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54955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1语文试题(八).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教育网 http:/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 备考2011语文预测试题(八)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逾(y)矩 眩晕(yn) 谙(n)熟 螳臂当车(dng) B谶(chn)语 碑帖(ti) 颔(hn)联 一绺(l)头发C饮(yn)马 市侩(kui) 禅(shn)让 无稽(j)之谈D毒瘤(li) 秸(ji)秆 狡黠(xi) 招徕(li)顾客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世上没有什么种族比中华民族更宽容,更坚忍,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悠长的生命力和自我批判的伟大胸襟。这是源远流

2、长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B清华大学2009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C这副画运笔拘谨,主题比较杂乱,显得粗糙和幼稚,但它的色彩搭配很和谐,层次感强,构图别出新裁。你把它贬得一无是处,这未免也太过份了。D“上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所说的人生这一“乐”,应该是皇天厚土对于善良的民众的垂怜与庇护。人不过是苍海一粟,但心可以崇高博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又是喜讯频传。这一年,对中国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B一

3、名外地客人周先生在某市乘的士时遭抢劫,载他的“的哥”竟然坐山观虎斗。昨日,周先生非常气愤地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竟然被偷,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D大约是“诗穷而后工”的缘故吧,在北宋许多大诗人还没有起来以前,这两位诗人成为了当时诗坛的一对执牛耳的人物,时人号称“苏梅”。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初步分析,已经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省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B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

4、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D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比赛,无论成败与否,它都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医生反复叮嘱我现在还不能走动,但我还是要去。5下列各句,表达连贯得体的一项是( )A张明因为堵车而迟到,老师不相信,李莉急忙替他作证:“老师,我骑车走同一条路,我亲眼看到堵车,张明所说,确系实情。”B昨天,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去作报告,学生在路边列队欢迎,校长在门口恭候光临,场面隆重,我深受感动。C记者转述新华书店经理介绍的情况时说:“据王经理介绍,

5、本店除日常的零售外,还为读者提供代购、批发等业务。”D解放军总部训令:“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内容各地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新颁布。望即以此为准,严格执行。”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12分,每小题3分)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和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之所以有人愿意生活在危险边缘,是因为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在作祟,它是让大脑感到快感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可以让我们在饱餐一顿后感到满足,在心爱的足球队获胜后感到兴奋,或者在使用了毒品后感到极度兴奋,因为毒品会人为地让我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它带可以让我们在做极限运动时感到极度刺激,比如从白皑皑的险

6、峻陡坡滑下或从高空有的机舱纵身一跃。研究人员发现,在冒险者的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一般人少,这意味着冒险者的大脑更有可能在刺激来临时瞬间充满了多巴胺,这促使他们冒更多的险,更快地开车,更疯狂地饮酒,甚至更大量地吸毒。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戴维萨尔德教授决定研究一下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什么不同。他给34名男女研究对象发放了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奇事物的爱好程度,然后用一种仪器测试他们大脑中多巴胺“接收器”的多少。萨尔德教授和他的小组试图找到一种多巴胺“调节器”,也就是当多巴胺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调节器”可以示意神经细胞停止分泌这种多巴胺。早期的动物研究表明,在更喜欢探索

7、和冒险的动物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较少,萨尔德教授试图证明,这个理论在人类身上同样成立。他说:“数据研究的结果几乎与我们预计的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和老鼠一样,与一般人相比,更愿意冒险的人类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较少。这一发现支持了萨尔德的理论,也就是说,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多巴胺“接收器”来储藏这些物质。这种瞬间的强刺激促使他们不断重复同样的冒险行为或追求新的刺激,就像吸毒者寻求新的快感一样。哈佛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科恩说:“这一发现的确有趣。这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人类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原来多巴胺是我们追求刺激的奖励

8、。”科恩说,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吸毒行为的途径。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证实萨尔德的发现,证明吸毒者是因为大脑中的多巴胺“接收器”比正常人少,那么就可以设计出一种有多巴胺“接收器”作用的药物,从而把这些病人的多巴胺水平降至正常范围。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萨尔德的研究结果也许可以解决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论:一引起专家认为,瘾君子因为长期缺少多巴胺,所以从毒品的刺激中寻求自我医治;其他专家认为,瘾君子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与正常人无异,只是他们的大脑不能正常调节多巴胺的水平。(英国泰晤士报12月30日文章,参考消息2009年1月5日,略有删节)6、下列有

9、关萨德尔研究情况的叙述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A、 萨德尔研究结果的核心内容是发现了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B、 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是以对34名男女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仪器测试的结果为依据的。C、 早期关于动物多巴胺和“接收器”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萨德尔的理论。D、 哈佛大学布鲁斯科恩教授认为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吸毒者毒瘾的成因。7、下列叙述与本文对“为什么有些人爱冒险”的原因解释不相符的一项是:A、 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些不同。B、 在冒险者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接收器”来储藏多巴胺。C、 因为“接收器”少,冒险者的大脑在刺激来临的瞬间充满了多巴胺。D、 冒险爱

10、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8、下列对萨德尔研究结果意义的分析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B、 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吸毒行为的途径。C、 为研制出一种控制多巴胺分泌的“调节器”提供了理论依据。D、 从理论的角度解决了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论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

11、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

12、,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 必:一定B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 夺:改变C克期不愆,布阵有方 愆:延误D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 老:衰老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 本各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 B、沛公乃夜驰之沛公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挟宿食

13、而病者,先除其食 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蒙故业,因遗策1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篇以用药宜慎为总原则,提出了一些用药之道,论说精辟透彻,层次分明。作者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且在指导用药中运用灵活自如。B药是在人的肌体中发挥作用的,是内在的;兵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外在的。“用药如用兵”的说法将内在的转换成外在的,浅显易懂。C作者认为药可以用来治病邪,但也有毒害人体的一面,“好服食者,必有奇疾”,是“不得已而后用”的,这体现了他对“药”的辩证认识。D文章多用排比句,语言整齐有力,气势充足,以用兵喻用药,突出了用药和用兵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更形象地突出了药的作用,易于接受。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3分)译文: 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3分)译文: 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3分)译文: 13阅读全文,根据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慎用药?(4分)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竹枝词 明袁宏道其四 其二侬家生长在河干, 雪里山茶取次红,夫婿如鱼不去滩。 白头孀妇哭春风。冬夜趁霜春趁水, 自从貂虎横行后,芦花被底一生寒。 十室金钱九室空。(1)请比较这两首诗思想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