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570327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置与材料投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中班娃娃家的设立与材料投放娃娃区是想象装扮区的一种,是幼儿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的“家庭”环境中,通过操作、摆弄有关的材料,模仿、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再现家庭及周边生活中人物的生活经验,体验与周边其她人、事、物情感与态度的活动区域。 一、娃娃区对托小班幼儿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1、稳定情绪,缓和心理焦急 新颖、有趣的娃娃区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节不良情绪。特别能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稳定情绪,感受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快乐、开心、有趣,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籍,从而喜欢上幼儿园,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2、满足摆弄,增进认知发展 娃娃区中色彩鲜艳、有声响的物品特别能吸引她们的注意和爱慕,能引起幼儿反复地摆弄物品,模仿

2、某些简朴、具体的外部动作。如幼儿在炒菜、烧饭、照顾娃娃的操作摆弄中逐渐结识某些事物,她们会观测物品的颜色,感知材料的不同特质以及它们的属性,如:大小、长短、粗细、软硬等。 3、活动情景,增进语言的发展 此阶段是幼儿口语发展的核心期。在娃娃区中,幼儿在反复摆弄物品中会浮现随着性的语言,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激发了幼儿用简朴的语言体现自己的想法、需求和建议,论述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增强了理解力和语言体现能力的发展。 4、锻炼精细动作,培养自理能力 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娃娃区中提供应娃娃穿衣服、纽纽扣、折叠衣裤、使用不同的夹子晾衣服等内容,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并使动作逐渐精细化,并且可使幼儿在

3、反复摆弄的过程中,习得生活的自理能力,促使手眼协调、双手协调发展。 5、社会交往,形成简朴的角色意识 娃娃区的活动中,幼儿从满足自己的操作摆弄,进而逐渐发展到与区域内其她角色的交往,徐徐地开始懂得自己在扮演谁,能做些什么事,同步幼儿也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简朴的角色意识徐徐地形成。 二、娃娃区环境创设的基本规定 有分有合,相对开放的活动空间 娃娃区设立按功能可分:卧室、书房、盥洗室、厨房与餐厅,房室之间用低矮的隔栏隔开,既保持独立性,又可建立联系,便于幼儿自如地进出,自由地取放,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有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安全温馨,家庭式的活动空间 娃娃区中设立“家庭式”的摆设,突出温馨

4、。卧室中设有吊床、布娃娃、窗帘;客厅中安放软质材料的小沙发、小靠垫;厨房里呈现煤气灶、脱排油烟机等场景,孩子们按需进入各个区域,累了可以坐、躺,无聊了可以打打电话,聊聊天等,以缓和身体的疲劳和心理情绪。此外,但凡幼儿触摸得到的器具要选用圆角、边沿光滑、物品清洁卫生、便于消毒的物品。 平行多样,各有侧重的活动空间 学期初可为幼儿创设三个平行的娃娃区游戏,每个娃娃区中都投放基本的材料如娃娃、碗、勺、煤气灶等,满足幼儿模仿、摆弄的需求。 平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如:娃娃可以放在小推车、小床、摇篮、吊床中,不同的摆放可以引起幼儿不同的思维和动作发生。 平行的内容也可以有各自的定位,如有侧重于“

5、幼儿生活经验”积累的内容,有侧重于“阅读与语言发展”的内容,还可以设立私密空间供幼儿使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三、娃娃区材料投放的基本规定 娃娃区的活动材料就是幼儿的玩具,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活动欲望。合适的玩具材料,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我要玩一玩”的想法,能给幼儿带来满足、快乐,能增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一)娃娃区材料的特点 安全性 小年龄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弱,玩起来轻重难以把握,因此玩具材料一定要结实耐用,安全可靠。 趣味性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时,注意力在欢快的心境下高度集中,这是幼儿身心发展最抱负的模式和状态。“

