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前沿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前沿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后美国人才战略浅议摘要:战后美、苏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冷战中,为了在与苏联 抗衡时能立于不败之地且巩固自身霸权地位, 美国不遗余力的从二战 临结束时就大力从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为己所用。 这其中有借别国受 战后复兴急需人才时趁火打劫的不光彩的做法, 但人才的引入大大提 升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其引才战略的经验也值得今日中国学习借鉴。 关键词: 战后美国;人才;移民;人才战略;中国美国自二战后的半个世纪以来, 不断改善自身人才吸引政策, 使 得全球各地的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入美国为其所用, 并因此成为当今世 界最能吸引且是吸引人才最多的国家。据国外学者统计,仅 2000 年 居住在美国的外来技术人才
2、就有 1100 万和逾 1250万两种说法。 其 引才能力可见一斑。 有鉴于此, 笔者尝试对美国人才吸引战略所发挥 的作用进行浅显的探讨, 探求原因并希冀能对中国借鉴其经验有所助、人益。一、人才及“人才赤字”的界定“人才”在汉语语境下, 多指在某一方面有或中国传统要求的德才 兼备的人, 简单地说就是术业有专攻, 在中国古代一般是用推荐或考 战后美国的外来人才与移民: 概念、类型与趋势 梁茂信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年第 4 期 “国 别史研究” 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如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逢战乱时则会 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征召人才, 如东汉末期曹操于公元 210 年和 214 年 发布的
3、两份求贤令, 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九品中正制。 最终比较长远的 解决人才问题的是始于隋唐时期长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在英语语境下,人才(tale nt)主要是指有特殊才能的人。所指 涉的意义既相对集中有相对模糊,需根据具体语境和环境作具体分 析。比如“ brain drain” 一词,这是一个一般中型英语词典都会收录 的词,它主要是指人才流失或外流, 在具体些就是指优秀的学者等移 居海外。它出现的背景是在 1960 年代,英国政府惊呼出现“人才流 失”现象后,欧美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和研究的泛称。在相关论 文中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对象以及统计数据则主要包括诸如科学家、 工程师、医生、教授和技术人员等
4、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 此外也有 学者认为人才流失的定义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 人才从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 二是指留学毕业后移民别国的来自 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 进入 1980 年代,人才概念的研究范围也变得愈加宽泛。如世界 银行的部分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的问题时将人才的概念 扩大到“接受过高中后教育的劳工” 。此概念中的“高中后教育” 战后美国的外来人才与移民: 概念、类型与趋势 梁茂信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年第 4 期 “国 别史研究”。 同。包括企业、职业技术学校、 两年制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大学提供的各种 专业训练和教育活动。 这样定义的优点就是以学历作为人
5、才概念界定 的核心,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地那就是没有把无学历的有用之才界定 在内综上所述,对美国外来人才概念的界定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受过高等教育,至少拥有学士学位及其以上学位的来自于理 工类或人文社会科学类等学科的获得者,具体到职业上即诸如教授、工程师、医生和科学家这一类的技术型人才。 (2)拥有一技之长或专 业技能, 不一定受过高等教育, 但是能给美国带来丰厚利润和价值的 人,具体到职业即如姚明、朗朗这样的体育文娱明星。 (3)在国内和 国际知名企业如世界 500强企业拥有至少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高层 管理者,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价值和利润。 美国在战后初期,因为战争原因造成
6、大量的“人才赤字” (talentdeficit)它主要是指因某种非常因素导致人才供给出现短缺亏损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 1)美国因在二战时期将其所有人 力资源投入战争, 导致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民用技术领域人才严重不 足。此外,因战时巨大的兵员需求,美军规模空前膨胀,由 1940 年 的 45.8万人扩充到 1945年的 1212.34万人,短短 5年间就扩充了 26.47倍的兵力 ,且在当时只有苏联拥有能与之相抗衡的规模大体相当的 战后美国的外来人才与移民: 概念、类型与趋势 梁茂信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年第 4 期 “国 别史研究”。 同。 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
7、形成 (19451960) 梁茂信 历史研究 2014年第 5 期 。军队,在兵员大幅扩充的同时,大学招生的生源骤然萎缩,对高校的 人才供给也随之锐减。(2)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因面对苏联施加的巨 大心理压力, 为此它逐渐追加国防预算, 并将所有人力资源都投入到 国防研发和建设进程中,同时也使得美国经济走上了“战争经济”的 轨道。二、应对“人才赤字”的双轨制人才引进政策为了应对“人才赤字”常态化带来的人才短缺危机,美国政府制 定了一系列招揽人才的政策或措施, 概而言之, 美国率先在全球建立 了一个双轨制的人才引进战略。 这一战略部署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 通过逐步的长期建设而逐渐完善的。1946
8、年,美国阿肯色州国会参议员威廉富布莱特访问刚刚经 受过二战重创后的欧洲, 当他看见满目疮痍的欧洲百废待兴亟待恢复 重建尤其需要大量人才资源帮助复兴欧洲经济时, 就萌发了通过为欧 洲以及战后一些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培养人才来帮助其 实现复兴。他回国后向国会提交了后来称为 1946 年富布莱特法 的法案,国会在采纳其建议并在通过该法案时规定了两条原则: (1 ) 凡二战中因向美国借贷而无力偿贷的国家, 美国可以免去其债务;(2) 美欧交流双方派遣学者所需费用均由美国政府承担。 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 (19451960) 梁茂信 历史研究 2014年第 5 期 同。1946 年富布莱
