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7423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金瑜 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吴金瑜课前谈话:教育的目的通过前人积累的知识达到后人的发展。如果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的效益会高吗?肯定不会是高效。转型社会要想到确保学生喜欢,课堂是高效的。社会是浮躁的。武汉今年开始实施法案,老师在一所学校呆六年,目的是确保教育均衡化。这种方式能否保持教育的均衡呢?很荒唐。开始讲课:学生喜欢的课堂:师生关系处于一种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中。 教与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情感特征及学科特点。教与学遵守教学规律、符合自己教学风格。讲述: 今天的课堂最大的问题是师生之间的矛盾,就如同医院的矛盾是医患矛盾一样。小区旁边中学,是最好的中学。我吃完晚饭,散步途中,看到学生才

2、放学,听到学生诅咒老师语言,引起思考。第一方面: 对知识的再认识 教育的价值:由工业化社会的知识中心走向今天的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 但是,人的发展是以知识的学习与发展为载体的,教育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舞台的。研究现有的教育论著,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哪种学说。教学主要是以知识的学习(解释)为载体,来达到人的发展,基于知识,目标指向人。所以,我认为,对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的正确认识与针对不同的人相对应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把握,成为我们教学的核心要素。问题:1、 如何仍学生学会1=1+2?(小学)讲述:周立波,说得好,他的思维方式另类。案例:在澳洲,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问二加三是多少?两个孩子,刚上

3、一年级的学生回答正确,受老师表扬。老师请家长来办公室去一次。老师对家长大声训斥,谁叫你们教孩子呢?国外坚决反对,超越孩子的成熟度的教学。如何教会孩子1+1=2.?第一种方法:读,背。第二种方法:这是?1这是?1现在有几个?2为什么用第一种方法教?如果20天以后,再问1+1=2,那种能记住?第一种!老师喜欢第一种。过了20天,我们根据上次学的,1+2=?呢?孩子比划手指头!得出结论。第二种。因为这种类型的知识叫做:意理解性知识。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自我介绍:在一线做物理老师,三节物理课,质量第一。我能够做到,从来不为学生补课,不加课,不补课。什么原因?备课非常好,分析很透彻的。该讲的讲,不该

4、讲的不讲。别人评价:该讲的讲了,不该讲的不多说一句话。2、 地球表面71%被海水所覆盖怎么教?(初中)讲述:学生第一次接触。第一种方法:将地球仪将“皮”扒下来,将小格格算算。(经历学习过程) 第二种方法:把地球仪转一圈,地球为什么是蓝色的,被海水覆盖。借助于宇航员的眼睛,放短视频。蓝色的星球。科学家们,海水覆盖学生的71%。动用视觉,听觉,感觉,情感。哪一种更合理?第一种要花大量时间。第二种优势直接了当,在美好的创意之下,接受知识更合理。这种知识是事实性知识,是孩子们不可测量的知识。动用更多的感觉器官,触觉,视觉,情感投入的话,感觉更深。如果你听到的,过了20天,你记住了5%。如果你看到的,过

5、了20天,你会记住15%。如果你做过的,过了20天,你会记住60%。如果你做过的,并表述出来,过了20天,你会记住90%。经典句子: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知道了,只有踏踏实实做过的,才能记住了。3、 在美国伊利诺异州理科高中为什么让小朋友反复“玩”这根弹簧?讲述: 有没有必要让孩子玩一刻钟呢?中国教学:观察一种现象。国外教学:让孩子玩一段时间。中国老师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但是过程中的科学态度,以及细微的变化,科学实验的习惯都没有了。西方老师最多的是让孩子去动手,感悟;而东方老师最多的是让学生记忆。交大,紫竹科技园区,博士800多人。飞机的发动机的工艺却达不到西方的标准。说明这些博士从小动手能力很

6、差。因此对初中生来说,需要大量精力去体验知识。这种知识叫做过程性体验性知识。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陈述性知识(说明:不讲道理,是事实性知识。不同阶段知识会变的。)程序性知识(说明:需要讲道理的知识。)加涅加了一项:策略性知识。(说明:方法类知识。)布兰尼的知识观: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冰山一角:水面以上:明确知识;水面以下:默会知识。重新分配:一种新知识分类及相应教学方法新知识分类:1、感官识记类知识 演绎、感官识记。(演绎:创设一种情景,互动,演讲达到知识掌握。)2、意义理解类知识 讲(启发)练、做 (说明:意义需要建构的。)讲述:案例1:物理 纸 密度0.6 等分为二 纸的密度是0.6 把它等分

7、为二 半张纸的密度是多少 三个学生回答 三种方法:讲、练、做案例2:上海数学家 上世纪60年代 育才中学 段丽培 茶馆式教学方法 讲讲议议练练案例3:数学知识大部分是意义理解类知识。张仁丽发明教学方法:后茶馆式 讲讲议议练练做做 3、过程体验类知识 以做为主讲述: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幼儿园:玩得多 需要自己体验。大学:体验性知识越来越少。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国际部高中初中,考国外大学,国外六门课,六个A,可以申报牛津和剑桥大学。还有一件有否社会实践经历。要求学生在国内有一个月的游历(3万自己所得)南非得分很高。如何提高美德教育的有效性?出示照片:校长在新春联欢会上为母亲洗脚重

