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57214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Wen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国环评证乙字第2014号二O一二年九月1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21.1基本情况21.2项目选址及规划符合性分析2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4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53.1污染源源强分析5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63.3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73.4污染防治措施103.5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

2、析结果113.6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123.7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34公众参与155环评总结论156联系方式16i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建设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温州肯恩大学(筹)建设内容:总用地面积约为706447m2、地上建筑面积391065m2,地下建筑面积28010m2。拟建学院教学楼、行政公共楼、学生公寓、教工单身公寓等建筑项目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瓯海区丽岙街道丽仙片中心组团高教基地。 工程投资总额:15.1728亿元,由市统筹财力按工程进度拨付

3、。1.2项目选址及规划符合性分析1、项目选址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项目,选址瓯海区丽岙街道丽仙片中心组团高教基地,项目地块东侧为规划丽塘路、南侧为规划泊丽路、西侧为规划新104国道、北侧为山体。项目选址发现文物丽塘井,没有经过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未发现珍稀保护动植物。2、规划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温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区域处于瓯海中部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1-40304B03),属限制准入区。本项目为大学校区建设,地块现状为农田、园地及待拆迁的企业、民居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与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冲突,符合该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

4、求。2)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至梧田南片污水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地下车库尾气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食堂厨房油烟废气采用油烟净化器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实验室废气通风橱收集后高空排放;锅炉废气经不低于8m的排烟井排放;发电机房燃油废气经烟道至楼顶排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实验室固废和医疗固废委托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固废实现零排放,其他各项污染物也均能实现达标排放。此外,垃圾收集点臭气经及时清理、做好绿化防护措施,不会对校区的环境太大造成影响。项目建成后在采取了有关污染物防治措施后,可维持地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采取以上措施后,排

5、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建设项目排污特点,纳入总量控制要求的主要为水污染物CODcr和氨氮及大气污染物SO2和NOx,项目建成后CODcr排放量为29.7 t/a,氨氮为4.0t/a,SO2的排放量为3.48t/a,NOx的排放量为2.12t/a。根据浙环发200977号、温环发201088号文规定和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问题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规定,本项目污染物新增量与削减量按1:1比例替代调剂。SO2新增排放需要通过排污权交易实现,NOx新增排放需要区域替代削减。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只排放生活污水的,其

6、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可以不需区域替代削减。本项目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无生产污水排放,因此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不需区域替代削减。4)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为:地表水类、环境空气二类、环境噪声1类和2类。(1)废水排放近期需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生活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周边的山林和校园内的绿化灌溉等;与梧田南片污水厂衔接后,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周边水体水质产生明显影响。(2)废气排放地下停车库汽车尾气排放CO、非甲烷总烃、NO2在各预测风向下,均能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厨房油烟经油烟机处理后,通过烟道至楼顶排放,发

7、电机房燃油废气经烟道至楼顶排放,实验室废气通风橱收集后高空排放,锅炉废气经不低于8m的排烟井排放,对外环境影响不大,可以维持该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3)噪声本项目为非工业项目,建成后使用功能主要为文教,对外声环境影响改变不大,可以维持声环境质量。(4)固废本项目排放的为生活垃圾,实验室固废和医疗固废,可以均做到无害化处理,不外排环境,不会对外界带来影响。项目建成后在采取了有关污染物防治措施后,可以维持地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内河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超出水环境功能类要求,表现

8、为BOD5、氨氮和石油类超标,超标原因是周边生活污染源直排内河水体。2、空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PM10、SO2、NO2、CO小时均浓度、日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苯、甲苯、二甲苯小时均浓度、日平均浓度符合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H245-71)。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东面、南面、北面昼夜间现状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要求;丽塘村(待搬迁)内昼夜间现状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西面临规划104国道一侧昼夜间现状噪声符合昼间60dB,夜间50dB。

