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56785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免费).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高的诗歌作品的。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诗的意象。A品位 灌注 揣摩B品位 贯注 揣测C品味 灌注 揣摩D品味 贯注 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

2、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B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的欢迎。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5下列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6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

3、新诗体。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

4、雨巷诗人”。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 长沙是中调。D“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首词的内容。9填入后边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10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意象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

5、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A“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前进道路的障碍。B“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C“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D“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二、阅读鉴赏(一)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完成13题。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1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_的风致,进而刻画女

6、郎_的神态。2“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_3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思是“再见”)作结,有何作用?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现代诗中国的现代诗,如果从被称为 “象征派” 首创的李金发算起,以他发表于1925年2月6日出版的雨丝杂志第14期上的疯妇和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编入 “新潮丛书”出版的诗集微雨为标志,迄今已近80年了。在20世纪充满坎坷与辛酸的历史夹缝中曲折沉浮的中国现代诗人,不能不面对中国苦难而又多变的现实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诗的这种“中国”方式的改造。首先,中国现代诗人在现

7、代工业文明发展不足的背景下的现代诗创作,大抵是以在中国多难的战争与离乱历史缝隙中所产生的生存荒谬感、孤寂感和失落感,来代替西方现代诗人在机械文明对人的心灵侵扰、挤逼、异化中所产生的荒谬感、孤寂感和失落感。其次,在对现代诗的哲学、心理学、美学基础和艺术技巧的某些可操作的层面上,中国的现代诗人不仅引介自西方的哲人和诗人,往往还从博大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经典中找到了可以与之相沟通、融洽、替代的对象,从而从精神内涵到外在形式上,赋予了现代主义的“中国”方式。洛夫诗歌就是一个典范的例子。洛夫把西方奠立在尼采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等基础上的现代主义审美方式与东方建立在庄子哲学与禅悟精神基础上的艺术思维方式沟通

8、起来。洛夫自觉地从庄、禅哲学拓展了它的现代视野,也为中国的现代诗创作寻找到它的民族本源。这种把现代诗的创作引入中国人文传统精神的努力,还表现在相当多的现代诗人都积极地从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学中开拓重新诠释与蕴藉现代空间中。他们或者翻用前人的辞章、典故、境界,以创造新的意境,或者重构历史故事和人物,给以现代诠释和观照,或者溯游在古代人文环境的历史胜迹中,以抒写现代的感怀。这一趋向,从“五四”新诗草创初期即已开始。在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中,有一个时期,这种被余光中称为“新古典主义”而在“命名”上为洛夫坚决反对的艺术趋向,曾经成为许多诗人共同的实验,并以此来扭正屡受 “西化” 的现代诗与中国人文传统的联系

9、。80年代以后的大陆现代诗,在“朦胧诗”的初潮过后,也出现了一股回溯传统的努力,以和当时文坛上的“寻根”热潮相呼应。不管如何为中国现代诗发展上这一趋向“命名”,它都表现了现代诗人重新诠释历史与经典的现代意识的另一侧面,和现代诗人从接受西方的引介到寻回自己人文传统的努力,同时也为现代诗呈现了它在中国的一种存在方式。这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从70多年前引自西方的最初一声吟唱,到70年代后以“中国”方式广泛存在于至今还残留裂痕的国土,中国现代诗的起起落落,无不与我们的生命、土地和时间息息相关。(摘自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1中西方现代诗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_2为什么说“中国现代诗的起起

10、落落,无不与我们的生命、土地和时间息息相关”?_3下列对文段分析不合理的两项是( )A从全文看,“中国现代诗”与“中国现代诗歌”不是同一概念,它们之间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B中国的现代诗应从“象征派”代表李金发创作的疯妇算起,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C中国现代诗人无论是重构历史故事和人物,还是借用前人的辞章、典故、境界,在内容上大都赋予它现代的感情与观照,在形式上予以翻用和创新。D台湾诗人余光中与大陆诗人洛夫,对现代诗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向、命名有不同见解。E中国现代诗人洛夫自觉地从庄、禅哲学拓宽了现代诗的视野,为中国现代诗创作找到了它的民族本源。(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诗的境界朱光潜像一般

11、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驻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