6、家”里的设立尽量考虑体积小、分量轻、视线低、颜色鲜、形状多样。物品的放置取用要以便、有序,有相对的稳定性。如设立低矮的洗手池,不同形状的小镜子,一抬腿就能坐上的便器,提供炒菜锅、铲子和能发出声响的蚕豆、云豆、贝壳、门铃等,幼儿在于布满童趣材料的互动中摸索周边的生活,积累多种感知经验和认知经验。 真实性 关注每个幼儿对玩具材料的不同需求,充足运用生活中的真实物品:锅、铲、碗等,挖掘其内含的多种教育价值,让其在摆弄、操作物品中,获得多种感官活动的经验。 有序性 由于小年龄幼儿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等特点,各方面能力还比较弱,这决定了娃娃区是一种由较低水平的初始期向较高水平逐渐发展

7、的活动区域。因此,玩具材料的提供应根据幼儿玩的状况,随着情节的发展和需要逐渐丰富,并以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幼儿以舒服随意之感,便于自由选用。 (二)娃娃区投放材料提示 、厨房 煤气灶 煤气灶是娃娃家厨房中幼儿操作摆弄必须的用品,是一种高构造的材料。提供的煤气灶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自制的,但体积要大某些,上面装有可以旋转的开关和按钮(或图案),便于幼儿独自操作摆弄。 脱排油烟机 幼儿在炒菜时自然而然想到了启动脱排油烟机(这是幼儿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可以引起她们讨论,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脱排油烟机?从而深化活动的内容。 炒菜锅 提供的炒菜锅相对大一点(炒菜时“菜”不易掉出来),可以使用某些家中用的真实

8、的小锅子,如:平底锅、干烧锅,还可以用饼干盒自制而成。 铲子 选择长柄、短柄、木头、塑料等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在摆弄中感受其不同的材质。 碗和调羹 每个娃娃家以-8个为宜,质地相似?。 小菜 提供某些仿真的、可以切切玩玩的小菜,以某些常用菜为主:青菜、土豆、辣椒、萝卜、茄子等。还可以提供某些贝壳、螺蛳壳等真实的材料,幼儿在和有声响的材料互动中练习炒的动作,增进感知觉的发展。2、卧室 娃娃 娃娃家投放的娃娃既要好看又要挺阔柔软,便于穿衣服。幼儿抱着喜欢的娃娃会感到柔软、舒服,特别是能让刚入园的孩子有一种家的感觉,缓和心理焦急,稳定情绪。 活动初期娃娃投放的数量要多某些,-个为宜,娃娃可以摆放在不同

9、的地方,让幼儿在和娃娃游戏中感受不同的动作体验。逐渐娃娃的投放可以减少到每个娃娃家1-2个娃娃,按不同的性别摆放。幼儿可以相应娃娃的性别,给娃娃穿适合她们的衣服、裤子、裙子、鞋子。 小床 娃娃的小床是最吸引宝宝的地方,除了现成还可以用积木拼搭,纸盒自制,小椅子围起来,还可以提供悬挂的摇篮,摇床等。在床的四周边上纱帐,床上铺上柔软的枕头、被子,既有装饰作用,又使幼儿体验到一种温馨的感觉。 厨、柜 可抽拉的床头柜抽屉,可开开关关的大厨,上面贴有供幼儿摆放婴儿用品的多种标记,以摆放照顾娃娃生活需要的物品为主,它们可以成为孩子们练习穿衣、折叠、整顿等生活技能的好材料。 3、客厅 饮水机幼儿在打开龙头“

10、饮水”时,观测冷热水的标记,模仿生活中放水、喝水的情节。 桌子 桌子大小根据空间大小而定,要便于几种幼儿坐在一起分享食物、聊聊天。 冰箱 用鞋柜、纸盒、玩具厨等材料自制冰箱,每一层都贴上了标记,幼儿根据标记进行分类摆放,在贴近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游戏学习。 4、盥洗室 热水器 在盥洗室中放置热水器,引起幼儿为娃娃洗澡的情节。增长收集来的多种各样的洗发水和沐浴露瓶子,不仅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瓶子启动、使用的方式,还相应瓶子底部的大小进行有序的摆放。 澡盆 可用真实的宝宝浴盆或者大的装饰好的纸盒替代。如果装上浴帘,更能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她们躲在里面自由摆弄的需求。 洗衣机 自制的洗衣机能

