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558789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的几点思考摘要: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通过比较其异同,可以为我们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基于对部分案例的思考,可以发现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关键词:课堂教学;案例;改革;启示当今课堂改革的现状是什么样子?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哪里?本文选取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有代表性的学校(包括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洪楼中学等)课堂教学变革样式,解读其背后的理念及其价值追求,以期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有深入的了解与借鉴。案例1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

2、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自己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4分钟。案例2江苏东庐中学“讲学稿,讲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还是学生的练习册。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

3、了。“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讲学稿”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讲学稿”的特点,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等习惯的培养。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从前一天晚上的预习、自学到第二天课堂上的释疑、巩固,学生产生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的全过程都会在讲学稿上留下清晰的印记,教师可以据此随时检查、指导和调控。案例3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三三六”指的是,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

4、;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5、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3)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案例4山东济南洪楼中学导学模式。该中学借鉴了杜郎口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方面,跟杜郎口模式是一致的。洪楼中学根据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做了调

6、整,比如学生的预习放在晚间的自习课,老师的教案改成了导学案,老师备课改为集体备课。高中课堂上出现了新景象:学生们不再横排坐而是被分成了人一组,围成一个个小圈,教室里的黑板增至块,学生正在热烈讨论。老师的讲课时间只有分钟,其余的时间分给学生交流讨论和当堂测试一场静悄悄的课堂改革在省城一所普通高中进行着,其改革力度之大,在济南高中堪称首家。启示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点”:课堂教学理念的嬗变1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认识论的束缚走出来,转向课堂本真的意义世界中。课堂教学改革从关注“如何在课堂中认识”转向“如何在课堂中生存”的思考,追寻存在的意义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上述案例向表征

7、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追求:1、确立师生的主体性,消解人的迷失状态。以人的主体性为逻辑起点,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走出“技术经济人”的藩篱,改变以往以知识为逻辑起点、人变成了知识的奴隶的状况。2、倡导交往理解的教学生活方式,改善“实体化”的局面。教师、学生、文本并非独立的实体,而是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的存在,进一步说他们之间是一种对话与理解的关系,而非孤立独白的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理解过程,是人与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意义创造的过程。3、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世界,摆脱物化的困扰。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推动学生的精神性成长。课堂教学并

8、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也并不在于向学生进行多大程度上的秩序与纪律,而在于促进学生幸福快乐的存在与生长,使他们体验和感悟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2课堂教学改革的思维方式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呼唤新的思维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观念背后潜藏的就是新思维,例如对待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提出了“课程作为教学事件、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的课程教学整合观。2这看似简单的整合,其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超越,一种对于简单思维或者说是二元对立的思维的超越。新课程对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的追求、对于教学过程开放性的追求、对学习方式主体性的追求,哪一样不需要我们与

9、传统的简单思维决裂呢?3课堂中不确定因素无处不在,投入与收获不成比例,复杂性思维针对简单思维(二元对立思维)那种线性、实体、分析、静态的思维等特性提出来的,具体说来,复杂性思维有下面一些特征:非线性、整体、关系、过程思维。这一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用复杂性思维来诠释与构建教学,把教学目标看作是一有机的整体,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计划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具备很强的教育机智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方式。3课堂教学理念的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主体性认识。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10、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才有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改革折射出教师怎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呢?一般说来,诸如回答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知识观、教学本质观、教学目标观、教学手段观、教学组织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等这样的问题,这就构成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改革中折射出课堂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趋势。课堂教学改革的哲学基础已经从单一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实用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存。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的朋友、平等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

11、人、有情感需求的人、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法律上是平等的,在学业上是“教学相长的”,师生要相互尊重和爱护,反对教师是知识和技能上绝对的“权威”;教学是生成不是预设,教学是以学生学习为前提的实践活动,旨在学生运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既可以是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发现,也可以是在教师讲授下有意义的学习;教学目标是三维立体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全面,评价的方式要多样,突出过程评价、可以采用“学生成长袋”,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要多元,老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等相

12、关利益方都要参与。启示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日益凸显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从其历史沿革和当今理论基础可以看出:1我国传统教育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自由发展充分独特性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3后现代崇尚差异性,认为世界是多元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理解。4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拥有8种智能,他们相互独立,在解决问题是相互支持,人与人的差异主要在于人所具有的智能的组合不同,倡导差异教学,主张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能成功。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现有效教

13、学的着力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真正落脚点的地位,带有综合性的性质: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现、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中,即以何种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并表现为何种时间系列。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只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地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内的专家学者,中小学老师,实验学校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但是囿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是“戴着脚镣跳舞”,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还是原来的几个任课老师,一个固定的教室、学生人数较多(3060人)的班级。

14、现有条件下如何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梳理一下,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下几点(1)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班级授课制,实现班级为基础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和学习环境;探索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计生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寻求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体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4(2)重视和改进班级授课制:改革班级授课制的空间和时间结构,改革班级授课制的过程,改进班级授课制中的个别化工作。例如,空间上,现在许多学校采用的“马蹄形”座位安排,还有案例中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围桌”的座位,将过去的单向结构给位为多向结构,单向的信息交

15、流变为多向信息交流。时间上,上海育才中学对课时安排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行大课(55分钟)小课(30分钟)相结合。过程上,从问题开始、创设情景、解决问题,学生上课处于最佳精神状态和最佳环境中。个别化上,发达地区学校大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采用多媒体教学,电脑辅助教学(CAI),网络教学,并且由国家教育部和各个学校开发出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迈出了可喜的步伐。(3)大力引进、借鉴、整合国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寻找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本土化”涌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个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改革有: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洪家楼高中

16、的课堂教学改革。考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趋向灵活多样、博采众长。其中,正如我们看到的,其倡导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将“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小队教学”整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启示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5于是,新课程倡导并提出了学生的三大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并由此衍生出新课程的几种新的教学样式: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生成教学。1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主学习的特点体现在: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