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一篇通达群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4155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势一篇通达群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借势一篇通达群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借势一篇通达群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借势一篇通达群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势一篇通达群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势一篇通达群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借势一篇,通达群文 群文阅读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镇八里店小学陈永祥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毋须多言,但广大教师主要精力集中于教材内课文的教学,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却不容乐观,随意性大,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与教学或随其喜好,自由泛读;或置之不问,任其发展;或轻描淡写,隔靴搔痒。久而久之,课外阅读的量和质很难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影响。专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课在语文课程计划中很少有课时落实,只能借助平时的语文课内教学完成课外阅读教学任务。课外能否在课内结合?一节课能否进行多篇文章的学习?当前,语文界提出“1+ x”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地解决了课外阅读难以落实的现状。“1

2、”即教材内一篇选文,“x”指与课文相关联的一篇或一组课文。“1+x”群文阅读就形成立足课内一篇带动课外多篇的阅读教学格局。这样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发挥群文阅读的最大功效。笔者以课内教学为标杆,通过精心选题,重组内容,建构议题等教学构思,促进群文阅读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一、内外融通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文精美,人文内涵丰富,大多选自名家名篇。课文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暗含的可学习因素,是作者的创作背景,是课文的选文出处,还是读者的评价,都是我们课内阅读教学所应涉及的方面。这样,一方面能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1链接资

3、料。有些课文背景的链接是非常必要的,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同时对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把握更加清晰。祖父的园子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作者所传递的快乐和自由气息非常强烈,正因为萧红坎坷的人生经历悲惨命运促使她愈发眷恋故土,愈发眷恋和祖父在一起的日子。如果学生没有提前了解她的经历,就很难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的思想及情感。教师在课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其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感受她的那份独有的美好与念念不忘。如再见了 亲人这样的

4、文章,时代背景离学生较远,教师通过抗美援朝背景资料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引入课文,既能铺垫理解,又能渲染情感,课内外有机连接起来,相得益彰。2引入关联。所谓的关联就是与课文有同根同脉之缘的文章,这些文章和课文出自同一作品,在写法与情感传递上近似,读后能发现课文的特质,提高阅读的效率。冬阳童年骆驼队出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文中关于看骆驼咀嚼的样子,小英子可是看呆了,那时的她只有五岁,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城南旧事中回忆自己五岁时的另一段趣事:“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

5、么不停啊!”教师在学生读了这段话后,体会英子的好奇,从而引导理解:看到怪模怪样的大家伙,英子的好奇更不用说了。关联的文章或片段在主旨和写法上近似文章,对语言的积累和课文内涵的把握都起到积极作用。3推荐读物。课文只是个例子,由此及彼确实可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通过课内的阅读兴趣激发,引起阅读期待,对推动整本书的阅读起到关键作用。比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一次次地提及城南旧事中的情节,就能激发学生去读城南旧事;在教学祖父的园子后,推荐孩子阅读呼兰河传,走进作者的精神家园总之,许许多多的课文都有与之融通的课外读物可以推荐,就需要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定期进行课外读物的交流会。二、重组建构在群文阅读

6、中,由课内的“1”确定议题,衍生出一类群文,重组成同一议题的“1+x”模式。重组与建构时,教师所关注的点大致有以下四种:1立足主题建构。教材大多以人文主题组合单元,一个单元往往选编四篇课文,到了中高段略读课文占据的篇幅越来越多,教材编写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精读同主题课文,迁移阅读训练,升华主题。然而,通过一两篇略读课文完成这项任务就显得浅尝辄止。略读课文的教学为我们提供同主题群文阅读打开一条通道,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童年主题编排,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儿童诗两首,有位教师抓住主题进行一组儿童的拓展阅读,引入野菊花村小:生字歌我喜欢你狐狸时,引导学生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同时感受作家借助

