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566256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地区农牧民培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XX职业技术学校农牧民培训楼建设项目1.1.2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1.3 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900万元1.1.4 建设地点:新疆XX市丽园区八一路17号1.1.5 建设单位:新疆XX职业技术学校1.1.6 建设性质:新建1.1.7 建设期:1年1.1.8 项目负责人:(XX职业技术学校校长)1.2项目背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予以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我国“十一五”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200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更加直

2、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措施。其中包括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2004年,全国将有1亿农村劳动力被转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2)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379号文转发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等6个部门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划提出了农民工培训的具体目标:2006年至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名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名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规划要

3、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督促农民工培训计划的落实,保证培训经费的及时到位,加强对政府扶持项目的评估。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要加强监督和规范,防止借培训之名对农民工乱收费、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面启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后,通过“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3)2004年3月24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041号文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中确定目标,2006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

4、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4)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提出: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

5、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十一五”期间,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5)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中提出: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各地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推广“培训券”等直接补贴的做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

6、代手段,向农民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重视抓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发展订单式培训。输入地要把提高农民工岗位技能纳入当地职业培训计划。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同时要求落实农民工培训责任。完善并认真落实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扶贫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对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应按国家规定强制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于政府组织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

7、训。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 (6)2006年5月1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劳社部发200618号文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制定的目标任务是:20062010年,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年均培训800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就业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使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普遍得到培训,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努力使每一个培训后的农村劳动者都能顺利实现就业。(7)2006年1月23日经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新疆维

8、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引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农民异地创收。实施“技能型短缺应用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农牧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积极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逐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培育、发展、规范就业中介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保护、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 (8)2005年,XX地区行政公署以哈行署发200515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地区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劳务经

9、济目标是,到2010年,全地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15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到614元,年均增长60元;人均劳务收入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2.7。劳务输出目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产务工的比例由目前的30下降到15;转移到二产的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35;转移到三产的比例维持在50。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比例由目前的40提高到70,在区外务工人员比例由目前的10提高到30。劳务培训目标是:20052010年期间,力争有富余劳动力的农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外出务工技能,为实现“一户转移一个农牧民,富裕一家”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开展

10、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1.5万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9)2007年2月10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大规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构建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和乡镇四级培训网络有力支撑,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互为补充,与市场就业需求有效对接,符合农村实际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加紧研究制定全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培训政策,协调和解决培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抓好实施。加快整合和优化各级教育培训资源,大力调整职业技术

11、院校、农业广播学校、技工学校的办学方向,按照市场就业需求设置专业,重点面向农民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农民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培训向更大规模扩展,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后备产业大军,确保完成自治区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培训200万户农民的目标任务。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要重点围绕建筑、交通、水利、电力等建设工程领域,传统特色工艺制作,餐饮服务、制造、机械维修、旅游等行业,以及劳务输出、劳务派遣需求的职业工种等进行。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不断扩大农民技能培训规模,推动农民技能培训上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10) 党的十七

12、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特别是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这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决策,是继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11)教育部办公厅2008年11月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

13、和再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抵御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而且对促进城乡的发展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实施学历教育,招收具有初中学历的,学制原则上三年(含顶岗实习一年);招收具有高中学历的,学制为一年(含顶岗实习半年)。凡经中等职业学校正式注册录取的返乡农民工,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并纳入当地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和年度招生统计范围。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和返乡农民工的学习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突出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行学分制和学分银

14、行制度,允许学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员取得规定学分的,毕业时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举办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要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班形式,帮助他们提高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还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因地制宜地面向青年农民、乡镇企业职工、退役士兵、进城农民工、下岗轮岗职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加强与农业、劳动、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为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提供支持和帮助,推动这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12)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要

15、培育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农牧民素质,培育新型农牧民。对农牧民进行大规模素质培训,既是加快提高农牧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能力的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要把农牧民培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来抓,努力建立适应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培训体系,力争在今后几年内使农牧民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面对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区农牧民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牧民培训基地设施、设备落后,难以适应培

16、训需要;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培训任务艰巨;培训手段单一,培训质量有待提高;没有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农牧民培训投入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培训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等。这些问题和困难,已严重影响到农牧民科技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本项目的提出,对加强区域农牧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需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