9、特法中还有一个著名的“两年规则”即: “所有 享受政府资助旅美的外国学生和访问学者, 必须在完成预定任务后回 国工作两年,否则不得再次申请赴美工作或移民签证” 。 这项规则的提出与实施,既实现了美国对欧洲盟友帮扶的承诺 又使得它们获得了长期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补充。 但是,美国并非完 全不折不扣地实施这一计划,有时为了实现其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 它也会违反这一规则,笔者后文小结时会叙及。美国为了广泛吸引全球人才为其所用,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 以法律形式保障其人才战略的实施。 除前述富布莱特法以外,1952 年,美国又颁布了 1952年外来移民与国籍法 (又称麦卡伦 沃尔特法),这个法案有两个主要
10、特色: (1)它规定每年有 50%的限 额用来吸引外来人才, 剩下的 50%将用于其他五项原则中规定的美国 公民和合法外侨与其外籍亲属的家庭团聚。 ( 2)国会新设“非移民”(non immigra nt)签证,申请对象包括外籍学生、教授、技术培训人 员、旅游者和探亲访友者等人士其后美国又分别于 1965年、 1990 年先后颁布了两个移民法案且 进一步的细化了外来人才引进的对象、类型和数量。如 1965 年移民 法中的第三条和第六条就是专门针对技术类劳工移民, 其中第三条规 定每年用 10%的限额引进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突出特色才能的外籍 人士,第六条规定每年用 10%的限额引进美国急需的熟练
11、和费熟练技 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 (19451960) 梁茂信 历史研究 2014年第 5 期 同。术工人在 1990 年的移民法中美国又规定, 每年拿出 15 万人的人才限额 招揽人才,其中的 14 万限额用于技术类移民,包括有突出才能和贡 献的科学家、教授、企业家和文化体育界人士。三、小结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经营、 实施与完善, 美国已形成一套较完 整的人才引进战略和配套措施。 其间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值得借鉴的经 验和做法。笔者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并试做探讨性的提出值得中国 效法和借鉴的建议和意见。美国引进外来人才如此成功的原因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无外 乎以下两点:首先,美国得天独厚
12、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优势,自立国以来, 美国本土几乎未遭受过外敌入侵,除了 1812年 1815 年的第二次 美英战争(又称第二次美国独立战争) 、1941 年的日本偷袭夏威夷珍 珠港以及 2001 年的 911 事件以外,最多就是 1861 年 1865 年的 美国南北内战。同时其强大的国力与周边实力弱小的国家形成鲜明的 对比。正是因此尤其是二战后美国才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国家形 成了巨大的人才向心力, 其丰富的物质财富、 优越的生活条件无不吸 战后美国的外来人才与移民: 概念、类型与趋势 梁茂信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年第 4 期 “国 别史研究”。 人才为何愿意去美国 梁茂信社会科学
13、报 2014 年 8 月 28 日第 005 版 “学术探讨” 。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向往美国。 战后,美国利用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 战争等区域性战争的机会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并通过军事订货的方式 大发战争财。这些都对战后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的的优秀人才产 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其次,战后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主义超级强权国家, 同为资 本主义阵营的老牌帝国如英法等国包括战败的德意日等国无不唯美 国马首是瞻。美国在其强大的实力和自信心的基础下向其盟友和刚独 立的亚非拉效果实施其“民主” “自由”的心理战宣传,意图使它们 对共产主义产生恐惧和排斥,从而在各方面依附美国。冷战后,美国 又利用其主导的全球化优
14、势使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市场经济上依 附于它,对外依赖趋势和倾向明显, 这些国家的人才和技术流动多以 美国为主成为主要的输出国, 使得美国成为技术移民和临时技术劳工 的主要输入国。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人才引进策略的成功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从 1872 1875 年,清廷先后选派了 120 名 10 至 16 岁的幼童赴美 留学,首批 72 名幼童揭开了中国留美的序幕。此后一直到新中国成 立前夕,中国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学子赴美留学。 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 为清朝以及以后的中华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 献。虽然其间也出了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阻挠像钱学森这样的杰出科学家回国的事件, 但总体
15、上中国学子赴美留学对两国文化交流和经济 均参见人才为何愿意去美国 梁茂信社会科学报 2014 年 8 月 28 日第 005 版 “学术探 讨”#建设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后, 中国学子再一次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因为两国 巨大的经济差距, 短期内很多人选择完成学业后不回国, 当然也不排 除其他主客观原因。 总体上, 赴美留学生滞留不归的还是为美国经济 作出了一定贡献, 但这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发展急需人才, 部分学子学 成后不能回国报国做贡献且牺牲了中国发展潜力的基础之上。在中美建交 35 周年的大背景下,美国近日又对中国做出了签发 十年长期签证的优惠政策, “据白宫估计,实施更加宽松的签证政策 后,到 2021年将有 730 万中国旅行者来到美国, 为美国经济贡献 850 亿美元,帮助美国增加44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美国的优惠政 策一直都是建立在维护其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 有鉴于此, 中国要树 立人才至上的战略理念,要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不能鼠目寸光。 美国在二战后的德国专抢人才, 而苏联为弥补战争损失专抢机器。 日 后两国一盛一亡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需要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前提 和基础上强化自身人才引进政策。如继续坚定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规范和完善相关人才引进法律、 政策;学习美国设立灵活实用的临时 人才劳工签证计划; 放宽外国人才留华政策限制, 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