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58481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锄禾 北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锄禾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禾”、“午”、“辛”、“苦”四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盘”、“粒”、“皆”三个字只识不写。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理解锄禾大意,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教学准备:拍摄一组照片;观察农民生活。教学过程:一、分部解题,以疑导入1、小朋友们,看老师写一个字(书写:禾)认识这个字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和“木”比较)伸出你的手,和老

2、师一起写这个字,边写边记住它的笔顺。知道什么是“禾”吗?(指名说)(出示禾苗图片,古代指的是粟米,泛指农作物)2、再看老师写一个字,补全课题:锄 (指名读,正音) 什么叫“锄“?3、看看图片,你知道“锄禾”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为农作物除草)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1、唐代诗人李绅看到农民为农作物除草就写下了锄禾这首诗,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9页,摆好读书的姿势。听清要求:根据拼音读准每个字,读完两遍后,圈出古诗中的生字。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火车火

3、车往哪开?)(2)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先听老师读,注意古诗的节奏,请你在老师停顿的地方画一条斜线:锄 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范读后说:听出老师是怎样停顿的吗?你画在哪个字后面的?出示停顿符号,你们听到的停顿和老师的一样吗?请你也这样停顿,自己练习读一读古诗。谁来试一试?老师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女生读前面的,男生读后面的。三、细读古诗,朗读感悟1、学习第一二行:(1)古诗中的哪两行直接写出了诗人看到的“农民锄禾”的画面呢?(出示一、二行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2)再读读这两行诗,边读边看看这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诗意)把你

4、看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好吗?(评价:好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真让人受不了啊!我仿佛看到了老爷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呢!不好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到这太阳光还不怎么热,你能读得再热一点吗?我好像没看到老爷爷在流汗,想一想该怎么读?)(3)联系生活加强体验:小朋友见过农民种田吗?农民们在地里除了给庄稼除草,还会做些什么呢?(干了要浇水,有虫子了要喷洒药水等)老师的爸爸妈妈也是农民,每天早上天刚刚亮,他们就起床到地里干活去了。晚上天黑的都看不清了,才从地里回来。记得有一次他们从傍晚时开始用皮管给庄稼打水,直到晚上9点多才结束。吃晚饭也是轮流吃的。你们听了感到农民种地怎

5、么样?(4)反复朗读:是呀,见过农民种田,我们都能体会到农民种地可真累呀夏天,火辣辣的阳光当头照,农民们依旧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渴了喝一口凉水,热了擦一擦汗珠,农民们每天都要这样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了使庄稼有个好收成,农民们每天都不嫌脏,不怕累地劳动着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5)过渡:诗人李绅看到了“农民锄禾”这样一幅画面以后(板书:看),想到了什么呢?(板书:想)2、第三四行:(1)指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估计学生会说“盘中餐”、“皆”)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有谁知道

6、碗里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2)指导朗读:出示“辛”:古人把“立”和“十”合起来表示辛苦的意思。“立”就是站立,不仅要站,还要站着干活。站立了多久呢?这里的“十”就告诉我们要十多个小时呢呀!这粮食来得容易吗?(板书:来之不易)读出这种意思。(重点读好“辛苦”,要读到心里面去)真辛苦呀!跟老师一起写好“辛苦”这两个生字。(板书:辛苦)这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呀!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粒米等于一滴汗”,为了这白花花的大米,农民们不知流了多少汗啊!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米饭是多么来之不易呀!让我们再次

7、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总结古诗,升华情感1、同学们,诗人李绅看到了引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由此想到了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示图)“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配乐读)2、现在我们经常把这两行古诗贴在食堂的墙上,你知道为什么吗?对了,是要让我们每个人明白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板书:爱惜粮食)那么,大家做得怎样呢?请看一组照片。(出示学生浪费粮食的照片)3、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当你再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是呀,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

8、要爱惜粮食。让我们一起告诉那些浪费粮食的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这首古诗配上音乐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刚才大家学得这么认真,现在老师就把这首好听的歌奖励给大家。(播放歌曲)可以跟着唱一唱。 (有时间就放)5、现在能把这首古诗牢记在心中了吗?齐背古诗(配乐)。五、指导书写,培养习惯1、孩子们,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读好书,还要把字写好。认读生字“午”。2、怎样记住它呢?可以联系教过的字来记忆。3、在习字册上描红生字,注意姿势。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

9、“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4、比较“禾”、“午”,指导书写:注意第一笔撇的不同之处:“禾”第一笔是平撇,而“午”的第一笔是斜撇。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六、小结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关于农民的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板书设计:看:锄禾想:辛苦来之不易爱惜粮食教学反思:锄

10、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在现代也赋予了新的意义,一切劳动成果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特别在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更是每个人的责任。这首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早熟记于心,甚至达到倒背如流。对于这样的古诗又如何进行教学呢?一、突出学法,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因为是一年级学生,于是我就把进行学法指导渗透到本课的教学中,即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古诗学习方法。教学伊始,首先逐字理解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然后了解诗人正确

11、朗读想象意境感悟诗情积累背诵。学生在了解了这样的学法以后,在下首诗的学习中再加以运用,就能自读古诗,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二、运用图片,突破难点由于学生对农民劳动的情景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如何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这是教学的难点。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于是我利用农民在烈日下劳动的插图,以及粮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辛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农民伯伯在要让农作物长得好,除了锄草还会做些什么?既让学生体会了劳动的辛苦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三、注重吟诵,培养语感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一年级学生读

12、古诗,一般都是做到读正确就行,在本课教学中,我除了教给学生划分节奏和重音的方法,同时采用指读,看图读,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读的兴趣,注意学生读的面要广,并在感悟诗情诗境界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还配上悲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

13、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学生感悟了诗的意境的基础上,出示学生学生平时用餐中喜欢浪费的照片和非洲儿童忍受饥饿的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再重现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画面,从而使学生对农民锄禾的辛苦,粮食珍贵铭刻于心。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情境创设,进行说话训练,使这些物质生活丰富的现代孩子,真正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从心底和作者共鸣,彰显了古诗的现代意义,显示了古诗背后闪动的灵魂。五、不足之处: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

14、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

15、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悟诗情的过程设计趣味性还不够,关于古诗的现代教育意义挖掘的还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不浪费粮食上,不够全面,应该从农民辛苦种地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的基础上,再延伸到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所有的劳动成果都要珍惜。我想,这样才算达到了教学古诗的目的。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另外学生写字时间在课堂上虽有体现,但还应有指导有反馈,不仅要讲解示范,还应把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