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592924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尺,软盘。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分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谈话:(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明明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到只有厘米;也

2、可以伸长到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提问: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引导: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板书:米、厘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枝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孩子们熟悉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又能让学生觉得有趣,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设疑:(课件演示)红红又问了一个问题:“要是金箍棒缩得比1厘米还短,或者比1厘米

3、长但比1米短,又该怎样表示它的长度呢?”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_二、探索实践1认识分米。(1)量一量。要求:请你用直尺量一量你的文具盒的长边和短边大约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介绍:一般来说,文具盒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边说边板书:20厘米、10厘米)(出示10厘米的彩条)“10厘米”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板书: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请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学生齐读:10厘米是1分米。(2)认一认。引导:请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指名演示交流:不管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

4、厘米)提问:你手上的尺全长大约几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体验。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分米。一人比画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画得对不对。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分米的长度,在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说明: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应予以鼓励。()画一画。要求:你能用尺画一条分米长的线段吗?你

5、准备怎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交流: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引导:(边说边画)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画到刻度。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开始画起呢?如果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开始画呢?说明: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小结:只要画满大格,就是厘米,也就是分米。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分米。()找一找。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分米,再组织全班交流。()数一数。引导:(出示米尺)谁来数一数,米是多少厘米?是多少分米?你是怎样数的?又是怎样想的?(板

6、书:米分米)()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题。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分别接近几分米。(也可以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说明:学生估测的数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计能力。认识毫米。()引导:我们以前量过数学书的长边和短边,现在老师想请你帮个忙,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有的同学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厘米,有的说厘米不到,老师还想知道得更准确,该怎么办呢?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完成课题板书:分米和毫米)()小组学习。出示学习步骤。直尺上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毫米。请你在尺上找出来。用笔尖指

7、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厘米是多少毫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毫米?请你找一找、量一量。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说明: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因此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又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较弱,所以出示了具体的学习步骤。这样,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讨论,从而理解毫米的含义。汇报:通过小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追问:厘米中数出了多少毫米?想想看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厘米毫米)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毫米?()提问:你能用手比画出毫米大约有多长吗?教师先演示一下,再要求同桌学生互相比画,并用一分硬币进行检验。()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

8、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互相说一说。三、总结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分米和毫米)提问:连同前面学习的米和厘米,我们已经认识了个长度单位,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说明: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初步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能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提问:那么现在再来看看前面红红提出的问题,要是金箍棒缩得比厘米短该用什么单位量?(毫米)比米短但比厘米长呢?(分米或厘米)四、巩固练习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题。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想一想,再指名回答。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确定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题。先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再组织交流,启发学生说

9、清楚选择的理由。必要时,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题。先让学生自由判断,再启发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验证猜想。反思:分米和毫米一课重点是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都能比划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并能很快地说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大部分学生也能正确利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还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如黄瓜长2( ),在认识厘米和米时,也曾有类似题:黄瓜长25( ),却不假思索地填上了“厘米”。学生在头脑中对四个长度单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

10、、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课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则关于长度单位运用错误的笑话: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于是我拿出来让学生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刚读了两句,班中便发出了“啊”的惊讶声,读到最后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故意疑惑地问:“笑什么呢?”学生马上按捺不住了,“2分米长的床只有两个这么长,怎么睡人呀!”“1厘米的牙刷这么长,那只能小人国的人用了!”纷纷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对呀,你们在选择单位时,可要注意了,可以用我们身边的“尺”,比如“一庹”、“一拃”、“一步”等来比划一下,看看自己填得是否合理。”这样,学生在比划和说理想结合的过程中,拉动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更深刻地明白自己就像随身带了一把尺,可以随时进行估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