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卷扬机.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578307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卷扬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毕业设计卷扬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毕业设计卷扬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毕业设计卷扬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毕业设计卷扬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卷扬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卷扬机.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 动 卷 扬 机 的 设 计作者:王教领 指导老师:陈迎春(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07机制 合肥230036)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卷扬机的设计。卷扬机由于结构简单、重量不大、移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地面、冶金矿场或建筑工地等进行调度和其 卷扬机的主要特点为:结构尺寸和重量较小、钢丝绳速度不高,安装及撤除操作方便、启动平稳、故障率低、常见故障易处理、维护方便。我国许多卷扬机的设计是引进前苏联的技术,并在其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该型采用两级内啮合传动和一级行星轮传动。Z1/Z2和Z3/Z4为两级内啮合传动,Z5、Z6、Z7组成行星传动机构。在电动机轴头上安装着加长套的齿轮Z

2、1,通过内齿轮Z2、齿轮Z3和内齿轮Z4,把运动传到齿轮Z5上,齿轮Z5是行星轮系的中央轮(或称太阳轮),再带动两个行星齿轮Z6和大内齿轮Z7。行星齿轮自由地装在2根与带动固定连接的轴上,大内齿轮Z7齿圈外部装有工作闸,用于控制卷扬机滚筒运转。为了达到良好的均载效果,在设计的均载机构中采取无多余约束的浮动方式。另外,变位齿轮的使用也可以获得准确的传动比,提高啮合传动质量和承载能力。本次设计主要对两级内啮合传动和一级行星轮传动、滚筒结构、制动器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关键词: 卷扬机;行星齿轮;行星传动;内啮合传动1引言卷扬机又叫绞车。由人力或机械动力驱动卷筒、卷绕绳索来完成牵引工作的装置。垂直提升

3、、水平或倾斜曳引重物的简单起重机械。分手动和电动两种。现在以电动卷扬机为主。 电动卷扬机由电动机、联轴节、制动器、齿轮箱和卷筒组成,共同安装在机架上。对于起升高度和装卸量大,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要求调速性能好,特别要空钩能快速下降。对安装就位或敏感的物料,要能以微动速度下降。卷扬机包括建筑卷扬机,船用卷扬机 主要产品有:JM电控慢速大吨位卷扬机、JM电控慢速卷扬机、JK电控高速卷扬机、 JKL手控快速溜放卷扬机、2JKL手控双快溜放卷扬机、电控手控两用卷扬机、JT调速卷扬机等,仅能在地上使用,可以通过修改用于船上。它以电动机为动力,经弹性联轴节,三级封闭式齿轮减速箱,牙嵌式联轴节驱动卷筒,采用电

4、磁制动。该产品通用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起重大、使用转移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还可作现代化电控自动作业线的配套设备2.1传动方案的分析2.2钢丝绳的选择2.2.1 根据GB/T8918-1996知,钢丝绳直径可由钢丝绳最大工作静拉力确定, 按下式确定: d= 式中d=钢丝绳最小直径mm C-选择系数mm/N, 取C=0.1S-钢丝绳最大静拉力N 则由公式上式知:d=22.36所以选择钢丝绳直径d=22.5mm型号为:619-22.5-1702.2.2 钢丝绳的校核:按拉伸静载荷进行计算SSp/k=Ab 破断拉力和Ab=32800N则 0

5、.8532800/5=5576050000 所以钢丝绳满足要求。2.3 卷筒2.3.1 确定卷筒的宽度初选每层缠绕圈数Z=21B=zd/k1=2122.5/0.95=497.36式中:k1-钢丝绳排列不均匀系数2.3.2 卷筒厚度:对铸铁卷筒:厚度=0.02D+6-10=0.02400+7=15mm 3 电动机的选取3.1 系统的总效率=1234=0.843式中:1-一级行星轮传动效率,1=0.97 2-两级内齿轮传动效率,2=0.97 3-滚动轴承的传动效率,3=0.99 4 -卷筒钢丝绳缠绕效率,4= 0.98 3.2 绳速的确定= 3.3电机的选择最大功率:P=FV=500000.14=

6、7KW电机轴上的功率:P=P/=7/0.843=8.3根据以上计算,选取电机的参数如下:型号:Y160L-6额定功率:11KW满载转速:730r/min 4 总传动比的计算及传动比的分配4.1总传动比的计算:由上面的选型及计算可知:电机的转速 =730 r/min卷筒转速 =6.3 r/min可得总传动比为:=/ =730/ 6.3=115.84.2 传动比的分配按三级传动,因此应进行传动比分配,分配的原则为:1)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力大致相等,即齿面接触强度大致相等;2)使减速机构获得最小的外形尺寸和重量;3)使各级传动的大齿轮浸油深度大致相等。由参考文献4表(13-5-5)及结合卷筒直径取=

