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反思.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563034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闰土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年闰土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年闰土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年闰土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闰土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年闰土教学反思张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当你读到少年闰土中这些优美的文字时,一个可爱的少年闰土便悄然呈现在眼前。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主人公置于一个美好的环境中介绍了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放在“走近鲁迅”单元,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一、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二、通

2、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三、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虽然这是一篇教过多次的老课文,但我没有怠慢,充分结合本单元的训练点精心设计教学。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鲁迅的资料,初步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主要文学成就。第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交流鲁迅的资料,尽力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激情满怀、文采斐然的鲁迅形象,避免高大全的认识误区;然后是读课文,通过自由读、点名读和教师的示范读等,亲近文本,熟悉文本,基本疏通生僻词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最后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讲了闰土的哪件事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第二课时:首先听写词语,复习主要内容;然后重点抓住

3、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闰土活泼可爱、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等特点;其次理解“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含义,体会造成当时城乡孩童之间差别的原因,感受“我”的心情;最后补充故乡中年闰土的描写,对比感受闰土的变化,探讨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整个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有三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喜欢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教学中的重点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这个既有难度,又比较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此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还原雪地捕鸟的趣味、看瓜刺猹的惊险、海边拾贝的浪漫、看跳鱼儿的神奇等,无疑是好办法;但还不够,于是我事先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在学生充分朗读

4、感悟、提炼出人物特点后,展示出捕鸟、刺猹、贝壳、跳鱼儿的画面作为奖励,学生十分感兴趣,学习出奇的好。学生喜欢模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课文中对外貌的描写极富典范,“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你觉得从这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七嘴八舌,说闰土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然后我鼓励学生:鲁迅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闰土的形象,你能想象“我”的外貌并勾勒出来吗?孩子们兴味盎然,纷纷猜想我”的外貌特征:戴着少爷帽,穿着华丽的丝绸,脸庞瘦削,脸色白皙,大眼睛忽闪忽闪想得合情合理,说得头头是道。 学生喜欢课

5、内外相结合。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个相当有难度的问题。没想到学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理解。当闰土雪地捕鸟,看瓜剌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干什么?在这样的对比中,他们很自然的理解:“我”与往常的少爷门成天关在院子里,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如井底之蛙,见识短浅。文章上到这里,我并没有满足,补充了故乡中“中年闰土”的描写。这似乎冲淡了本文的主题,改变了闰土在学生中的美好印象,学生一下子从美好的云端跌落了下来。但从长远来讲,有利于学生感悟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层次原因医生只是缓解国人肉体上的病痛,而文学却可以从精神上唤醒麻木的国人闰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彼时中国旧的社会制度造成了农村的凋敝、社会的落后、政治的腐朽等。不过,由于学生还小,对鲁迅的了解也少,因此似乎没有必要讲到这个份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