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75819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课要尽力培养学生理论的实践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劳动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劳动课要通过教育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 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劳动课教学是以实践为基石,并以技能培养来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技能教育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方面。在劳 动课的课堂教学中,心智技能主要表现在学生怎样看,怎样想,想如何做的方 法。动作技能主要表现在学生怎样做的方面,看、想是做的前提,只有看清楚 了,想明白了,做才会有兴趣,有质量。传统的劳动课教学忽略了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现代的劳动教学必须以心智技能为先导,以动作技能为心智技能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心智

2、技能的培养,决定着下一代学生劳动素质能力的真正提高。本人在小学劳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心智技能培养的探索,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自我探索 自我实践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为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合乎客观法则的活动方式。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与“师传生受”的传统学徒式不同,是按照国家劳 技大纲,以一定教材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的。劳动技能的形 成与发展以掌握一定的劳技知识为基础。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以劳技知识为指导训练劳动技能, 可以少走弯路。反过来,已经形成的劳动技能又是掌握新的劳技知识的基础。劳技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其共

3、性是尊重作为教育 主体的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充分阅读内化学习材料,拓展信息,交流渠道,思考、议论、归纳、小结,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如对教材中劳动技术特点的概括,实践步骤的归纳, 操作要点的小结等。其个性是,因其实践性强,学习知识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联系实际,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学生的阅读、观察、操作、思维 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在劳技教学中,不仅反对单纯把学生当作劳动力, 脱离技术的劳动教育,又要反对脱离实践,单纯教知识的纯理论课,无论是脱 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 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

4、求的高度。二、循循引导探究进取在劳动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比较等心理活动来认识事 物的环节,也是学生形成正确思维方式、方法的前提条件,是一种以学生为操作、探究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探究是学生在较强的好奇心引导下,对新事物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独立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来多方面寻求答 案的过程。而引导是教师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为,两者 相结合,即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克服学生在探 究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偏差性,通过教师的循循引导,酝酿了学生有疑惑 感,然后教师及时地讲解、释疑,并不是直接地讲授怎样做,用什么做,而是 通过动手尝试,自己寻求答

5、案。在探究过程中,除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外,教 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心智技能思维的条理性。三、正确评价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中不要满足于讲得清楚,学生已学会,而应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起科学的、正确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 如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学会制作,然后举办一次展览会,教 师要对学生的作品予以比较评比,好的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不足的也要 给予学生鼓励,鼓励他今后一定会做的更好,并帮助他改进。要给每一个学 生都有同等竞争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自信

6、和 激情,才能对明天的社会和工作充满理想和希望。总之,在教改的百花园中,老师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的好方 法。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今天,只要把学生放在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 上,并结合劳技课教育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注意把劳技课的 理论教学和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劳动技术的育人 功能,才能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Studien, tr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a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tojieko AiHjiio/ienKOTOpbie,Hcnojib 3yioTca/iJiao6yqeHncnojib3OBaTbCHepqecKHxu, e ji h x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