8、庆初中庆元旦 校长给老母亲洗脚有效吗?讲述:这是表演,这是作秀, 效果低效的。自我介绍:承担过德育的研究研究成果(课件:图片)道德知识:间接道德知识、直接道德知识间接道德知识:1、以文字图画等表述的道德符号 (告诉学生是非)2、蕴含在人类自身的社会现象(观察、体验、反思、内化)直接道德知识: 学生通过自己直接的道德经历与体验而获得的道德知识(容易形成道德品质)最终:形成德性案例:平凡的人(文章)在一个早春的下午,依然寒冷,这位老人如往常一样拉着一车的蔬菜去市场上卖。她说,她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孩子们在外打工过得也并不宽裕,虽然年纪大了,但能靠自己就不要去麻烦孩子们了,所以独自生活的她就靠卖自己种

9、的蔬菜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她满脸的沧桑告诉我她生活得很艰辛,她的生活并不如意,但与她谈话时她透露出的却是豁达,乐观与坚强。她身上的那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她是那么的平凡,她的生活那么的艰辛,可是她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在感动与尊敬之后,她又是那么的让人心疼,当我想去帮助她时,我犹豫了,我不知道我粗暴地进入她的生活是不是对的,我不知道我微薄的力量是否能真的帮到她,但我想我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尊敬她,尊敬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布置作业:让学生深入到基层看老百姓的生活。课例:中华美德:孝美德认知:学生美德符号:善事长辈,百义之首。进入社会美德现象并记录反思之。在课堂内学生反思后重显社会孝之美德现象。(现象:一位

10、有礼貌的小学生。)形成德性(内在之品质,外在之行为。)讲述: 让长辈感到幸福的行为叫“孝”。告诉学生是非观察体验反思内化容易形成道德品德形成德性。案例1:一所小学一个年级在大操场三百人,热水瓶,按摩师,三百人家长,一切都按照一定的程序:倒热水-试热水-按摩记者真是傻瓜。这不是自然的,应该让孩子在自然过程中体验。中国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靠听故事?还是没有自然形成的硬。案例2:外国莱弗斯学院,三年每个学期,做六个小时的义工,培养社会责任感。案例3:有一个孩子,跟花卉工人,到小区街道种花,感受到这种劳动是辛苦的。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劳动是光荣的,是有意义的。如果他成为市长,他会关注这些底层的劳动者么?

11、第二部分 了解我们的课堂与学生(信息源自本次教育部质量检测与对我校的调查。):我们的课堂究竟存在什么问题?1、师生关系比较紧张。 2、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2、问题解决能力差。 4、男生问题。1、 师生关系比较紧张调查问卷1):您喜欢的老师有几位?(161份)选择:A、没有;B、一位;C、三位以下;D、四位以上;E、所有老师。 结果:C达到60%2):您认为二附中是一所?(161份)选择:A、压抑的学校;B、留恋的学校;C、平淡乏味的学校 。 调查结果:C达到70%了解我们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特点的调查问卷:认知特点你最喜欢哪类老师上课()A、知识渊博;B、有亲和力;C、幽默风趣;D、演讲吸引人;E

12、、品德高尚;F、放任你的老师;G、严格的老师;H、年轻的老师;I、漂亮(帅气)的老师。 调查结果:C达到60%你最喜欢的课的类型()A、老师讲你听;B、老师边讲你边练习;C、老师引导你自己主动学习;D、老师放手让你学习。 调查结果:B达到60%。我们学生的情感特征调查问卷有一个人你愿意听他的话,因为()A、他是成功人士;B、因为他曾对你有过帮助;C、因为他总是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D、因为他爱你;E因为你爱他。 调查结果:C达到78%最高。你最喜欢的一门课,因为()A、这门课充满趣味;B、这门课对你的未来有影响;C、你喜欢上这门课的老师,他的课总让你入迷;D、老师管得紧,没有办法。 调查结果:A

13、达到80%最高。讲述:老师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学生,是不可以的。案例1:当老师看到某一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差的试卷,大脑往往有两种判断: 判断1:该生是智商较低的孩子。 判断2:该生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的视域得出这个结论。案例2:我到比较差的学校,这所学校的老师的观点都是:我们的学生是最差的孩子。 讲述:人的认知上是有差距的:故事:猴子论,中国科学园动物研究所的实验。实验人员为三个猴子编为号码为1、2、3。实验方法是不让猴子吃饭,但在笼子栓一条线,线的另一端栓着一个水果“香蕉”,猴子只有拉线才能吃到。其中两只猴子知道拉线,第三只猴子不会,成为最笨的猴子。第二次实验,将线换成板,这样一来前两个猴子

14、只拉,却吃不了。第三只猴子却能吃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节课都有三四位学生会问问题。老师不能说学生,怎么这么笨。要了解学生不懂在什么地方。换一条路才走得通。师生之间思维方法是不一样的。所有的笨蛋都是老师创造的。老师都是两弹之星(笨蛋、坏蛋),一不小心创造的笨蛋和坏蛋。呼吁:面对脆弱的生命要如履薄冰,不要伤害他。图示:僵化:情感,认知。视域1(信息对流)视域2 重叠的地方就叫“理解”讲述: 介绍美国著名教师:米歇尔:他能做到所有的学生都跟他学化学,都成为化学家。十五年的高中老师,最后阶段有个选科,米歇尔,25位老师全部选化学!不要追求两个视域完全重合。恩爱夫妻也不可能完全重合的。 对这样一句话的新认识:失败乃成功之母。对凡人是错误的,对非凡人,伟人是正确的,(刘邦)意志力非常坚强的。案例1:(毕淑敏唱歌的经历)唱歌 个人经历:小学初中在文革 文艺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