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56830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算乘法(不进位)26.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情把握若精准 预设生成总相宜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胡芳芳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载体点子图,明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法。2.学生在自主探索算理和计算方法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课堂静心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3.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语言表征算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明晰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教学准备:老师:课件 学生:点子图教学过程:一.计算铺垫,预热算理。(老师报算式,学生口答)1.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313

2、224 1422.复习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1320 2230 1410(设计意图:鉴于本堂课建立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所以先来一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可在随堂本上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来回答。随后出示两位数乘整十数,考虑到本堂课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学习内容,所以设计了三道不进位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老师报算式学生口答的形式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增强思维灵活性)二.情境列式,初融算理1. 根据情境列算式。先出示一个条件:一套书有14本,随后出示:胡老师买了 套这样的书。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你能求出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这样的书吗?生:无法求出。师:为什么呢?生:缺少一个条件。老师到底买

3、了几套这样的书。(设计意图:条件缺失的有意设置,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那么如果胡老师买了一套书呢?几个14?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老师继续追问:那么2套呢?几个14?怎样列算式?三套呢?几个14?怎样列算式?四套呢?几个14怎样列算式 10套呢?几个14?怎样列算式?出示“12”。生:12个14,列式:1412(设计意图:先出现一个条件,和问题情境,学生发现只有一个已知条件,没有办法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老师从买1套,几个14?怎样列算式?一直从2套、3套、4套追问到10套,分别是求几个14?怎样列算式?最后出示12套,水到渠成,学生毫不费力

4、地得出了求12个14用1412这个算式来解决的结果。在这个追问过程中,隐含着12个14是由1个14累积成12个14的数学思想。)三大胆抛出,预设应对1.1412你能算出它的计算结果吗?(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给足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随堂本上自己尝试着解决,抛出我们的问题,预设多种结果,充分应对)预设一:没有学生算出1412的结果。预设二:有部分学生通过将12个14,分解成几个14的积,然后把积相加得出了168。预设三:有个别学生会用竖式笔算得出168。应对一:如果一套书14本,用一行14个小圆点表示,那么12个14是多少行呢?(出示矩形点子图)应对二:你能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吗?你会列竖式笔

5、算吗?如果其他同学没有和这几位同学想得一样,那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点子图。应对三:你能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吗?(28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为什么14的“4”要和28的“2”对齐呢?)其他同学你们听得懂吗?如果其他同学没有和这位同学想得一样,那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点子图。(设计意图:为什么每种预设最终都要引入矩形点子图?在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在算式上直接将12个14分解成8个12和4个12等方法得出结果的只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能直接列竖式笔算的更是凤毛麟角。数学是大众的数学,不是少数人的数学,结合三年级孩子处于由形象

6、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而矩形点子图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载体。)四.数形结合,妙用生成1.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求出点子的总数?想好再在点子图上分一分,或者圈一圈,求出12个14的积。2在点子图上用自己的方法求出1412的计算结果,老师巡视,留心生成。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a142=28,1410=140,140+28=168b. 146=84,842=168c. 144=56,563=168d. 124=48,1210=120,120+48=1682. 妙用生成,老师选择几种代表性的分法和横式,逐步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并请列式的学生上前说出自己的分法和算法。3.小结: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7、你发现了吗?(板书)4.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比较科学?第a种方法?(老师板书在黑板上,但不做定论,留待下一个环节完成)(设计意图:学生在用尺子和笔分一分的时候,老师注意巡视,善于发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分法和算法,然后按照不同层次的思考方法逐一展示,由学生自己表达想法,他人仔细倾听,然后老师小结的时候,并不直接将先分再合这四个字说出,而是学生通过投影上的对比自己得出,至于哪一种方法最科学因为是相对笔算方法而言,所以留下悬念,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五.融会贯通,提炼算法1.现在的你能用竖式来计算出结果吗?(如果是预设2和预设3的情况下,请学生对照黑板上留下的算式、竖式和点子图分解法的异同)引导出正确的笔算

8、方法。2.请学生再一次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学生每算一步,都要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老师根据口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24=8 12=2 14=4 11=1(设计意图:在表述笔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依次“这样的数学术语,不仅表述更加准确,而且能使其他倾听的学生简单易懂。培养用数学的语言表述算理的能力。)3.老师一边板书一边和同学们梳理算法。重点引导:乘得的积是几个几、几个十、几个百,应该写在什么位上,和谁对齐?突出竖式中的“14”表示14个十(140)。4. 再来看一看刚刚你们再笔算过程中报出的四句乘法口诀:“24=8 12=2 14=4 11=1”,为什么这

9、四个积的和为什么不等于168呢?(设计意图:在这里,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有部分同学举手后,不要急着让他们说出原因,而是再过留一点时间,让大部分的人都能够自主领悟,然后要求学生用比较完整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巩固算法,再一次明晰算法。印证罗明亮老师的那句“计算计算就是算一算有多少个计数单位”)5.完善四道算式: 24=8 102=20 104=40 1010=100并强调:计算计算就是算一算有多少个计数单位。将6.这种列竖式的笔算乘法,和我们刚刚点子图中用到的哪一种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运用了同一种数学思想,那就是:先分再合!解答上一环节悬念:点子图上的哪一种分法最科学?相对笔算竖式

10、而言,将1412分解成求2个14和10个14来求最科学。(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融会贯通、优化算法、突破重难点之所在。通过横式和笔算竖式的对比,学生很快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通过两次乘法分别算出2个14的积28和10个14的积140,然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就得出了1214的积,数形结合,共同指向先分再合的数学思想,算理通透明晰,算法融入其中。)六. 起于算理,形成技能1.一共要付多少元?学校体育室买了21个篮球,每个43元,共付( )元4 3 2 1 4 3 买2个篮球应付( )元 8 6 0 买个( )篮球应付( )元 9 0 3 买22个篮球应付( )元(设计意图:解决问题,明晰算理,针

11、对每一步计算,后面都有相应的算理注解,学生要做的就是用算理来支撑算法,因为有着21个43元的情境,所以更加方便学生在表述算理。)2.猜猜苹果下面藏着什么数字。2 3 3 1 2 3 6 9 7 1 3 (设计意图:在上一题明晰算理的基础上,本题的设计更加指向算法技能的形成,强调了运算顺序,巩固了表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位要对齐的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3.1 1 的积可能是多少?它的计算结果最小是( ) 它的计算结果最大是(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个积可能是多少?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先假设两个因数都是10,求出最小的积,然后假设两个因数都是19,求出最大的积,让学生瞬间觉得初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作用还真不少。)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1412=168 先分再合14 点子图 12 142=282套书的数量 28 214的积 1410=140 10套书的数量 14 1014的积(个位的0不写) 140+28=168 168 执教者 胡芳芳分一分,算一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