7、6.375则=3.6, =5, =6.375 5 两级内齿圈的传动设计5.1 Z1与Z2的传动设计内齿圈的材料为20CrmnT,小齿轮采用20Cr,表面淬火加低温回火,硬度为HBS 10501100试验齿轮齿面接触疲劳极限齿轮的加工为插齿,精度为7级。5.1.1 确定主要参数及齿轮接触强度校核由于属于低速传动,采用齿形角an=200,直齿轮传动,精度为6级,为提高承载能力,两级均采用直齿轮传动。1 初步计算:T1=9.55106p/n=9.551068.3/730=108582N.mmF1=10900.7=763 F2=10800.7=756小齿轮初取齿数为20,则由参考文献1公式12.21F

8、=2.76图12.22取Ys=1.53模数m由强度计算或结构设计确定 则取m=2.5=2.520=50 d2=503.6=180 =3.620=72初步取齿宽为b=d1=0.450=202 校核计算圆周速度:V=d1n1/601000=50730/601000=1.91m/s精度等级:由表12.6取6级精度使用系数K:由 表12.9 K1.25动载系数K:由图12.9K1.0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H: 由表12.10先求由表12.10得KHKF1.2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由表12.11其中A1.05 B0.16所以KF1.14动载系数KKKKKHKF1.251.051.21.141.8弹性系数由表1

9、2.12ZE189.81/2节点区域系数ZH:由图12.16ZH2.5接触最小安全系数SHmin由表12.14SHmin1.05总作用时间N6060730853005.2510许用接触应力: 15001.051.05150014801.121.0515785.1.2齿轮弯曲强度校核重合度Y=0.25+0.75/=0.25+0.75/1.68=0.696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F: 由表12.10 KF =1/0.696=1.437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F:b/h=20/(2.52.25)=3.56 由图12.14KF=1.1载荷系数K=KAKVKF=1.251.051.4371.1=2齿形系数由表12.

10、21 YF1 = 2.8 YF2=2.25应力修正系数YS: 由图12.22 YS1 =1.53 YS2=1.76弯曲疲劳极限Flin: Flin1 = 1070 Flin2=1050弯曲最小安全系数SFmin: 由表12.14 SFmin =1.25应力循环次数:N = 5.2510 NN3.61.7510弯曲寿命系数: YN 由图12.24 YN1= 0.92 YN2 =0.94尺寸系数 由图12.25 YX=1.0 许用弯曲应力F:F1= YX YN1Flin1/SFmin=10700.921/1.25=787.52 F2= YX YN2Flin2/ SFmin=10500.941/1.

11、25=789.6验算:F1=2KT1 YF1 YS1Y/bd1m=221085822.81.530.696/(20502.5)=513.5mpaF1 F2=F1 YS2YF2/YF1 YS1=474.66mpaF2传动无严重过载,故不作静强度校核。5.2 Z3与Z4的传动设计5.2.1齿轮参数确定及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1 初步计算:T1=9.55106p/n=9.551067.88/202.78=372033N.mmF1=10900.7=763 F2=10800.7=756小齿轮初取齿数为20,则由参考文献1公式12.21F=2.76图12.22取Ys=1.53模数m由强度计算或结构设计确定 则

12、取m=3.25D3=mz3=3.2520=65 d4=655=325 z4=iz1=520=100初步取齿宽为b=d3=0.464=262 校核计算圆周速度:V=d3n3/601000=65202.78/601000=0.689m/s精度等级:由表12.6取6级精度使用系数:由 表12.91.25动载系数:由图12.91.03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2.10先求2T3d310858265114471.251144726550.31001.883.2(1/201/100)1.77由表12.10 得 KHKF1.2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由表12.11KFAB6.7(bd1)c10-3b其中A1.05

13、 B0.16所以KF1.14动载系数KKKAKVKHKF1.251.031.01.141.47弹性系数由表12.12ZE189.81/2节点区域系数ZH:由图12.16ZH2.5接触最小安全系数SHmin由表.SHmin1.05总作用时间:N36060202.78853001.45108N4N352.9107ZNL3= 1.26 ZNL4=1.42许用接触应力: 33315001.261.051785.74414801.421.052001.5ZZZKT1()(bd)1410.5535.2.2齿轮弯曲强度校核重合度Y=0.25+0.75/=0.25+0.75/1.77=0.67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F: 由表12.10 KF =1/0.67=1.49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F:b/h=26/(2.52.25)=5.625 由图12.14KF=1.12载荷系数K=KAKVKF=1.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