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5980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自查总结县委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县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元普联2号)要求,现就对照县属单位“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县检查验收指导标准进行逐条自查情况总结如下:一、贯彻执行“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情况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县”的方针,及时调整了“县环保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兼任副组长,有关股室、大队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局办公室,负责全局日常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成

2、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局领导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经常过问、督促检查该项工作,亲自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了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了局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使任务落实到人。在单位领导小组的带动下,按照我局制定两个规划,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为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可靠的组织基础。认真制定“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规划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增强广大公民的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根据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

3、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元发21号)和县依法治县第三个五规划(元发22号)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县环境保护局-普法教育依法治理规划印发予各股、大队,并要求各股、大队认真组织实施。根据我局编制的县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局规划,每年年初,认真编制县环保局“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局宣传教育计划,对普法依法的主要任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基本要求、普法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保障措施和考核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年初,将普法依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内容,局领导与各股室、大队负责人签订了“一岗双责”目标责任书,严格监督实施,年底认真考核落实,使我局

4、的普法依法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拓展。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开展普法教育培训,促进职工学法用法。我局采取统一办班、与会代训相结合。一是分层次、分类别对全员职工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培训。局领导参加了国家和省环保部门举办的环保法制培训班;股以上中层干部参加州环保局及县法制局等举办的法规学习班,期间,通过培训和考试,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颁发执法证,我局新增四名执法人员;二是按县“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利用职工大会,安排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普法依法学习内容与环境保护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组织职工集中学习,在全局职工中形成了一种学法、用法、

5、守法的浓厚气氛。三是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法律知识考试,进一步提高干部法律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四是认真传达会议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县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县委普法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召开的各类会议,并将会议精神及时传达予干部职工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近五年来,我局未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及刑事案件。传达会议精神多次,知识培训21人次,集中学习14次,80余人,学法160学时,法律知识参考率100%,合格率100%。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局领导带头学法、守法,为全局职工作出了表率。局党支部、行政领导班子及局中心学习小组结合局普法依法学习规划,制订了学习计划,深入学习邓小平民

6、主与法制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以及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全局职工在领导的示范带头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采取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认真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及环保法律法规,从思想上增强了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全局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群众掌握环保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大大提高了大家学习法律法规的积极性。依法管理环境,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

7、量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检查频次,由原来的每月一次改为每周一次或数次;二是对全县污染企业的排污口进行了规范化整治,堵塞偷排暗道;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对“三同时”不完善,擅自停运、闲置治污设施和拖欠排污费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四是加强舆论监督。对污染反弹问题进行追踪调查,通过网络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近五年来,现场执法监察161次,共出动检查人员917人次、车辆1024台次,检查工矿企业、新、改、扩建项目等130家次,其中污染设施检查75次、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57次,其他29次,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4份、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1份、限期改正通知书2份、行政处罚决定书4

8、份。规范企业排污口14家,查处违法、违规企业3家,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一是认真清理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建设项目。对不符合环境标准已投产的项目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完善环保设施;在建的要求其停止建设。二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清理。我局审批的项目共48个,发现未执行环评或“三同时”制度的项目有3个,责令其限期补办环保手续。三是清理整顿未按国家规定期限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以及死灰复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共取缔关停家马槽式冶炼铅锌矿企业1家。四是加大对放射源、医疗危险废物的管理。五是对重点排污企业加强督查,防止企业违法排污。对超

9、标排污的县红泰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责令停业整顿。从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18人次、车辆88台次,检查工矿企业、新建项目等148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8家,下发环境违法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4份,限期改正通知书5份,开据罚款6.9万元,查处关停环境违法企业4家。有效地控制了新的污染源,切实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加强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处理。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作用,畅通环保热线,做到有诉必办、有诉必处,并向投诉者通报结果,让群众满意,组织放心。近五年来,我局受理来信访件34件(其中建议4件、政协提案3件),全部及时办结;未出现重大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或因执法不公、履行职责不力

10、引发的上访。通过认真处理环境信访案件,全面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有效防止了社会矛盾纠纷的激化。认真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公开办事程序,接受社会监督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理环境制定了县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等多项办事程序,规范了环保行政执法行为,建立了以“错案执法过错追究制”为主的多项制度。每年初,局主要负责人与环境监察大队签订了行政执法委托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明确,确保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加强廉政建设,确保依法行政为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我局先后制定了县责任追究制度、机关首问首办责任制度、机关公开

11、承诺制度、县环保局勤政廉政制度、学习制度、“工作制度”、承诺制等十多项有关规章和制度,健全完善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同时,加强环保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平时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执法,人情执法,一经发现,严加查处,树立了环保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近五年来,全县未发现一例环保执法人员严重违法行政、滥用职权等案件,保证了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取得的经验从取得的成绩中总结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严格执法是加快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公众参与是加快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是完成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保证。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少数同志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依法执法水平有待增强。少数执法人员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不严问题仍然存在。三、下步打算加强自身学习,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继续深入学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环保工作,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继续加大普法教育宣传力度,努力促进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的新局面。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全力迎接考核验收。县环保局普法依法领导小组年五月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