11、激起幼儿洗衣服、晾衣服的情节,有机整合整顿折叠衣服,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的活动反映着现实生活,通过投放多种材料满足了孩子好模仿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投放娃娃区材料时,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废旧物或自然物,模仿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自制娃娃区的用品,充实活动内容。 四、观测指引 第一阶段:托班上期、新小班上期 、 对娃娃区的环境创设和既有的材料与否感爱好。 、喜欢摆弄哪些材料。 3、浮现哪些简朴模仿的行为体现和随着性的语言。 4、能否关注同伴在游戏中的行为。第二阶段:托班下期、小班上期 1、环境的调节和新材料的浮现,幼儿的反映与否敏感。 2、对不同特质材料的感知状况如何。 3、与否会学着整顿玩具,

12、并按标示摆放。 4、与否有共同游戏的行为,并用简朴的语言体现自己的想法、需求。 第三阶段:小班下期 、与否懂得自己扮演的角色名称,会做相应的事情。 、能否对教师提供的物品敏感,会使用,并有相应的行为。 、与否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用简朴的语言进行交往。 4、与否会相应地整顿娃娃区的玩具,爱惜物品,物归原处。 五、娃娃区的拓展 、融入阅读区 在娃娃区的一角将孩子们带来的大头照做成了一本电话本,并放上书袋、图书(书袋和图书上有一一相应的标记),以语言活动为主,孩子们可以在此自由地翻阅喜欢的图书,给娃娃讲故事,和好朋友打电话等。 制成电视机,里面放有图片,幼儿可以边摆弄,边看看讲讲。 2、融入私密角 这

13、是托班特有的一种区域设立。用大箱子制成小房子,设有可推开、贴上彩纸或直接伸出手臂和头的窗户。房子里提供手电筒、荧光棒、小镜子、娃娃等某些物品。幼儿可躲藏在里面看一看、坐一坐、躺一躺、玩一玩、说说悄悄话,也探出头和身体来与同伴打招呼。 可以用大箱子做成两个娃娃家之间的通道,使两个娃娃家之间的幼儿在通道中流通起来,产生新的交往方式。 用大箱子做成厕所,里面装有坐便器和电话,幼儿钻进箱子看看、坐坐、打打电话。 3、融入生活角 在自制的衣柜、抽屉中设立特定的内容。如:折叠袜子、衣服、裤子,并相应标记进行摆放;在大橱中挂衣服;相应摆放大小不同的鞋子。 提供大小不同的夹子和衣架,幼儿在晾衣服的过程中锻炼小

14、肌肉的发展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给娃娃穿衣,娃娃衣服上的扣子有粘扣、按扣和纽扣的不同。 六、与主题活动的联系 在托班“亲亲我”的主题活动中,娃娃区的墙面上布置幼儿的全家福照片,提供电话机。幼儿可以和同伴看看讲讲照片上的内容,简介自己的家人,还能用电话和照片上的爸爸妈妈讲发言,增进幼儿用多种方式体现对家人的情感。 在托班“好朋友”的主题活动中,娃娃区的门上装上有声响的门铃。门铃声能让幼儿关注到想进来玩的同伴,激发与同伴交往的爱好,乐意和同伴一起活动。 小班的“小宝宝”主题中,结合活动素材“开门、关门”,提供可开关的门,引起幼儿在娃娃区活动中用语言与同伴进行简朴的交往。 小班的“娃娃家”主题中,可以将各要素点自然地融入娃娃区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中,通过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和集体活动在区域中的延伸来达到主题活动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