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58344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04年2月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30例中心型肺癌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行全肺切除的30例患者的临床近期效果对比。结果:全组无死亡、吻合口瘘的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和全肺切除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低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 中心型肺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肺切除 外科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当肿瘤距离支气管开口较近,或已侵犯支气管开口、主支气管、心脏大

2、血管等时,单纯肺叶切除已无法彻底切除肿瘤,全肺切除严重损害肺功能,支气管及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术就成了最佳选择。自2001年12月2004年2月,我们先后采用单纯支气管成形、单纯肺动脉成形、同时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30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5876岁,平均岁。肿瘤位于左上叶5例,右上叶23例,右中间支气管2例。病理分型:鳞癌24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术后TNM分期:A期21例,B期9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标准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探查肿瘤侵犯的范围的明确手术方式。确定可以行肺动脉

3、和支气管成形时,首先处理肺叶静脉。 肺动脉成形:游离左或右肺动脉总干,无损伤血管阻断钳阻断。解剖第2肺门,游离下叶肺动脉干或中叶肺动脉,钳夹无损伤血管阻断钳阻断。在距离肺癌侵犯肺动脉干远端约 cm分别切断左或右肺动脉干及下叶肺动脉。在肺动脉吻合术前,首先用含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肺动脉干近远端的血管腔,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行肺动脉吻合重建。在缝合最后2针打结前开放近端肺动脉阻断钳,排除血管腔内的空气,最后开放远端肺动脉阻断钳。 支气管成形:解剖游离左或右主支气管、中叶或下叶支气管、切断相应支气管、移去病肺,用3-0薇乔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吻合完毕后,支气管吻合口均用带蒂

4、胸膜或胸主动脉外膜包绕,与肺动脉吻合口隔离,以防止肺动脉吻合口腐蚀出血,减少感染机会。术毕用无盐水彻底冲洗胸腔,再以生物胶喷涂于吻合口上,使其更为牢靠。同期行全肺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行左全肺切除29例,右全肺切除1例。 2 结 果 手术并发症 成形组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无1例死亡。全肺切除组术后并发症11例,死亡率为。见表1。其中成形组2例肺不张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灌洗、选用有效抗生素后治愈。1例吻合口狭窄通过安放支架后痊愈。肺动脉成形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的形成。手术疗效 成形组和全肺切除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3年2个月,随访满1,3年者分别为30、27例和1

5、5、13例。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8/15),。3 讨 论 全肺切除术曾经是中央型肺癌切除的标准术式。该术式切除范围大、彻底。然而与标准的肺叶切除术相比,其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1。其远期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及呼吸衰竭。支气管肺动脉成形的应用使部分中央型肺癌患者免于全肺切除,不仅使那些肺功能差的患者可以耐受手术,保留了有功能的肺,而且使他们获得了全肺切除相同的彻底性,甚至比全肺切除更好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 术后并发症比较: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肺切除术,与标准肺叶切除术相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对173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

6、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术,统计结果显示袖状成形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死亡率为%,低于同期行全肺切除术的43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和 %。本组结果显示,袖状成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无1例死亡,与同期全肺切除组比较有明显优势。此外,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成形组在术后易出现吻合口狭窄及肺不张等情况,而这些并发症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逐渐降低。 远期生存率: Deslauriers等研究发现,对于一些分期较晚的非小细胞癌病例(N2或期),全肺切除术并未比袖式肺叶切除术在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任何优势。林强报道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切除治疗支气管肺癌63例,3年生存率%

7、,5年生存率%。说明了两种术式在术后生存率方面无显着性差异。本研究中两组病例均为期患者,术后随访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成形组与全肺切除组在手术彻底性方面接近。另外,由于支气管袖状切除及肺动脉成形保留了较多的正常肺组织,术后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小,支气管袖状切除及肺动脉成形的术后生存质量较全肺切除患者有明显改善。虽然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效果满意,患者生存质量较高,但因肺动脉干受侵及,肺癌血行转移的可能性较大,术后应积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Klemperer J, Ginsberg RJ. Morbidity and

8、mortality after pneumonectomyJ. Chest Surg Clin N Am, 1999,9(3):515-525. End A, Hollaus P, Pentsch A, et al. Bronchoplastic procedures in malignant and and nonmalignant disease: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144 cases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0,120(1):119-127. 林 强,吉春宇,赵 珩,等. 同时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J.

9、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378380. 张熙曾,宫立群. 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70-73. Deslauriers J, Gregoire J, Jacques LF, et al. Sleeve lobectomy versus pneumonectomy for lung canc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urvival and sites or sites or recurrencesJ. Ann Thorac Surg, 2004, 77(4):1152-1156. Ghiribelli C,Voltolini L,Luzzi L,et al. Survival after bronchoplastic lobectomy fo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mpared with pneumonectomy according to nodal statusJ. J Cardiovasc Surg,2002,43:103-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