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57966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汇编4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可编辑排版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精选4篇)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精选4篇)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 篇1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进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加,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分散力和感召力。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计十四个,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 端午节起源,传奇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唐宋时称为“端午”(“五”

2、“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宏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化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阔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连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见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见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泪罗江以殉国难。 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宏大诗人。一生写下

3、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剧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善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珍宝。屈原和他的同学作品结集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中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美丽,想象丰富,开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先河。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培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 屈原喜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

4、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给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我们永久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 篇2 敬重的老师、友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本周四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所以,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随想。相传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时候,悲愤交加,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就这样,端午节这天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他喜爱祖国,疾恶如仇、追求真理,用死展现了忠贞爱国的

5、高尚情操。他成了中华民族爱国忧民的千古榜样。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日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那么,两千多年后的今日,我们该怎样过好这个端午节呢? 这一天,我们要好好陪陪父母,努力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们得永久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他们爱我们赛过爱他们自己,感谢他们把我们抚养长大,感谢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这一天,或者从这一天起,我们要学会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多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关心别人。试想,假如屈原只想着自己,他可以舒舒适服地过他的贵族生活,不用去管其他老百姓的生活。当然,他也不会这

6、样被千古传颂;这一天,或者从这一天起,我们更要学会喜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当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这一天,或者从这一天开头,我们要做的还许多许多,但归根究竟,我们要好好学习,每天向上,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中天学子。 今日,初三的同学迎来二模,立刻又将奔赴中考考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途美妙而布满艰辛,盼望我们彼此勉励,发扬上下求索的精神,为自己的漂亮人生去拼搏,回报呵护自己成长的父母和师长。借此机会,我想送给毕业班全部同学一副对联:三载磨剑今日策马闯雄关,今朝试锋七月扬眉奏凯

7、歌。祝福我们初三的同学在今年中考再创辉煌!也祝福初一、初二的同学在期末调研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果! 最终,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全部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盼望我们珍惜今日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勉图强,能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我的讲话结束了,感谢大家!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 篇3 大家好!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喧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

8、到悲伤,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醉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牢靠消息说“亚洲某国预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异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分散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_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好像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

9、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惊,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亮的风俗吃。如今,满意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擅长爱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生疏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熟悉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很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进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接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进行的国

10、际龙舟邀请赛著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简单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定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日,该如何爱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明显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乐观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

11、包括中国在内的进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肯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制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需怀有敬畏之心,必需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纪念端午节国旗下主题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信任大家都很清晰,它是纪念我国闻名的诗人、屈原的节日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剧烈反对,

12、屈原被解除职务赶出都城。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郭沫若评价屈原为“宏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屈原死了已有20_多年了,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倡的是什么呢?我们提倡的是屈原喜爱自由,和平的

13、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当学会爱国,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光明的教室,学会珍惜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秉持爱国的理念,怀揣着对幸福和平生活的憧憬,扫净了自鸦片战斗之后充满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终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全部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盼望我们珍惜今日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勉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