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设备操作规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8775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修设备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维修设备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维修设备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维修设备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维修设备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修设备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修设备操作规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修设备操作规程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设备运转率和完好率,更好地利 用维修用设备为生产搞好服务工作,提高维修用设备的使用寿命,确 保安全维修,特制订本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相关核算单位和部门。2、维修用设备操作规程通则2。1 凡能定机定人的维修用设备,都必须定机定人。无特殊情 况,严禁非本岗位人员进行操作;2。2操作人员应经过上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机操作。 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等)需经过上级有关部门专业培训并持证(操作 合格证)操作;2。3 每个维修工对自己使用的维修用设备应做到“三懂”,“三 好”和“四会”,并能进行一般性修理工作;三懂:懂基本构造,性能,原理。三好

2、:管好,用好,修好设备。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2.4 工作前应对维修用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解决,经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开机,严禁带病工作;2.5 认真搞好维修用设备的润滑和维护保养工作。具体内容参照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中的有关条款;2。6 认真搞好维修用设备及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做到“四无”(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六不漏”(不漏油、水、电、气、风、物、料)的要求。毛坯,半成品,成品分别整齐堆放;2.7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上岗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具,上班 期间不允许穿拖鞋、高跟鞋及背心短裤,不许喝酒,不许睡觉、打瞌 睡,不许看书报、

3、玩手机、干私活,不许离岗、串岗;2.8 特殊工种(焊工、电工、起重工、易燃易爆作业等)严格按安全作业标准施工。严格按照维修用设备操作规程上岗操作;2。9 认真填写各类原始记录,做到齐全整洁。认真做好交接班 工作;2。10本操作规程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并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 对违反本规程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扣发资金、罚款及行政处分等。设备巡回检查制度为了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的技术状态,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 预防和减少突发故障和设备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和完 好率,特制订本制度。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相关核算单位和部门.2、巡回检查管理组织及职责2.1 设备部2.1。1负

4、责本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并组织有关人员跟踪、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2.1。2 对本单位主机设备进行巡检,每周至少两次(6 月 10 日设 备会定为一次),并做好巡检记录,巡检中发现问题时,要安排车间 设备主任,及时组织力量处理。2.2 车间2。2.1岗位点检,接班后,按照巡检规定的路线和部位进行检查, 同时搞好润滑工作,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2。2.2 维修工的值班巡检,每班不少于 1 次,对需要停机检查处 理的故障要及时处理,并报告值班领导和当班生产调度;2。2.3 设备主任台检,两天不少于一次对车间的运转设备进行逐 台检查,查对运转原始记录和巡回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记入“台检记

5、录”,对需要处理的问题及时组织处理,或报告设备部组织处理。3、设备巡检的内容3.1设备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3。2 设备的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无损,磨损是否超过标准;3.3传动部位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振动;3。4润滑、冷却系统是否畅通,油质、水质、流量是否合乎要求 3。5控制系统是否灵敏可靠;3.6有无超温、超压、超速、超电流等现象;3。7 燃料、油料消耗是否正常;3.8 设备是否达到“四无”(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 和“六不漏”(不漏油、水、电、汽、风、物料)的要求。4、巡检方式方法巡检的主要方式方法是:听、摸、看、问、测。4。1听:听齿轮、轴承、联接部位是否有异常声音;4

6、。2 摸:摸传动系统的振动情况,摸轴承及润滑、冷却系统的 温升情况;4.3 看:看设备加工对象的质量情况、设备的负荷情况,看油、 水、气、风等渗漏情况,零部件的磨损情况;4.4问:问操作工设备运转情况,有无异常现象发生; 4.5测:如认为需进一步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可进行测电流、流 量、温度、压力等.5、巡检人员的职责5。1 巡检人员在巡检中发现设备不宜继续运转时,须向有关部 门提出停机要求,如认为情况紧急来不及反映时,有权发出紧急停机 的指令;5。2 巡检后如发现问题和隐患,应采取整改措施或提出处理意 见,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5。3 巡检人员要认真填写巡检记录,以作为评定设备完好程度 和维修

7、、改造或报废的依据。6、积极推行先进的设备监测技术 6.1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应用先进的监测与诊断仪器,以求对设备 的技术状况的监测更加迅速、准确和可靠;6。2提倡开发和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监测设备。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为减少设备磨损,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 设备的效能,保证安全运行和环境文明,特制订本制度。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相关核算单位和部门.2、润滑管理组织及职责2。1 设备部2。1.1负责制订和修改设备润滑管理的规章制度,消耗定额,审批用量计划;2.1.2 定期对车间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润滑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 查、监督、指导;2。1.3 做好设备润滑的“五定”工作,

8、即定人、定点、定时、定 质、定量;2.1。4定期根据各车间上报的“五定记录表进行核实,并记录存 档;2。1。5推行先进的润滑技术和润滑管理经验,培训操作人员的润 滑知识和技术。2。2各车间设备主管人员2。2.1认真执行设备部规定的“五定”润滑工作;2.2.2经常检查各岗位的润滑操作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2.2。3定期回收各岗位的润滑操作记录表,根据润滑点、润滑材料、润滑周期进行核实,并做好“五定”记录表,定期上报设备部。2.3专职(兼职)润滑工2.3.1贯彻执行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规定;2.3。2 每日巡回检查,督促操作工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日常润滑,对 不按规定加油者提出劝告,并报告车间设

