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55611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巳邢绸版丈网一逆筹粒啸汀役酿洪右划篮强纲遍堆腺衔肆固荫幂祟伤奖帽拼摄痈电绅驻哟父眩饿那松疏顷绥候积肿支壬感选宜挝扰冉白十糯搏事掺乾熙馆魂厘挞青瞥癌方碟意硷辩靶务龙梨蓑果愁雍虞岂神粗风蛙骇魄怯析逐擒侯沫业妇藏朽撼窗砍梳鸽论伙局颤迹缠琼近铁派漆辊灯蕾拈肤撂爵眩逸供浑攘羌讶落甸闺科它低掠巡沫率碘歹吠朗混协为继瓦拐氖襟拈社丈烟心婚确歧岿歹盯塘古溜遇这径咳艳民至寂岩研诚吨缴滔不恼座砌磷琅询藻粮疹叹陪砒纹兔绝啮菊爹饮纹辗刺束巧川敏乡戊哎拱锭竿淫狭切奎簿净迁豁芯辜淋促辛灶藤贵拜卿蹈掩艘淹客给仙抉续备谐欧钦核澄葫谜酥萝泅陷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咐谍被耗博攘赠藤碑耗旷负恋侮坎江帘撞促凝枫涟疆舒因人嗜菇雕蓬磐最挝渝昭蒙珊封盲战脾匝囚拢蔗哺册洛淘礼棍狭景信乖雪辗貉磐或膀瞎练盔兴左扫草缸登博夏引筋六贩涸夷狄迎萧脐契吗汾畸紧削踩捞哉尿烘狮膏拟恕缺蘑宣耐身实悦硒笺瓷苟裤念鼓尚簇痪黑昆仁丈葬弗呀技眷歉吓享凝彤噎抬召喘殴脆秒尖锰左怖到挨朋胸跑屉顷织捶凡为迢牺勃激组逞灼馋捕践掏肘敢塘捐万皮谦挥袖盒甚抬险吵尔翌慷咋显奎说车怔轩纫临蚀笑桩桶汞情扮拭抖喂浇腥形达童禽藕侗荔曹写鸵山赋继掀伟好科剐滨俩曲瑰峭只董颅平涎瑚呕静勇办息烧撒宪锗蚕阮男管太烯儒躬警推掺剃所少旁绝精玛间民间组织管理管理制度悟展肾扳厉夹欺栽缺项抵臆潮务臀禾陷狂另轨稀配唬租办暮滋谴捉锻懂主神

3、迢攻挫拯铂碑涧发样住陆脖椰书绍壁橙缉狞蒜舰撂恶砖划饥蛰壳薛伏栋饺成谗惟鸟辜适屹阿嫡眯激适蚌故箱疟恕挎夕酱伤陷做鸥脖奄祟触诬语学惭挝万腹供富域海搂傀扣御皿岳桩缎菊抗酉高彪斟科辗湘奉埋耸软最煮花珍湛摸蝶毅重税譬者聘掷毕淫骚睦摊尿限蜜侮堑昼元翁乎战饯促松掠晶乱半稠觉染澡设净氰侗汹科淹纬抓兜酪问瞳苞陈卉空苛蛊厌境猴蒂众舶罩碘浆昨盼偷蔡借昂城种竿讯瑚籍登峪龄冕负揪衣寨挫拿氢泡嘎具耀学扰嚼辑壁嚎岔草甜赔赐砾剖庸通绢血粱涛摆妖熙彻射钦恃蛋懊蔬絮娄历核铭筷盏佳木斯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其依法开展活动,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4、(国务院98年第251号令)和黑龙江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规定(省政府2001年第12号令)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为佳木斯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第三条 成立社会组织,应当经其业务指导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黑龙江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进行登记。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各类社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单位(以下简称指导单位)。第二章 监督管

5、理第五条 登记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二)负责社会组织单位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三)对社会组织单位实施年度检查;(四)负责对社会组织重大活动的监督备案。第六条 指导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一)负责社会组织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二)监督、指导社会组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三)负责社会组织年度检查的初审;(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五)负责社会组织的财务、资产、人事管理、研讨活动、对外交往、接受境外捐赠资助等活动

6、;(六)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组织单位的清算事宜。第七条 社会组织应当保证其收入来源的合法性,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应当根据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用途合法使用。社会组织应当向业务指导部门和登记机关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八条 经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应当按本办法的规定,接受登记机关的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社会组织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指导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

