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56618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魏崇容 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中心校(614307)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点已不容置疑。既然是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就应该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只有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改变那种消极的、被主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1给足学生探索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的基本保证是给足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有人说每天清晨大街上出现最早的人群是两支队伍。一是学生,二是民工。学生从进校开始,几乎每一分钟都被老师安排得井然有序。40分钟的课堂教学当然也被辛勤园丁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所占领。教师为了

2、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地使用单位时间,课堂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抛出,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的布置。即使是安排讨论、操作、也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几乎每一分钟都被老师控制着。在学校,孩子们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在家里,按照家长的旨意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课外补充练习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程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孩子们失去了思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知识的宽松环境,给足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去发现、去探索。记得有一次送课下乡,上课的老师所授内容是三年级的“可能性”。一开课,老师就用有趣的游戏(石头、剪刀、布)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活动中。通过游戏,学生明白

3、了:生活中的事物存在一种情形“可能性”。接着,老师又举例讲解了另外两种生活情形。那就是“一定”。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一定),地理每天都在转动(一定)。还有“不可能”如:石狮子,会在天上飞(不可能),我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点东西(不可能)。老师讲解清晰、透彻。学生学的清楚、明白。可是,就在新知探索完之后,老师给学生呈现了这么一道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按题里要求分袋子装东西。(实物有:花生、核桃、糖、瓜子)题目是这样呈现的:赵文说:我最喜欢核桃了,我要袋子里任意拿一颗,一定是核桃。罗宾说:我只要袋子里不可能拿到花生,其它的无所谓。阿宽说:我要求不高,只要每种有点就行。孩子们一看题后,就纷纷动手装东西

4、了,有一个组的孩子是这样装的:装了三袋,每个袋子里的东西都装成一样的了。样样都装有一点。上课的老师着急了,他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就直接把学生出错的原因给指出来了,坐在一旁听课的我,多么希望他能抓住学生的错误,好好地引发一场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辩和质疑呀!因为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质疑。才能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辩和反思中明白错误的原因。才能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才能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此,我多想对上课的老师说一声:老师,停下你匆忙的脚步。闭上你能说会道的嘴巴,把这美妙的时空留给我们的孩子们吧!因为只有他们自己去思考了,才能对错误的知识有一个自我反思的过

5、程,才会收获更多。在此,我想引用这么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告诫我们的老师们。“课堂是孩子们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生命涌动和成长的大舞台。把课堂留给我们的孩子们吧!”2多一些自由的体验我曾见过这样一个条幅: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去飞翔。是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禁锢实在太多,法定的传授模式,人为的条条框框,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使学生在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关注他们在情

6、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提倡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认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就应让孩子们多一些自由的体验。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孩子去探索,去争辩。针对学生的质疑,我们老师不能轻易地作出解释,更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引发孩子之间的争论,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大家学习探讨的天地。在这样的氛围里面学习,孩子们是愉快的。课堂上,我常常激发和安护回答问题有错的孩子:“孩子,别怕,回答错了没关系,因为课堂就是你们出错的地方”。经过常期的训练,课堂上发言、反驳、争辩的气氛越来越来越

7、浓了。课堂资源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干瘪、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故事情节了。同学们在争论中也学会了聆听,学会了接纳,学会了赞赏,更重要地是学会了做学习的主人。鼓励孩子们上台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已。我经常让孩子们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说实在的,班上有几个小女生还真是当老师的料。她们会大大咧咧地走上讲台,学着老师的腔调,侧着身子,拿着教鞭,一边讲解还一边抽台下的同学回答问题,多好的生活体验呀!另外,我班还有几个急性子的男孩在课堂上更是不守规矩了。只要发现课堂上同学回答问题有错的话,他们便急忙站起来大声地说:“我觉得xx说法有问题”。“我反对XX的看法”。“我不同意XX的想法”。“X

8、X同学,你这样做合理吗?可能吗?”多好的性格张扬呀!此时,在一旁的我,只能是一位观众,绝不会轻易地去打扰他们,扫了他们的兴。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学习的主动权应该属于孩子自己!孩子们有选择学习的权力。课堂上我从不强迫孩子们接受老师所授知识的方法和策略,特别是那种一题多解的题目,我更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课中需要合作、交流、讨论的时候,我不强迫同桌交流,而是让孩子们自愿地找自己喜欢的伙伴交流、讨论。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是开心的,有效的。鼓励孩子们敢于向老师挑战。“老师”多么崇高的职业,多么具有权威的称号。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严

9、厉的,是令他们生畏的,高不可攀的,一言九鼎的。可在我的课堂上:我鼓励孩子畅所欲言。更喜欢敢向我挑战的孩子。解开捆绑孩子的绳索,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发展。我常在深思一个亲眼目睹的怪现象:上一学期,我校学前班有一个彝族小男孩,年龄大约45岁,刚入学时,他那个小秃头,大花脸,缺牙巴,大眼睛,脏希希的脸蛋时常露出一结小酒窝的样子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全校的老师。说实在的,这时的他由于刚进校门,很不懂规矩,常常会屁颠屁颠地跟在老师的后面,不时地用手拉一下你的衣角,还甜甜地叫上一声“嬢嬢好!”更好笑的是:从上一学期开始,学校16年级的孩子开始吃营养餐了。(每生每天一个鸡蛋一袋牛奶)此时的他,由于是学前班的孩子,不

10、在吃营养餐的范畴内,面对大哥哥、大姐姐那美滋滋的鸡蛋和牛奶。他按奈不住了,只要见着老师拿着学生的鸡蛋和牛奶,他就会跟随其后,甜甜地叫一声:“XX老师”。老师们见他那么可爱,那么纯朴,范是学校有缺课的学生或多备的鸡蛋和牛奶都会给他吃,时间慢慢地过去一学期了,就在前几天,我又见着他了。昔日的小男孩。再也没有刚入学那么玩皮了。他一见我既没有打招呼,更没有那甜甜地一笑了。我感觉他似乎规矩了许多。然而更多地是好像有一种东西在约束着他,让他变成现在这样,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校规、班规、纪律的约束吧!此时的我,真不知道怎么样去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了,我只想说句心里话:我更喜欢刚入学的小男孩。因为他是纯真的,原生态的,毫无杂念的,更是自由自在的,活泼可爱的。总之,如果我们对学生人为地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控制他们,就会抑制他们个性的张扬。只会将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主见的人变为机械的、千篇一律的机器人。所以,在此,我真诚地告诫一下我的同行们: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飞翔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