为山坡,c为鞍部,d为山脊。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5、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6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 地 B地 C 地 D 地7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 地 B地 C 地 D 地【答案】5. C 6.A7.B【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图中经纬网和轮廓,图示区域位于台湾岛,其东部等温线向南凸,温度比两侧的气温地,判断其分布明显受地形影响(此处为台湾山脉)。6.图中地靠近或位于台湾山脉,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而地远距台湾山脉,靠近台湾海峡,地处沿海平原,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量在四地中最低。7.图中地位于沿海平原,受人类活动影响,应以农田为主;地属亚热带地区,位于台湾山脉的山麓地带,可能出现樟树集中分布;地位台湾山脉顶部;地属于热带地区。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图4是甘

5、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9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答案】8.B9.D【解析】试题分析:8.读图,月牙泉位于甘肃省,属于西北干旱区,降水极少,图中可以看到周围沙漠分布广,河道有的河段是季节河流,说明水量小,不会有大湖形成,图中可以看到,月牙泉是古河

6、道的一部分,后来河道迁移,这段古河道由于地势低洼,又有充足的地下水补给,积水成月牙泉,千年不干,周围是沙漠,是风力沉积地貌,不会是侵蚀形成。9.泉水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农业区位于绿洲上,有河流经过,灌溉用水主要是引河水,这里是非季风区,降水量少,月牙泉补给水源不是大气降水,降水量减少关系不大,近年来日趋干涸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补给量减少,风力沉积作用强可能使水变浅,而不是干涸。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

7、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 国1.0052.571.001.00青 海0.8647.440.140.95河 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 江1.6563.200.832.5610四省相比,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11四省相比,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

8、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答案】10.C 11.D【解析】试题分析:10.黑龙江的人均GDP水平比河南高,但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比河南小,表中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1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且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发展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青海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河南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很大,不适合发展耗水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

9、图3)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13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答案】12. A13. D【解析】试题分析:12.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有土壤、光照、水分、热量等,能种植早熟棉花,说明该地温度较高。13.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棉花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源,因该地本身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会加剧水的紧缺,不合理灌溉会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

10、,对生态环境不利,该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一定的,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考点:农业区位因素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 )A丙丁甲乙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15.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16.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

11、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答案】14.B15.C 16.C【解析】试题分析:14.从图中可知,甲为我国最东端三江平原地区,乙为我国山东半岛地区,丙为我国浙江附近,丁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四地从东向西分别是甲乙丙丁。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地区,太阳东升西落,日出由东向西先后日出。15.甲地为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纬度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冬季漫长严寒,乙地山东半岛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变率大,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不是冬春寒冷干旱,丁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夏季风开始和结束地,雨季长降水多。16.甲地沼泽地我国已要求保护,生态效

12、益大于开发成耕地的效益,不会为扩大农耕用地开发,乙地华北地区主要是中低产田的治理,人口密集没有多少荒地,立体农业主要在江南丘陵与山地,丙地有不少平原地区,丁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我国劳动人民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考点:农业区位因素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下列各题。17同学们考察A城和B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18. 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

13、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答案】17.C18.B【解析】试题分析:17.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A城市为包头,结合图示靠近煤炭、铁矿基地,且交通便利,故适宜发展钢铁工业,而B城市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故适宜发展毛纺织工业。18.图示C山脉为阴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降水量的差异是影响该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考点:工业区位因素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为青藏高原 B、为四川盆地 C、为渭河谷地 D、为喜马拉雅山20符合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答案】19.B20.A 【解析】试题分析:19. 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为云贵高原,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