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空气的压力.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54345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空气的压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感受空气的压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感受空气的压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感受空气的压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感受空气的压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受空气的压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空气的压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信息表 标 题:感受空气的压力关键词:水、空气、压力、传递描 述:通过对一些基本实验的安排,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知水和空气的压力以及特点,了解空气压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与人类利用水和空气压力的一些具体实例。初步养成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事物性质的能力和意识。学 科:小学自然第六册科教版第七单元语 种:汉语媒体格式:.doc学习者:教师资源类型:文本类素材教育类型:小学教育三年级作 者:郭耀斌单 位:崇明向化小学地 址:向化镇向中路86号 邮编:202161Email:Q感受空气的压力一、教学目标:1、 初步感受空气压力。2、 发现空气的压力是朝四面八方的3、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实验能力与求异

2、思维二、活动设计:活动一、感受空气的压力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发现空气是有压力的。 2、感受空气压力的巨大。器材准备:报纸、线、木条活动二、发现空气的压力是朝四面八方的。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发现空气的压力是朝四面八方的。 2、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实验分析的能力器材准备:玻璃杯、毛玻璃片、水槽活动三、运水游戏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体会空气压力的巨大。 2、养成良好的实验能力与求异思维。器材准备:烧杯、水、吸管、透明胶带、滴管三、教学过程:活动一 感受空气的压力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问题:提起同样大小(平铺和折叠)后的报纸,用力一样吗? 实验:分别提起平铺与折叠的报纸感受用力大小的差别。 讨论:为什

3、么有这样大的差别? 小结:空气有压力的平铺的报纸受到空气的压力大,很难提起。而折叠的报纸受到的空气的压力小很容易提起。 猜一猜:用力击打报纸下的木条会有什么结果。 实验: 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小结:空气的压力是非常的大 通过问题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进行实验 实验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用力的差别,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用力的大小可以很容易的感觉到,但发现空气有压力比较难,教师应充分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 实验中无论用多大的力都无法把报纸挑起来,这是由于空气的压力的存在活动二、发现空气的压力是朝四面八方的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想一想:能不能让玻璃杯盖上的毛玻璃不掉下来

4、。 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空气的压力是来自四面八方的? 小结:空气的压力是朝四面八方的 实验的时候可以提醒学生要装满水,毛玻璃应紧贴玻璃杯口。 空气对玻璃有托力(向上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活动三:运水游戏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动脑筋:不移动杯子,把一个杯子里的水转移到另外一个杯子。 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游戏:运水 交流:个自的方案,原理以及效果。 尽量多提出些解决的方案,教师巡回进行小组的讨论与指导 交流时应该尽可能的配合演示进行说明。鼓励提出有创意的方法。3、空气压力与我们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空气压力的一些具体事例。2、体会空气压力对我

5、们生活的作用。二、活动设计:活动一、吸饮料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发现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器材准备:饮料、吸管、透明胶布活动二、拉吸盘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发现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器材准备:吸盘活动三、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运用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空气压力的一些具体事例。2、体会空气压力对我们生活的作用。器材准备:图片、录象、钢笔三、教学过程:活动一 吸饮料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对比实验:用吸管吸纸包装袋里的牛奶,再用吸管插进橡皮塞子吸瓶装可口可乐饮料。 比较:你们发现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怎样可以轻松喝到瓶子里的可乐?为什么? 仔细观察纸包装袋在喝奶过程中外型的变

6、化,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而找到喝不到橡皮塞可乐瓶中饮料的原因。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空气压力的作用。锻炼学生分析、推断的能力。 讨论时引导学生思考:吸掉饮料后会有什么进行填补?空气是怎样流进去的?活动二、拉吸盘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实验:你能将两个塑料吸盘合在一起,然后把他们拉开吗? 交流:为什么它们会紧紧地合在一起? 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录象:抽去两个半球中的空气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小结:空气压力巨大 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的乐趣,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塑料半球内外空气压力的不同,完成实验。亲身感受大气压力的强大。 该实验课堂上进行时间不太允许因此可以通过录象资料的形式来进行,或者课后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

7、实验活动活动三、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与思考:生活生产中有那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压力。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实例的那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压力。 思考:利用空气的压力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并完成活动作业39页 通过图片与实引导学生去思考和交流。 交流时老师可以利用写音像资料使学生更清楚 这个部分属于拓展内容,可以课外完成4、 玩注射器器一、 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能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力。2、通过实验知道水和空气能够传递压力。3、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4、学会动手操作、记录、分析等探究能力。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压缩水和空气 活动目标:1、发现空气可以被

8、压缩,而水很难被压缩。 2、了解压缩后的空气有弹力。 器材准备:注射器、水活动二、传递压力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发现在封闭的容器中,水和空气是可以传递压力的。器材准备:注射器、皮管、水活动三、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目标:1、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体验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过程活动一 压缩空气和水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玩注射器 讨论交流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小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水很难被压缩。 先让学生玩注射器想的方法越多越好老师选出一些玩法来让全体同学一起来玩:用手抵住注射口推动注射杆体会感觉,再在里面加入水,用手抵住注射口比较两种方法有何差异。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指导

9、、巡视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做好实验的分析、总结,交流时应进行演示。活动二、传递压力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用两个注射器中间用胶管连接推动活塞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如果在注射器里加入水是否还会这样? 讨论: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水和空气都可以传递压力的。 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一定能马上进入状态,因此可以先进行学生间的交流,同时需要教师在巡视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另外水中应加入颜色这样观察起来更明显。 观察另一头活塞的位置变化可以让学生发现一端的用力可以通过水或者空气进行传递。活动三、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提问:压缩空气又能为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呢? 小结: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的重要的。 可以通过书上的图片,也可以进行一些录象的观看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