9、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水环境:根据工程的初步分析,本项目废水经梧田南片污水厂一级B处理后排入附近内河,周边水体评价范围为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游2km、下游5km的水域范围。2、大气环境:项目实施后以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生活能源以轻质柴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为主,区域内工业污染源相距较远,因此评价范围确定为以项目所在建设地块为中心,主导风向东北偏北风为主轴,长为5km,宽为5km,面积约25km2的正方形陆域范围。3、声环境:建设项目边界向外延伸200m区域。4、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域。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源源强分析 具体见以下汇总表3.1。表3.1 运营期

10、污染源汇总表类别产生量(t/a)内部处理削减量(t/a)纳管排放量(t/a)排入环境量(t/a)废水废水量496150496150496150CODcr248.1233173.529.7氨氮17.314.317.34.0动植物油9.919.01.6类别产生量内部处理削减量排放量废气地下停车库高峰CO(kg/h)7.4127.412NO2(kg/h)0.1790.179非甲烷总烃(kg/h)0.1400.140平时CO(kg/h)3.4323.432NO2(kg/h)0.0830.083非甲烷总烃(kg/h)0.0650.065锅炉废气SO2(t/a)3.483.48NOx(t/a)2.122.

11、12油烟(t/a)2.8022.5140.288固废生活垃圾(t/a)224422440实验室固废(t/a)2.252.250医疗固废(t/a)1.51.50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根据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情况,确定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为如下。现场图片、敏感点示意图及周边用地规划见附图。1、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附近内河水体水质及纳污水体不恶化;2、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为拟建地块周边居民,保护级别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拟建地内部宿舍、教室与周围居民点,保护级别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

12、境质量标准,西侧临近104国道两侧200m范围内特殊敏感建筑物室外,声环境要达到昼间60dB和夜间50dB。4、主要敏感保护目标见下表,敏感点位置关系图见下图。表1.7-1 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一览表保护目标方位与项目红线距离敏感性描述王宅村东55m约300户泊岙村西南85m约300户丽塘村拟建地块内约390户宿舍楼(学生、教师)拟建地块内约27幢教学楼拟建地块内约10幢5、 文物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地块内有温州市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丽塘井,据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温瓯政发200543号),该文物保护范围为自丽塘井中心点向四周延伸5米为界

13、。丽塘井四周10米的地带为建设控制地带。项目敏感点示意图3.3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废气1) 地下停车库汽车尾气经预测,在项目车辆运行高峰期情况下,汽车尾气污染物CO、NO2和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远小于标准的10%。因此本项目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在地面附近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地下车库CO的允许浓度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和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CO的标准值,即取30mg/m3。项目地下车库废气排放浓度的计算结果对照比较,地下车库高峰期CO的浓度低于CO的标准值。地下车库NO2和非甲烷总烃的最大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远小于大气污

14、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相应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 住户厨房油烟废气食堂厨房应严格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安装油烟去除效率85%以上净化装置,油烟外排前需经此装置净化达到2mg/m3的油烟排放标准后方能外排,油烟废气必须通过专用井道进行高空屋顶排放,对外环境影响不大。3)实验室废气实验室废气有机溶剂等挥发性溶剂的使用应在通风橱进行,实验室废气经由通风橱统一收集处理后高空排放,若有超标现象出现,需安装废气处理设施,保证达标排放,因而,其环境影响不大。4) 发电机废气柴油发电机每年发电次数不多,通常只是停电时偶尔使用几次,废气高空排放后能够被周围大气很快稀释,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 垃圾收集点臭气建议该项目垃圾收集点与住宿楼、教学楼等建筑楼尽可能相距10m以上,并实行每天清运制度,垃圾收集、清运时间避开下课及早、午、晚用餐等人流高峰时段,对基本上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2、废水本项目排放废水主要以日常生活污水为主,污水水质相对明确,主要含COD、氨氮、动植物油等污染物。不能与梧田南片污水厂接管时,需建设校园中水回用系统,生活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周边的山林和校园内的绿化灌溉等。可接管时,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