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土地的誓言27.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57714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 土地的誓言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 土地的誓言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 土地的誓言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 土地的誓言2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 土地的誓言2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 土地的誓言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土地的誓言27.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的誓言 主备人:徐迎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品读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土地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方法: 1.KTM朗读法 2.质疑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作品。(重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品读课文内容。(重难

2、点) 教学方法: KTM朗读讨论法、质疑点拨法 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歌唱出了辽阔的东北沃野的富饶美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美好家园被日本仅略着强占。接着教师诵读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引出故乡是什么?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呢?眼前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故乡是这样的美好,又是这样的难忘,而对于那些在战争时期,失去家园的人来说,故乡则是一个带着伤痛的梦,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时候,用深情的笔墨,炽热的语言写下了一篇土地的誓言,今天,当我们重读这些文字依然可以听到作者那

3、强烈的心跳声感受他沸腾的热血。二、 成功自学检测1.作者介绍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著有散文集憎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科尔沁旗草原,传记小说曹雪芹。2.名字的由来“端木蕻良”引出写作背景课题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婆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自学一】完成K方式阅读法,读准字音,圈出不理解的字词。课堂展示1. 读课文,方式(

4、小组推荐范读、教师抽读、组内齐读)【自学二】利用T方式读课文,课文中作者都回忆了什么?理清文章脉络。(利用图片) 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并思考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不同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内容 : 第1段: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2段: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感情的冲击力。后者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抒情较舒缓,在深情怀念中暗含忧伤、喷怒。从文中选

5、段中摘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总结概括。(学生交流,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喜欢的文句。生1、2、3.)这是一个是 的土地,我从 这句话看出来。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合作三】画出你喜欢或深受感动的语句,感受文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完成M方式阅读法。做题切入方式: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或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如:事例表现方式文中情境作者情感自我拓展(情感、意境、画面、修辞、词语运用等)(小组合作)1.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就感受最深的文句进行交流,并简述理由。2.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发现,文章的语言优美而富于感情。不管谁读到这篇文章都会被作者优美的语言所深深地感染。

6、3.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请大家找出来,想象体味这些意象,在头脑中再造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寻找1、2段中的相关意象,并用自己的话表述,题目拟为“美丽富饶的关东原野”,突出东北地域之广阔,物产之丰富。4.文中奔涌着丰富激越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把他定位为思乡之情,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眷念乡土,热爱祖国,本是人之常情,课文中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却有着特定的背景。当时,作者所眷顾思念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作者流亡关内,无家可归。国恨家仇重重叠加,使得本是单一的思乡之情就显出了几许悲壮的意味,几多深广的内涵,从而拓展了文章的主题。课文情感的抒发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四、课堂检测 再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准确的朗读课文,或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着重朗读誓言段,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延伸到自身的责任,齐读课文少年中国说(自由诵读、小组齐读、个人展示、男女对读)五、 作业布置 1、给日本军国主义者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立场。 2、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歌曲,进行改编填词,要求词的内容为描写家乡,赞美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六、小结七、板书 标题含义:“我”“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意象 语言美 情感 修辞 主旨:眷念故土 保家卫国 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