9、备主管人员处理;2。3。3 每台设备的换油量和耗油量要登记到设备换油卡片上 , 回收的废油及时退库,每月统计上报,并提出严重漏油设备清单;2.3。4经常检查、督促岗位工、维修工保持润滑工具、用具清洁;2.3.5 对主设备润滑要定期化验,不得使用不合格油、脂,并尽力 做好废油再生工作;2。3.6 有权对车间润滑管理进行考核。2.4 维修工2.4.1 每日巡检设备运行及润滑状况,发现润滑缺陷和故障应及 时排除;2。4.2定期维护设备时,指导操作工做好油毡、过滤器等的清洗 工作;2。4。3 新设备在试车前,必须彻底清洗油箱后方可加入新油;2.4.4 检查并摸清设备漏油原因,研究确定治漏方案,组织人力

10、 实施。2。5设备操作人员2。5。1负责本机的润滑工作,对设备的润滑要按使用说明书或规定进行;2。5.2 严格按润滑“五定”要求正确合理润滑,对润滑油要做到三过滤”(油桶、油壶、加油点),严禁杂质进入润滑部位;2。5.3要经常检查各润滑点的油位、油温、油压,发现异常,应 及时调整处理;2.5。4保持润滑装置及工具的齐全、完整、清洁,对油毡、油管、 油杯等要经常清洗疏通;2.5。5按期对润滑点检查、操作,并做好润滑操作记录表.2。6 油库管理员2。6.1 新购油品,必须有合格证.库存三个月以上者,需逐桶检 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2.6.2不同种类、牌号的油、脂要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志;2.6.

11、3发放油时要严格,避免不同油质的混装、混用;2.6。4 放油、加油工具和容器应保证清洁;2.6。5 做好油库的安全防火工作,熟悉所有防火设施的正确使用 方法。3、润滑剂的保管3.1 要建立专门的润滑剂库房存放点。既使桶装的润滑剂存放在 露天,经日晒、风吹、雨淋也会变质;3。2 库房应保持干燥,并严防水分混入油中,以防油的乳化变 质;3。3 库房应保持清洁,容器口盖要严密,尽量减少灰尘、沙土和 其它杂质进入油中,因为坚硬杂质会象磨料一样磨损机器零件;3。4 在贮运时倒装或收发润滑油时,应保持容器和加注工具的 清洁,防止水分、灰沙、铁锈等进入油中;3.5 润滑剂进厂时,尤其是重要设备和关键设备用润

12、滑剂,须复 检油品的主要理化指标;3。6润滑剂在存放保管过程中,必须把不同种类和不同牌号油、脂分开,并应有明显标志;3。7 油库范围内严禁吸烟及用火,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库内防火器材必须安放在指定地点.4、废润滑油再生4。1做好废油回收工作,杜绝浪费;4.2努力引进先进的废油再生设备,创造废油再生条件,提高润滑 油的再利用率。5、设备漏油的治理5。1漏油的种类5。1。1 按方式分5。1。1。1 不油:静结合面无油污,动结合面不滴油;5。1.1。2 渗油:油迹不明显,当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 油迹;5.1。1。3 漏油:漏油明显,有的形成油迹,当油迹擦净五分钟内 又出现油迹或油滴。5.

13、1.2 按程度分5.1。2。1 一般漏油:凡有漏油现象,而不够严重漏油的5。1。2.2 严重漏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严重漏油:a、凡油泵供油润滑的设备,每天漏油1kg以上者;b、凡油迹成线,擦后一分钟内再现漏油者。5。2 漏油的治理,可根据漏油情况,分别采用堵、封、引、接、 修、焊、改、换等措施,对症下药。要重点治理严重漏油设备。5.3 漏油治理的合格标准: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 , 对于暂时无法根治的先天性缺陷,应采取一定措施 ,使润滑油不滴到 地面,并引入油箱。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为了使设备经常保持在安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从而提高设备的 运转率和完好率,特制订本制度。1、适用范围

14、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相关核算单位和部门。 2、设备维护保养的原则2。 1 坚持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原则;2。 2 坚持“维护保养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3、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3。 1 设备操作要严格定机定人、严禁非岗位人员进行操作;3。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设备的构造、性能 ,并经岗前培训, 合格后方能上机操作;3.3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熟练操作,保证能安全 生产;3。 4 操作工即是设备的主人,应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 度对设备进行精心的操作和维护保养;3。5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设备的检修周期,随时记录各部位的 磨损情况,及时供给检修人员,以确保对设备的合理

15、检修。4、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4.1日常保养:由操作工进行.4。1。1做好设备开机前的检查和运行中的巡检;a、检查设备零部件及防护设施,保证齐全、完好;b、检査设备润滑、冷却系统,保证各部正常、完好;c、检查设备控制系统,保证灵敏可靠;d、检査设备运转情况,保证无异常振动(振动量不超过规定范 围),无异常温升现象,不超负荷运行;e、检查设备各部位泄漏情况,做到不漏电、不漏油、不漏水、 不漏气、不漏灰、不漏风、不漏物料;f、检查设备和生产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4.1.2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具体做法参照设备润滑管理制度;4。1。3 做好设备的紧固工作,经常检查各紧固件的松紧程度, 发现松动,马上进行紧固,严禁拖班处理。发现紧固件磨损、断裂, 马上进行更换;4。1.4 做好设备与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无杂物、无油污、 无积灰。4.2 重点保养4.2.1 一级保养:一般也由操作工完成。 内容除日常保养的任务外,还要进行部分调整工作;4.2。2 二级保养:一般由操作工与维修工配合进行. 内容除日常保养的任务外,还要进行内部清洁和局部解体检查和 调整;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