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589198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共二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一)游山西村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 首中的一首,这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本诗紧扣“游”字,按 照“叙事一写景一抒情”的顺序,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 江南农村风光图,表达了对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的留恋和热爱之 情。诗歌教学在部编版的教材中比例比拟大,这对基础教育学 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扎实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的 功底。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一,对传统文化积累还不是很 扎实,对这样的诗歌,孩子们可能只能理解到它的外表含义,对 于诗歌深层的人生哲理,孩子们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的 体会。陆游的七律诗是最工整的,这首游山西村结构严

2、谨,主 线突出全诗八句无无一处有游”字,处处贴近游字,游性十 足,层次清楚,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写难状之景,如珠落 玉盘,圆润流转,到达很高的艺术水平。要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理 解到这种层次呢?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逐句先读,再翻译,最 后品析。成功之处:1、在孩子们读准确朗读并读懂诗歌之后,我让孩子们总结诗 歌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谈一下文章 中表达的人生哲理,提供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哲理故事运用。这 个环节设计的主要是想让学生们明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这句古诗的深层含义,借此教会同学们碰到困难时, 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2、本课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文质兼美的哲

3、理诗。因此本教学 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赏析诗歌之美,进而培养初 步鉴赏古诗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感受诗韵 之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歌内涵,建立 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品析关键诗句,体会诗人情感。逐步将知 识学习、能力训练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3、对于古代诗歌的教学应将背诵古诗和理解诗歌诗意放在第一 位。只有读通了诗歌,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主旨。因此我采用了 一起背诵古诗的小组比赛的形式,效果十分不错。缺乏之处:1、本节课我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是我最大的失误。本以为一 节课就学这么一首短诗,课上看书就能了解的,结果发现学生还 是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课上

4、有些迷茫。2、局部环节时间安排不好。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太少,没有达 到让学生去感受诗文情境。3、学生阅历不够,阅读此类哲理诗多有不解,宜用更多生动形 象的故事加深他们对诗中所阐释的哲理的感悟。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家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 得到教益。课堂教学虽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但我当不懈追 求,虚心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提升,力求使自己日 趋成熟,力争使课堂日臻完善。初中语文(七下)游山西村教学反思(二)游山西村作者陆游,是宋代著名诗人。作者围绕一个“游” 字贯穿全文,描写了山西村村民纯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 的感悟。尤其是最后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这首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 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一 一不管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 “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表达了作 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在游山西村中,“游”字贯穿全诗,我的教学也围绕“游” 字展开。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了古诗之后,谈一谈自己对题目 的认识。之后马上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到山西村游玩, 游得高兴还是不高兴呢?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 是玩得很高兴;另一种认为玩得不高兴。我没有及早下结论,而是要求孩子们自己再次阅读古诗,通 过对诗中

6、的词句的理解,看作者究竟游得高兴不高兴。于是课堂 就在学生的思索辩论中轻松地进行着。教学结束之后,我思索着,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感慨良多:1、“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这不应该是信息的被 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布鲁纳)”。当学生 的认识没有统一,或是没有到达教师认为的高度或深度时,教师 不必端出正确的答案,更不必马上肯定一方,否认另一方。教师 此刻要做的是,将学生的答案搁置一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 过对文本的深层次的阅读,使他们自己感悟到文本中蕴含的情绪。 此时,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清楚。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学习的情境。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通过教师优美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所营造的意境。3、当学生有了新的见解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当学生在展示时,教师要当一个好的听众,适时给予学生引导, 给予学生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