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53773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秋第三学期建筑工程专业非主干课复习资料.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材料力学 一、 单向选择题1.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 (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 (C)与二者都有关; (D)与二者都无关。Pabc2. 一直拉杆如图1所示,在P力作用下 。 (A) 横截面a上的轴力最大; (B) 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 (C) 横截面c上的轴力最大; (D) 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 图13. 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 。 (A)大小一定相等 (B)方向一定平行; (C)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 (D)定为零。PP4. 在下列杆件中,图 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A) (B)PP(C) (D)5. 图2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

2、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P/A为 。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B)斜截面上的剪应力;Pmmp (C)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D)斜截面上的应力。 图26. 解除外力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 。 (A)分别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B)通称为塑性变形; (C)分别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 (D)通称为弹性变形。7. 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倍,则抗拉 。 (A)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2倍、4倍; (B)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4倍、2倍; (C)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 (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8. 在图3中接头的挤压面积等于 。PP 图3 (A)ab; (B)cb;

3、(C)lb; (D)lc。9. 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图4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t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 。(A) /2 (B) (C)2; (D)0。2 图410. 图5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 。 (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 (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 (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 (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Cmm 图511. 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 (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 (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平面内; (C)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 (D)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个平面内。ACDq12. 在图6示悬臂梁的

4、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 图6 (A)剪力相同,弯矩不同; (B)剪力不同,弯矩相同 (C)剪力和弯矩均相同; (D)剪力和弯矩均不同13. 当横向力作用于杆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时,关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有以下四个结论。其中 是错误的。 (A)若有弯矩M,则必有正应力; (B)若有正应力,则必有弯矩M; (C)若有弯矩M,则必有剪应力; (D)若有剪力G,则必有剪应力。14. 矩形截面梁,若截面高度和宽度都增加1倍,则其强度将提高到原来的 倍 (A)2; (B)4; (C)8; (D)16。15.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挠曲线曲率在最大 处一定最大 (A)挠度; (B)转角; (C)剪力 (

5、D)弯矩。二、 判断题1. 构件的强度表示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2. 外力包括荷载约束反力。( )3. 同一截面上的正应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 同一截面上的剪应力必相互平行。( )5. 轴力必垂直于杆件的横截面。( )6. 剪应力互等定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杆件。( )7. 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8. 若杆件的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则该杆件只产生弯曲变形。( )9. 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10. 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0,则各点的正应力也为0。( )三、 计算如图:各杆重量不计,杆端皆用销钉联接,在节点处悬挂一重W10KN的重物,杆横截面为A1A220

6、0mm2、A3100 mm2,杆3与杆1和杆2夹角相同450,杆的弹性模量为E1=E2100GPa、E3=200 GPa,求各杆内的应力。CDB31AW四、 计算一简支梁如图,在C点处作用有集中力偶Me。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xabLRAMeRB答案一、 选择题1.(C) 2.(D) 3.(C) 4.(D) 5.(D) 6.(A) 7.(D) 8(B) 9.(B) 10.(B)二、 判断题1.() 2.() 3.() 4.() 三、 计算题解:(1) 考虑静力平衡 由于都是铰接,杆所受重力忽略,三杆均为二力杆。应用截面法取分离体,F1、F2、F3为杆的轴力,由静力平衡条件:F3F2F1 W

7、本题有三个未知轴力,有两个静力方程,是超静定问题,需要一个补充方程。(2) 几何关系 设整个杆系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是对称的,即只有节点A的铅直位移。21L2L1 (3)利用变形于内力的物理关系(4)解联立方程组 解得:F3=5.85KN F1= F2 =2.93KN 12F1/A1=14.7MPa 3F3/A3=58.5MPa 四、 计算题(20分)解:求支反力 利用平衡方程2分得 剪力方程 (a) 弯矩方程 AC段 0xa (b) CB段 axL (c) 根据方程(a),剪力图是一条平行轴线的直线。根据(b)、(c)作梁的弯矩图,各是一条斜直线。最大弯矩。Q图Pb/L+M图 钢筋砼与砌体结构

8、(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混凝土若处于三向应力作用下,当( )。A.横向受拉,纵向受压,可提高抗压强度 B.横向受压,纵向受拉,可提高抗压强度C.三向受压会降低抗压强度 D.三向受压会提高抗压强度2、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时:( )。A.梁达到最大承载力B.离最大承载力较远C.接近最大承载力 D.承载力开始下降3、采用双筋矩形截面受压构件是由于( )。A.施工简单,节约钢材 B.防止构件脆性破坏C.截面尺寸已定, D.减轻构件自重4、无腹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的关系是( )。 A.随剪跨比的增加而提高 B.随剪跨比的增加而降低C.在一定范围内随剪跨比的增加

9、而提高 D.在一定范围内随剪跨比的增加而降低5、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为(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随钢筋等级提高而降低C.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少,随钢筋等级提高而增大D.随混凝土及钢筋等级提高而减小6、受扭纵筋,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在0.61.7之间时( )。 A.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C.仅箍筋屈服 D.不对称纵筋箍筋均屈服7、素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抗扭承载力( )。 A.按弹性分析法确定 B.按塑性分析法确定 C.大于按塑性分析法确定的而小于按弹性分析法确定的 D.大于按弹性分析法确定的而小于按塑性分析法确定的8、轴向压力N对构件抗剪承载力

10、影响是( )。A.不论N的大小,均可提高构件的抗剪承载力B.不论N的大小,均可降低构件的C.N适当时提高构件的,N太大时降低构件的D.N大时提高构件,N小时降低构件的9、对称配筋大偏压构件的判别条件( )。 A. B. C. D.屈服10、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其确定原则为:( )。A.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矩形面积等于曲线面积,C.由平截面假定确定 D.保证拉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11、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小偏拉构件( )。 A.受压不屈服 B.受拉不屈服 C.受拉屈服 D.受压屈服12、预应力混凝土施工采用先张法或后张法,其适用范围分别是( )。A

11、.先张法适用于工厂预制构件,后张法适用于现浇构件B.先张法适用于工厂预制的中小型构件,后张法适用于大型现浇构件C.先张法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后张法适用于大型构件D.先张法宜用于通用构件和标准构件,后张法宜用非标准构件13、按砌筑质量的要求,一般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 A.90% B.80% C.85% D.70%14、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时,其计算简图为( )。A.墙体简化为一条竖向的连续梁,墙体与基础固结,楼(屋)盖为连续梁的支点B.墙体简化为一条竖向的连续梁,墙体与基础铰结,楼(屋)盖为连续梁的不动铰支座,在楼(屋)盖处为不连续的铰支承C.墙体简化为一条竖向的连续梁,墙体与基础固结,楼(屋)盖为连续梁的弹性支座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