7、细小的事物表达真实的童年,感受儿童语言通俗易懂,读来趣味无穷的特点,最后鼓励孩子自己创作儿童诗。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略读课文学会看病组合的群文是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拐弯处的回头,通过不同角度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思辨父母的爱。2立足文体建构。语文本体性教学要重视文体意识,通过大量接触同一文体的文本,让学生感受文体特点,习得语言表达方法。学习单篇课文,文体特点不易被发现,然而放在一组文章中学习,就比较明晰,印象深刻。小学阶段的童话、寓言、神话体裁的文章教材在各册安排不均,为了凸显这种文体的语言密码,将同一体裁的文章组合学习,效果明显。如亡羊补牢,教师用拔苗助长南辕北辙

8、组合成群文,演说故事,归纳道理,使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借用小故事揭示道理的文体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读寓言故事的兴趣高,反复演说中提高语文能力。再如夸父追日,教师用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组合成群文,感受神话故事的夸张写法和表达美好愿望。同一体裁的文章组合阅读,我们也可以进行专题性学习,如“走进童话王国”“走进寓言世界”“走进神话王国”3立足作家建构。在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中,我们能找到作家的表达特点、写作风格、情感倾向的共同点。张祖庆老师在教学金钱的魔力中,将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竞选州长被偷的白象进行组合阅读,读出马克吐温写作风格“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

9、甘于这样的缘故了。(鲁迅语)”教学刷子李时,笔者拓展阅读冯骥才的苏七块泥人张张大力,通过多篇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哪些情节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作家所传递给我们的表达特点,是学生习作模仿的鲜明例子,学以致用是阅读通向写作的一条捷径。4立足题材建构。同一题材不同作家写法风格迥异,体现了表达是个性化行为,提倡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如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课后阅读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与斯妤的除夕,将三篇同内容的文章在一起阅读。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的,而梁实秋觉得过年是那么无趣,斯妤的除夕充满了温暖和眷恋。原来同样的春节,不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写作就是这样的。难忘的一课将郑振铎的最

10、后一课和都德的最后一课组合阅读,读出中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同样情感的流露。三、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群文阅读最能激发学生无意识地比较、发现一组文章的特点,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就能找出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1同文比。同一篇文章或编者修改过,或后人改写过,在不同场合呈现了不同的版本。在教学夸父追日时,可以巧妙地将古文版的夸父追日匹配课文阅读,引导学生发现神话的神奇,课文的想象尤为明显,读起来生动有趣。通过句子的比较,学生发现作家通过想象,加以夸张、比喻等修辞,增加动作表情描写,使得故事情节更感人,夸父形象更高大。窃读记原文近三千字,进入课文

11、的选文只有八百多字,课文虽结构紧凑,中心突出,但是删改幅度很大,难免有不当之处,对学生理解文本会有影响,通过课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就能获得文本本身更多的秘妙。巨人的花园改编自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学习课文时对比原文,引导学生发现原文在情节设置和语言表达上自然而生动。这种比较式阅读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阅读的视角,形成一种和原文对照读书的习惯。2异文比。不同的文章或因主题相同,或因结构相似,或因写法相同,这是进行群文比较阅读好素材,教师要立足整体,精心设计问题,对比阅读出不同文章的共同点。如教学白杨一文时,可以组合落花生桃花心木一组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操作流程大致为:先阅读白杨,感悟白杨树的特点研读对话体会爸爸的内心懂得写法(借物喻人)。再阅读落花生,带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借物喻人的写法,合作读懂父亲借花生教育子女做怎样的人;最后阅读桃花心木,自行理解种树人语重心长话语的含义。在学习中,从扶着读懂第一篇课文到合作读懂第二篇,最后自主读懂第三篇,几篇课文的学习方法相同,学生不难发现这类课文的共同特点借物喻人。而如何才能巧妙地借物喻人,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首先这“物”是不一般的物,要和人有着关联的内涵,是能给人以启示的物,能被人们赋予精神追求。这样,在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比较,一文牵动多文,相互加深理解,促进阅读的增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