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55866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习探究能力。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这是许多教师所期盼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要求学习”也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多年来,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我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尝试的:一、巧妙引导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要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抹杀其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虽然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但外因对内因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应该并重。也只有教师合理的导,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克

2、服随意性、盲目性,自主学习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在教学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写作训练时,为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我并不从家乡的变化说起,而是直接引导他们从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的变化、物的变化说起,犹如一道亮光,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从原来的鸦雀无声变得滔滔不绝的和同桌说起来了。在我的巧妙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便是别有一番景致:有的想象了二十年后家乡建筑的变化;有的想象了二十年后家乡亲人的变化;还有的想象了二十年后他们自己的变化二、激发情感 学习过程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渗透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意识活动。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将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的、枯燥的知识传授

3、之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它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放到一个崭新的位置,促使学生具有学习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乐于学习。情感怎样激发?动机往往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扣人心弦的导语,富于童趣的故事,课文情境剧的表演指导,课内学生游戏的组织以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实践操作过程中

4、,我注重了这样几个方面:与学生建立朋友式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多元地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品尝成功的喜悦;充分地发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拓宽学习的领域有了这份学习的激情,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三、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从某种角度来讲,以往学生不主动的学,厌学,不是学生不愿意学,而是我们的教师不愿意放手让他们学担心教学质量,一味地“灌”只看到了自己,从根本上忽视了教育的主体。所以,首先得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人;其

5、次,师生之间要实现教学相长,建立密切地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挑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处于的被动局面,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四季一文时,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四季的景色,我积极地开导他们:“我真想把四季的景色画出来,大家愿意和我比一下谁画得更好吗?”学生受到激励,非常乐意和老师一比高低,想象四季景色的意愿立刻就变得非常的浓烈,于是自主的去发现和想象四季的特征和景色。四、开放多元 传统的教学过于的封闭。教师忙于知识的满堂灌,学生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课堂教学也就变得沉闷,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更不应

6、该拘泥于已有的固定不变的形式,师生都应该积极创造,超越预定的教与学的目标。开放多元化的课堂,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书本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斟酌,大胆质疑,回归学生自己的生活。创新学习的关键在于“问题”意识,有了疑问,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才可能实现创新;其次,还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我们一样具有主观能动性,由于他们的知识、兴趣、爱好、个性和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对同样一个问题的见解是各不相同的,课堂教学因此而异彩纷呈。指导写作“喜欢的一种植物”时,一个学生说腊梅美在本身的漂亮,可另外一个学生马上反驳:“不对,它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趁机引导学生议一议。学生讨论异常

7、的激烈,发现了不少闪亮的地方。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独特发现,使学习的内容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我认为,要做到这些,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开放性备课;打破教学形式的一尘不变,开放性教学;打破教学手段的僵化,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实践创新 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广大教师的职责。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易遇到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疑”,从而萌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也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教学珍珠鸟时,我预先布置:“动物间存在亲情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呢?可以通过查找书本和实践调查寻找答案。”学生研读了课文,发现了书

8、本上的故事很是感人,但是,通过调查却发现现实并不是这样,很是感慨,不少的学生还自发成立了保护动物小组,还写倡议书呼吁全社会都来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给了学生的只是一个自主的实践机会,赢得的却是深刻的认识,富有创意的表现。自主学习的创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欣赏精美的语段,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形成情感共鸣;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自己也来一个仿写或创作,体会当作家的感受;自主研究,发现课本乃至精典名著中的缺陷,提出自己建设性的建议 自主学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心得。总之课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多方创设自主学习的途径,激发并适时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要求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