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580195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牌楼广场装修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 录第一章概述11.1项目概况11.2项目业主简介11.3编制依据21.4研究过程及范围31.5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7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2 提高服务水平的必要性7第三章 区域概况与社会经济93.1 区域概况93.2 社会经济及发展状况11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154.1 项目现状及评价154.2 其他基础设施情况184.3 工程资料18第五章 建设方案215.1 采用标准、规范215.2 方案设计原则215.3 电气工程285.4消防设计285.5通风与空调工程方案305.6智能化工程305.7家具与设备

2、31第六章 节能及环境影响评价326.1环境评价的目的326.2 节能措施336.3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336.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346.5营运期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376.6 环境评价结论37第七章 安全卫生与消防397.1劳动安全397.2卫生397.3消防管理42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438.1 项目组织机构438.2项目建设管理44第九章 工程阶段划分与项目管理499.1项目招投标499.2项目进度计划51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310.1投资估算5310.2 资金筹措57第十一章 社会评价5811.1风险分析5811.2社会评价结论5811.3分析结论59第十二章 结论与

3、建议6012.1结论6012.2 建议60装修项目可研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红牌楼广场二期装修项目 2、项目业主:* 3、项目类别:室内装饰装修 4、项目性质:改建 5、项目总投资:346万元 6、建设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6月1.2项目业主简介*是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1.3编制依据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2、项目拟建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等基础资料;3、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4、4、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相关规定;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0-2010);8、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9、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技术资料等。1.4研究过程及范围我公司于2016年11月接受了*编制红牌楼广场二期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成立建筑、装修、水电、消防专业人员的专题项目组。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组在可研编制过程中多次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充分征求了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为报告编

5、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着认真、求实、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在经过多次对整个方案和各个细节的反复论证和调整,终于顺利完成了红牌楼广场二期装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本报告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现状评价和建设条件、工程方案与建设规模、节能及环境评价、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招投标和建设进度计划、资金筹措与投资估算、社会评价等。1.5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1.5.1项目建设标准、内容及规模 1 、主要技术标准 本项目为装饰装修工程,项目地址位于成都市红牌楼广场二期1号楼8层,产权面积1486.84平方米。本次装修面积1219平方米,采用精装修标准全面装修。2

6、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装饰工程、电气工程、空调改造、专业设备及安装等。1.5.2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初步估算,红牌楼广场二期装修项目总投资为346万元。(详细内容见下表)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表建设单位: *序号工程费用名称建筑面积单位单价(元/)总价(万元)备注第一部分建安工程费用257.21 1装饰工程12191500.00 182.85 2电气工程1219180.00 21.94 3空调改造1219280.00 34.13 4专业设备及安装1219150.00 18.29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42.36 1建设单位管理费5.14 财建2016504号文2工程设计费1219

7、100.00 12.19 3工程监理费8.49 川价函2007169号和发改价格【2007】670号4招标代理服务费4.20 计价格【2002】1980号文和发更改办价格【2003】857号5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4.32 川价发【2008】141号文6工程结算审查费2.10 川价发【2008】141号文7工程咨询费5.92 川价发【2008】142号文8合计299.57 一+二第三部分预备费46.43 1基本预备费29.96 2涨价预备费16.48 第四部分总投资346.00 (一+二+三)1.5.3资金筹措资金来源为: 本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46 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建安工程费用257.21

8、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2.36万元,第三部分预备费用46.43万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1.5.4 研究结论该项目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地区各界群体对项目的接受程度高、态度积极,政府部门积极扶持项目建设,项目实施社会风险小,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目从社会角度看,是可行的。通过对项目各相关因素的分析、论证,结合该区域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报告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也是经济、合理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办公环境改善的必要性2010年8月,红牌楼商圈重点项目红牌楼广场二期竣工,该项目是2010年成都市重点项目,同

9、时也是红牌楼商圈2010年首个竣工的集大型商场和甲级写字办公楼一体的综合商业项目,由四川劲力房产公司和四川永合实业公司共同开发,项目总占地34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2万,总投资约6.6亿元,四川省环境评估中心于2010年购下二期1号楼8层,产权面积1486.84,两边的电梯间和卫生间已经装修,本次改造主要面积1219。因为目前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办公人员增加,办公场所拥挤。2016年10 月,*经过研究决定将该楼层装修后作为新办公室使用,以满足现有办公环境改善的要求。2.2 提高服务水平的必要性(1)提高四川省环境评估中心服务水平的需要本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原有的评估中心的环境现状,完善服务功能,亮化

10、美化办公环境;四川省环境评估中心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上级部门和群众办事的需要。(2)可解决办公楼楼层闲置、消防隐患等问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环境评估中心作为政府环境保护事业的窗口,改善后的办公环境,对树立政府部门的形象,方便群众办事需要,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 区域概况与社会经济3.1 区域概况3.1.1 历史沿革与行政划分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201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

11、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中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下辖10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截至2015年末,成都总面积14605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区面积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万,城区城镇人口640万,城镇化率70.3%,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202.6亿元(含简阳),居副省级市第三位(仅次于广州、深圳),比上年同期增

12、长7.9%,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4723.5亿元、5704.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7.2%、9.0%。三次产业结构为3.5:43.7:52.8。按常住人口计算,2014年成都市人均生产总值70019元,增长8.0%。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7:45.3:51.0。3.1.2 地理位置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

13、与雅安、西北与阿坝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3.1.3 武侯区概况1991年1月1日正式成立,武侯区地处成都市西南部,因境内武侯祠而得名,武侯区与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双流区接壤。武侯区历史文脉悠久、文教资源丰富。境内有武侯祠、望江楼、等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底蕴厚重、引人入胜;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数十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社会事业领先发展,公共服务高位均衡,是“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科技武侯,创新高地。武侯区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大,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全国科技进步先

14、进区”。区内“科技一条街”是全国第二大信息产品集散地,超威半导体公司(AMD)、联想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在此设立区域营销总部。全区拥有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158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发展重要支柱。武侯区高端产业聚集,产业形态优化,以现代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以开放型、总部型、创新型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高端载体丰富,知名企业聚集,区内有来福士广场、丰德国际、力宝大厦等众多高端商务楼宇,汇聚了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瑞士罗氏公司等7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京东、中航安盟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武侯区是国务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区”、“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是“中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3.2 社会经济及发展状况3.2.1 武侯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7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