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59371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后感靖边县第四中学 李晓艳 邮编 718500 联系电话 13891248036关键词:英语教学 新课程 情感态度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学英语新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也列为课程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根据近年的教学实践,就有关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教法进行探索,为中学生学习英语寻求一条比较正确的途径。 正文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新课程时不我待,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改革趋势。中学英语新课程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将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这充分体现了新

2、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因此,充分理解为什么把情感态度列为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内容,对与我们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是有非常的重要意义。下面根据近年的新课程 教学经验,谈一谈我们对情感态度的认识。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态度目标是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其具体地可表述为以下几方面: 1、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决定因素。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顾“教”,而不管学生怎样“学”这样的做法只会走进教学的死胡同。原因很简单,我们忽视了一条教育规律:教法和学法是通过师生关系

3、起作用的。那么,怎样才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作用呢?当然是要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即:兴趣、自信的意志和合作精神。 (1)兴趣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前提 英语语言学习的 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学习情感关系极为密切。作为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抱有一定的兴趣和动机,有了兴趣,我们才会有学习的欲望,也才会为此做出努力,而付出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如何使学生 对英语产生兴趣,树立稳固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2)自信心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 英语语言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和大胆的实践。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拨开朗的个性和较强的自信心是参与和实践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4、消极的情感态度则会直接影响语言学习的过程。比如,过度的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外语表达,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必然也会因此失去很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就不能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3)坚强的意志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动力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热情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合作精神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关键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进行英语交流的主要环境。现在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

5、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时时刻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因此课堂上的合作问题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效果。 2、情感态度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1)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发展的重要时 基础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门学科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好功课,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2)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情感是人的发展极其重要的方面。 情感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而关注人的发展,就不可能不关注人的情感健康。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

6、能的过程,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情感是他们发展的一部分。 由上述所知,要培养好一个学生,情感态度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呢? 1、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怀、需要爱、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尤其在青少年时期最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着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就会感到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 2、建立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亲切、和蔼的态度,耐心细致的作风,平易近人的风格,能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创设一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活动天地。都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

7、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信心,使其积极地学,大胆地讲。 3、特别关注内向的、自信心不足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性格内向的、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适时地鼓励他们,在他们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给他们发展和表现的空间,并及时表扬和鼓励,这对于学生可能会带来重大的影响。相反,教师的言行如果表现出不信任或不耐烦,必然会给学生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也必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总之,教师在落实英语新课程教学中,要走进学生,与学生沟通,学会积极发现和发掘学生的各种潜能,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1、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中小学英语教学志研究,2007年.作者简介:李晓艳(1974-),女(汉族),陕西省靖边县人。1997年毕业于陕西省电大英文系,同年在靖边四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至今,曾发表论文初级阶段英语语法教学要点浅析、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初中英语的朗读和背诵,并经常在校刊上发表一些杂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