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56871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二).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饮水安全:目标速度与严峻现实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 摘要。通过对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配合农村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建设,在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目标,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在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措施管理 一、关于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及水质情况调查 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

2、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 1.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

3、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 2.关于农村供水水源水质情况调查 农村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寨分散,文化经济比较落后,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及降水。 1地面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山区箐沟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质较好。而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这是目前农村饮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

4、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饮水之用。 3.危及饮水安全的因素 农村饮水工程按形式

5、可分为:利用小泉小水提饮水,旱井旱池、旱窖供水和以深井、浅井、大口井提水三种方式。通常情况下水源卫生条件较差:以水库为水源取水的供水工程,汛期水体浑浊,加之净化措施少,影响了供水质量;以露天蓄水池为饮用水源的工程,没有较好的保护措施,集雨场卫生条件差,不经处理直接饮用,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而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为: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 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 1.对农村饮水的水质要求 2水的物理性状包括浑浊度、臭和味等各项

6、指标。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 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等各项指标。超过一定限量时,将会使水发红发黑,产生异味、异臭,水烧开时产生沉淀,为生活用水所不宜。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含锰和硬度过高,这时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在农村中无法实现,遇到此情况只有另择水源。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含氟量过高的水,不宜作生活饮用水。 2.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 解决农村高氟水问题的主要策略是打深井,对于通过打深井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一些专家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首先来说

7、,打一眼深度超过200米的井,需要穿过不透水层岩石层,成本非常高,大面积推广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其次,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从地下抽取的是浅层水,在下雨后会及时得到补给。由于深井的深度过深,中间又穿过不透水的岩石层,深处水资源在开采后无法得到地表水的补给,随着开采量的加大,深层水存在枯竭的可能,就像煤矿的开采,挖一点少一点。最后,不能得到及时补给的深层水过度开采后,将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难道没有比打深井更好的办法。一些专家表示,一些地区饮水安全的根本问题在于水污染,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对地表水的净化处理,这也是解决当地农村饮水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过,如

8、果河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处理的难度将比较大,成本也很高,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另外,雨水利用工程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发展方向,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山区的水窖、集雨工程。在高砷水和高氟水地区,收集自然界的雨水进行二次利用是一个解决当地饮水安全的较好途径,而且成本较打深井低,这些雨水如果不收集起来的话,渗入地下后可能又变成 3了高砷水和高氟水,等于白白浪费了。 三、改善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低,城市集中式给水处理技术并不实话农村分散式给水。因此,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农村的分散式给水技术,为我国广大农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1.工程措施 第一、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

9、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思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第三、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

10、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散式供水工程。对于列入移民计划的村庄,可先修建一些临时供水设施。 第四、加强水质检测建设。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 2.非工程措施 (1)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

11、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 4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2)资金筹集措施。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五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3)水价调控措施。饮水工程供水水价偏低,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12、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供水水价管理政策,实行保底价、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使饮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4)管理监督措施。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为了保证饮水工程的持续有效运用,保证饮水安全,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既要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等方面强化管理,也要加强部门监督、服务等管理功能,还要适当从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农村的饮水安全。 四、农村饮水工程管理 管好用好饮水工程,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饮水工程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 第一、建立管理责任制。根据工

13、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应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 第二、工程管理。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 (1).取水工程的管理 5取水工程包括引水渠、管道等,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排砂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一般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畅通,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防止浪费。 (2).净水工程的管理 净水工程在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和一部分,为了保持水质良好,过滤池中的砂、碎石填料,每年应清理一次,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沉淀池要经常清淤或冲洗,特别是雨季引水,应防

14、止大量泥砂进入管道,水渠。 (3).配水工程的管理 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保持水质卫生。 (4).供水设备的管理 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第三、水质监测管理 给水工程投产后,必须经常化验水质,以确保供水安全。第 四、管网的养护管理。 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如阀门维修,漏水检查,水管接头松动维修,水管防冻等

15、。 总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 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 6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饮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卫生部和水利部的初步调查,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参考文献:云南省农村人畜饮水技术手册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思考 水利水电工程规范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