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58010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哲学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哲学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思考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思考题一、我是谁?(如何认识自我,是哲学永恒命题。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老子说:“知 人者智,自知者明) 相关链接:比如“大学生”是我们被社会承认的合法身份,但是它未必就是我们的自我 意识的出发点。或许出身的南北、城乡、贫富、素质、才艺实际成为我们自我意识的出 发点。你以为,认同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最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又促使我们不忘根本?二、孤独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合。社会经过对人的 依赖、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发展等阶段。没有社会性的人只是生理意义的存在。) 相关链接:人类都希望生活在“自己人”的熟悉圈子,这被称为“乐群性”但是现代社 会却处处要我们

2、生活在陌生人的圈子里,现代城市生活常常淡化了邻里、同事关系,打 断了给温情脉脉的人际交往代之以法权和功利的界限,你以为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你希望采取什么样的处世态度?三、人的本性就是爱,为爱而活着才是尽性和尽善。(孔子说:仁者,爱人。人者,仁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圣经说:爱世人,包括你的仇敌。)相关链接:我们活在世界上全凭“意义”支撑,否则就成为行尸走肉。但是若仔细分析 这“意义”多来自别人的评价、期望、理解。所以“爱”是积淀于人心理深处的同情心 将这种心情的发挥、宣泄我们也叫“尽性”。尽兴地做事、学习我们才愉快、幸福。但是 世事并非如意,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尽兴地活着。或许有无爱的

3、学习、无爱的工作、 无爱的人际关系,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四、人的命运,只有靠自己来选择、靠自己来塑造。(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的存在先于人 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不得不选择自己的人生,自由因此也是我们挥 之不去的命运。)相关链接: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奋斗精神!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都不相同,所以尽 管我也奋斗但收获却未必得到同等收获,未必得到到世人的客观评价。这样萨特说的, 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命运,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否公允?或者我们需要的是自 我评价,而不是世人的议论?五、请结合以上四个命题(认识自我、超越孤独、爱之本性、自己选择命运)写出论题:1、 我的家族史(从自己所

4、能知道的先辈开始,写出他们的命运、自我意识,以及家族的生 活哲学)2、我的心灵史(从自己童年的心灵初萌,到自己的性格、情感、智力养成, 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展望,对社会与自己关系的感受以及总体的自我评价。)六、目前我国社会收入上有了巨大的差距,引起了人们对平等问题的思索。这方面西方哲学 家有过很多思考,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平等主要是分配上的平等”即收入、财 富、权利方面的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社会凝聚力,避免社会不公正和减少贫穷。 而反对意见,如美国哲学家诺齐克认为:分配平等是不正义的,因为它一样对待本来不 平等的人,使有才能的人受到压抑,导致社会单调一致,社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破坏。

5、你的意见是什么?相关链接:据最近资料,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我国收入 差距已经越过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0.4 达到0.44,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在自己的生 活中应如何贯彻正义和平等精神?七、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理解别人?依照古训,我们只有坦诚地反省自己才能理解别人;理 解了别人我们才能理解社会;理解了社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然人生。这时候我们才可 以参与天地万物的运行造化。(我国古代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相关链接:我们无论学文学理,我们的学习实际都是在和前人对话,都是在做一个社会中的人

6、,只有真诚对待别人才能如此对待自己。所以“坦诚”也是学习中的态度。理解自己、理解别人、理解别人知道的世界、理解我自己看到的世界、改造我面临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学习做人、做事的过程。你认为良好的处世态度应该如此吗?或者有更好的 途径?八、生活中处处都有辩证法。(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相关链接:这是生活常识了,但是我们未必都能实际做到。难处在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艰 难和顺境:是尽兴地活在当前、快乐就大笑痛苦就大哭;一切都痛快淋漓,还是深谋远 虑、深藏不漏喜怒不形于色更合乎现代人格?九、学习的最好境界是广博地学习新知,不懂就问;严密地思考,辩明思路和源流;并努力 实行。(中庸: 博学之,

7、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相关链接:真正的学习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坚持“学问思辩行,”能获得好的学习成 绩吗?与考试矛盾吗?做起来合算吗? 十、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改变自己,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我们只有在改变自己和世界的 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瑞士哲学家 皮亚杰说: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超越自身)相关链接:宇宙的变化永无止境,所以我们也要学无止境。其他生物以自身的变异适应 世界之变,我们以思想之变适应世界之变。那么我们何时休息?劳碌是人生之命吗? 十一、 请结合以上五个命题(平等问题、交友与处世、生活中的辩证法、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谈谈你对

