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583997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结构模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 一、模式结构:复习导入-观察实验-整理信息-表达交流-巩固运用二、模式特点:1、教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思考的能力,运用“动手操作-表象观察-符号记载”这一方式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2、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激情,运用“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这一方式提高学生思维拓展能力。三、建构背景:为解决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内容单调,通过构建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完善实验过程,启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比较、分析,找出探究问题的共同特点。四、理论依据: 1、学

2、生是知识的探究者,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强调学生直接思维。 2、倡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借助和利用自己的知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断充实知识结构。 3、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五、操作要领: 1、设置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探究的“问题信息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多个问

3、题。努力创设教学情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2、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讲解实验小结。图例标本展示观察理解分析-解答讲解运用。猜想提问讨论-实验验证等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眼、口、耳、脑、手都动起来,使科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3、注重观察方式。A、时间观察,如控制铁生锈的速度试管中的两枚铁钉,分别注入盐水和淡水,通过长时间观察,可以看到铁定在盐水中生锈的速度快,在水中生锈的速度慢。B、实物观察。如白色的米饭滴入

4、碘酒,米饭变成蓝紫色。C、实验过程观察。如白糖在蜡烛加热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七、模式应用 附:教学课例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能力目标:1会连接简单电路。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

5、实验现象。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目标: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为后面学习简单线路做好铺垫。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一组一个、

6、1. 5 v的干电池一组一个、导线一组一根、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给大家猜猜一个谜语(出示:有秧无叶结白瓜,白天休息夜开花,只因它是亮光瓜,每天都要用到它。猜一日常用品)学生:灯泡。教师:今天的任务是点亮小灯泡。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学生:有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观察材料,认识构造(一)、观察小灯泡1.师:要点亮小灯泡,必须先了解灯泡的结构,大家能说说灯泡是什么样的吗?生:圆的,一圈一圈的师:可能大家平时看见过,上面是一个圆玻璃泡,教师在黑板上画小灯泡的简笔画。(

7、故意漏画灯丝和两个连接点)教师:小灯泡老师带来了,想仔细观察一下吗?(出示观察提示:1.仔细观察小灯泡,说说小灯泡上有哪些东西?2.对照小灯泡看看老师画的小灯泡少了哪些部分?)2.学生观察(每个学生一个小灯泡,仔细观察)3.学生汇报(边汇报老师边指画的简笔画上的具体位置,简笔画上没有的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整)4.投影出示小灯泡的结构图,请学生认识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师: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灯泡每部分的名称。(投影小灯泡结构图)问:小灯泡上发光的部位是哪里?小灯泡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呢去打开了一个灯泡,大家看一下是不是这样?设计意图: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此部分教学的重点,小

8、灯泡的结构学生们了解了,才能正确连接电路,为学生顺利点亮小灯泡和描述点电在电路中是如何流动的打好基础。(二)、观察电池1.引导学生观察电池师:小灯泡要有什么才能点亮?生:电、电池师: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对我们人是有危险的,足以引起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直接用家里或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这堂课上,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操作没有危险的材料,让同学们当一回小小电工,我给大家带来小电源-电池,电池里的电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师:想仔细观察一下电池吗?(出示观察提示: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电池,说说电池有哪些部分组成?2.电池上还有些什么?)2

9、.小组观察电池(师在黑板上画电池的框架图)3.小组汇报电池的结构(请学生上来标出电池的“+”“-”极)4.师:电池上有正负极,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生1:要用电池才能点亮生2:正负极可能要和连接点相连生3:要用导线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了解电池的结构来为点亮小灯泡做准备。用电池的两极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的关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引出导线1.引导师:有了电池和小灯泡,就能把小灯泡点亮了吗?师:还需要什么材料?2.出示导线。三合作尝试,点亮灯泡(一)、小组讨论怎么点亮小灯泡师在黑板上出示小灯泡和电池的模型。请小组讨论一下准备怎样点亮小灯泡

10、?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二)、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1.出示要求:(1. 尝试不同的接法接亮小灯泡,每组想四种以上接法;2.接好一种后用模型把所接的样子拼接起来在纸上,用笔划线代替导线;3.灯不会亮的接法也要画下来。4. 轻声、细心、快速准备,争取向全班展示。5.听到音乐声后快速停下。)2.小组操作,师巡回指导。3.小组汇报把会亮的图和不会亮的图分别贴在黑板上。4.分析电流路径(1)分析会亮的图师:看看这些会亮的图,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你们能画出电流流动的路线吗?(第一个可以在教师演示?,其他由学生上来画)(2)分析不会亮的图师:说说这些图为什么不会亮?适时教学短路现象

11、,出示短路设计意图:通过对回路的理解从而对完整电路产生初步的认识,通过对一些学生的错误连接要让学生自己找原因,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行”与“思”的协调联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个完整电路的理解。(三)、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学生小组尝试用不同方法点亮小灯泡,记录连接方法并试着画出电流的路径。学生汇报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的情况,并将连接方法与电流的路径展示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再次印证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电路即“回路”的时候小灯泡才会亮。2、老师出示几种连接方法,让学生猜一猜哪些会亮?哪些不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接法灯泡不会亮?(课件出示)3、学生做出判断,教师予以简评。通过分析得出: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

12、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电路中电流不通,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就叫做断路。最后归纳在连接电路经常出现的错误接法:短路和断路。设计意图:短路和断路是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极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正确理解短路和断路,有助于学生正确连接点亮小灯泡,也能增强安全用电常识。四综合运用,课外延伸小竞赛活动:出示图,请学生辨别亮或不亮,分析其中原因。设计意图:巩固课堂所学。五课外拓展:1.这节课我们通过使用电池和导线让小灯泡亮了起来,研究了小灯泡发光的秘密。电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明,你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介绍爱迪生。2.节约用电教育:另外,我们要节约用电,我准备一份小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仔细阅读一下,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电器节约用电的方法,可以尝试下。【设计意图】此环节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安全用电常识;再次提出生活中的灯点点亮的原因首尾呼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再现;通过小调查增强学生环保、节能意识,体现“科学与人文”教育有机揉合的现代教育理念。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两极连两点 中间不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