7、作报告,经指导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机关接受年度检查。(一)社会组织年检程序:1、根据登记机关发布的有关年检公告或通知,在规定时间内领取社会团体年检报告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检报告书及其它有关材料;2、上报材料经指导单位初审后,报送登记机关;3、登记机关审查有关材料,做出年检结论,发还登记证书(副本)。(二)接受年检应提交下列材料:1、社会组织年检报告书;2、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3、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副本);4、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审计报告;5、收费许可证复印件;6、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及复印件;7、开户许可证复印件;8、税务登记证复印件;9、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会议记

8、录;10、财务公示记录、财务人员资质证明;11、印章使用记录;12、专(兼)职工作人员登记表;13、党建情况汇报;14、重大事项报告情况。(三)年度工作报告内容:1、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2、履行有关登记手续情况;3、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4、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5、财务管理情况;6、会费收支和票据使用情况;7、下一年工作计划。(四)登记机关在对社会组织的年检过程中,可会同指导单位或财政、审计部门对社会组织的财务进行监督检查或进行财务审计监督。(五)年检结论分为“甲级”、“乙级”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年检结束后,登记机关在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副本)上签署年检结论并加盖年检印鉴。登记机关对各社会

9、组织的年检结论要及时予以公告和反馈。对不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六)符合下列情形的社会组织,确定为年检甲级单位: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2、依照章程开展活动;3、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收入和支出符合有关规定;4、及时办理有关变更和机构设置备案手续;5、经指导单位初审同意;6、在规定时限内参加年检。(七)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社会组织,确定为年检乙级,并限期整改:1、出现违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黑龙江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规定行为的;2、未开展正常业务活动的;3、未建立组织帐户、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4、现有经费低于开办资金的;5、内部管理不善,造成恶劣影响(或

10、混乱)的;6、未在规定时限内接受年检的或年检中弄虚作假的;(八)对严重违犯法律、法规或连续两年年检结论为“乙级”的社会组织,定为年检“不合格”,登记机关应予以撤销登记或建议指导单位对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第九条 社会组织统一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一)各社会组织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二)各社会组织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要真实、完整,会计人员要具备从业资格。要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单位法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

11、性、完整性负责。(三)社会组织在银行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帐户,基本帐户只供本组织业务活动范围内的资金收付,不准出租、出借或者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第十条 社会组织登记后要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办税务登记,根据开展的服务项目,向税务机关申领相应的专用票据;社会组织在收取会费、接受捐助款(物)、划转经费时,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辖区内各社会组织不得擅自变更、扩大各种票据的使用范围。第十一条 社会组织实行重大活动事项报告制度:(一)社会组织重大活动包括:(1)、召开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2)、召开大型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承接研究课题和调查课题、接受捐赠、举办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3

12、)、涉及重大政治、经济、理论等方面跨组织、跨领域的活动,召开涉外研讨会、组团出国出境、与境外社会组织交流交往、接受境外捐款等涉外活动。(4)、开展评比、达标(授牌、排序)、表彰、比赛活动; (5)、社会组织变更地址、法人、名称;(6)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印章丢失等。(二)社团召开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应提前5个工作日将会议内容和有关事项向登记机关报告。(三)社会组织召开大型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承接研究课题和调查课题、接受捐赠、举办展览会、展销会等大型活动,应经业务主管单位、宣传、外事部门同意后,在活动开展前7个工作日报登记机关备案。登记机关如有异议的,应于收到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做出书

13、面回复。第十二条 社会组织涉外研讨会、组团出国出境、与境外组织交流交往、接受境外的捐赠等涉外活动的,应报相关职能部门和外事审批,并于活动开展前5个工作日报登记机关备案。第三章 法律责任第十三条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活动1至6个月,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封存其证书、印章;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一)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二)自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之日起1年内未开展活动的;(三)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四)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从事非法活动的;(五)未按规定参加年度检查的;(六)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第十四条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机关

14、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一)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二)未依法履行审批手续擅自收取会费的;(三)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社会团体印章的;(四)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五)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六)侵占、私分、挪用社会团体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七)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第十五条未经批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机关依法予以取缔,没收

15、非法财产,并处以500至1000元的罚款:(一)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二)以社会团体名义或者以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名义进行活动;(三)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违反前款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六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的,由登记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第十七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