8、当前我国小学、中学以及大学教育的看法,以及你如何设计你自己的人生道路。 十二、 你如何看待生死问题?你认为当前我们是否较好地处理了生死问题?(孔子说;“未知 生,焉知死”。宋代哲学家张载说:“生吾顺事 ,死吾宁也”萨特说:哲学就是研究死 亡的学问)相关链接:万象世界黯然失色,漫漫时光戛然而止,亲友悲伤不已,孤魂飘荡何归?这 是我们每个人对死亡的想象。宗教着力于来世、天国已经被科学证明是虚幻的编造。那 么我们的“终极关怀”如何立足?这是每个人、每个民族都不可以避免的问题,你认为 我们民族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你有无过死亡体验,它对人生有无好处? 十三、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体:社会、民族、

9、国家、家庭,会发生什么变化?(庄子说:“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孔子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相关链接:我们每个人在进入学校都面临着建立一个小的共同体,比如舍友、同乡、同学等等。你在融入这些小团体时有无困难?再扩而广之,我们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接触确实容易发生各种误解、冲突。我们应该首先解构我们原来的背景文化,还是用我的背 景文化消融对方?这些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是否也可以运用到国家、民族问题上? 十四、真理是全人类共同的,而价值则是因人、阶级、民族、国家而异的,那么如何树立全球性的发展目标?(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使我们永远赞叹:头顶的星空和 心中的道德律”)相关链接:你认为在知识

10、文化中那些属于全人类、全国家、全民族、全阶层的?那些属 于特定人群、特定民族、特定国家的?好比说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经济发展和政治文 明要中国化,那么为什么不提物理学、数学、化学的中国化?用真理和价值区分以上问 题合理吗?十五、人最好的处世态度是与事物保持距离,这样才能明察秋毫。(老子说:致虚极,守 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相关链接:俗话说:旁观者清。因为旁观者没有利益牵扯能较全面和客观地看问题。但 是我们一旦没有感情的驱动也就无法真正进入和推动事物。所以感情与理性在认识事物 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持主观热情和客观态度之间的中庸之道?十六、尽管生活在科学技术昌明的时代,宗教和

11、神话仍未失去它的魅力,它们可以使 我们以全部身心拥抱世界,得到健全的情感和想象力。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相关链接:人和人之间会产生天然的认同感和同情心,这是我们产生道德伦理的基础。 现在,环境和生态危机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和自然的一体性,要求我们关爱自然、关 爱生命;形成生态伦理观。你认为这可能吗?这与人间的伦理观有何不同?天人合一 , 这是否是回到神话和宗教的世界观?十七、你所学的专业包括那些你认为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你能用哲学语言而非专业术语 把它表达出来吗?十八、你所理解的哲学是什么?你对当前中国哲学思想的现状是如何评价的? 相关链接:你平时阅读过什么理论书籍,你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对生活

12、的意义作何评价? 我们中国的社会科学做的如何?十九、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生活中爱幻想的人和实际的 人;或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否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 相关链接:有一个统计资料请你进行分析:“大学生目前学习首选实用技术”它们是:1、 计算机知识,2、实用技术知识,3、网络知识,4、人文知识,5、金融股票知识,6、一 般科技知识,7、保健知识,8、法律和国家的法规政策,9、政治理论,10、其他。你认 为这是唯物主义精神胜利的表现吗?二十、哲学、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看法。怎样使抽象的哲学理 论变成感性的实际生活中的动力之源?我

13、们从哲学教课书中获得的哲理和我们从文艺作 品、日常经验中获得的哲理有何不同?哪个对我的生活更有价值和意义? 相关链接:有一个说法:讲台半年功,不如“卧谈”十分钟。无疑,理论是开阔和深远 的,但又失之抽象、空洞;生活感性是具体生动的,但又失之于浅短。怎样调和二者之 间的矛盾? 二一、我国当前出现了贫富、城乡差距急剧拉大的趋势,你认为这种形势再延续下去会 不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甚至是阶级对立和斗争?你对中国社会有什么认识? 相关链接:你的家庭处在哪个经济层次?从你的经济地位出发,你认为目前的社会分配 是合理的吗?或者应该有何种改进? 二十二、你对我国教育中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德教育如何评价?你认为它们是成功 的吗?原因是什么? 相关链接:你对我们的马哲课,或者其他政治理论课有什么评价和建议?本作业正式计分 要求:必须手写,在 2000 字以上。不许抄袭下载,一经发现0 分处理。 基本要求;一,情真意切,而不是机械教条或虚情假意。二、有一定思想性和理论深度 而不是泛泛而谈、敷衍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