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53772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人民政府 报告编制单位:山东卓远宏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时间:二九年十一月 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报告摘要1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31.1项目简介31.2项目背景31.3项目内容61.4项目投资、筹资计划7第三章 项目所在地概况83.1自然状况83.2社会环境概况103.3经济环境状况13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4.1项目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64.2项

2、目是欠发达地区城郊农村环境整治新思路的有益探索184.3项目是保障南水北调顺利实施的需要194.4项目是改善农村面貌,提升新农村形象的需要194.5项目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204.6项目是耕地资源开发的需要204.7项目是整合七级镇旅游资源的需要21第五章 项目的规划方案235.1项目的总体规划方案235.2村庄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规划方案265.3农村道路环境建设项目285.4农业环境综合整治295.5农村饮水及河道疏浚工程建设315.6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32第六章 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366.1项目建设的内容366.2项目建设的过程控制38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47.1总体投资估算447

3、.2资金筹措计划47第八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49 -8.1项目经济收益估算- 49 -8.2项目财务估算- 50 -第九章 社会效益分析529.1土地资源增加效益529.2农业增产效益529.3农业生产条件改良效益539.4生态效益539.5土地增值效益549.6南水北调顺利实施的效益54第十章 项目的环境影响与评价5510.1施工期环境影响5510.2环保措施与建议56第十一章 结论5711.1结论5711.2问题与建议57图1 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地理位置图图2 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行政区划图II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报告摘要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

4、综合整治项目位于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部26公里处,包括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道路环境建设、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饮水及河道疏浚工程建设、土地综合开发整理五个子项目,是七级镇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七级镇新农村建设新模式的有益探索。该项目由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人民政府组织和实施。项目计划实施时间为3年。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其中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投资估算150万元,农村道路环境建设投资估算100万元,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投资估算150万元,农村饮水工程及河道疏浚工程建设投资估算100万元,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投资估算100万元。资金主要由市、县财政拨款,积极利用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等手段引导社

5、会资本进行资本营运,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不足部分由镇财政和农民自筹解决。项目建成后将带来如下经济效益:整理出800亩建设用地,共计获得土地出让金13000万元,将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进而增加用于本项目建设的专项财政支出;整理出的耕地可实现净效益每年约180万元,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河堤治理,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防洪标准,可减少日常性防汛费用投入,每年约100余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带来如下社会效益:第一,在项目区进行农田道路、灌排工程、电力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产出率;第二,通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第三,河段经治理后

6、,沿河两岸可形成约5公里的绿化带,将极大地改善小区域气候,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明显;第四,通过实施治理项目和完善基础配套,预测3年后建设用地的出让使用价格可达20万元/亩;第五,通过沉沙池治理,可有效减少风沙危害和改善沉沙池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第六,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区域的不利影响,保障南水北调水体质量。项目通过改造800亩建设用地,用其溢价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和生态环境改善等项目的投资不足,破解了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难题。通过对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得出以

7、下结论: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得到了聊城市和山东省阳谷县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是一个符合中央新农村建设战略并具有良好投资回报的项目,且项目投资风险小、收益大、可持续性强,建议立即开始进行投资开发。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简介1.1.1项目名称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1.2项目性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1.1.3项目位置项目位于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部26公里处,处于阳谷、东阿、东昌府三县(区)交界处。七级镇地理位置见图1。1.1.4项目业主概况项目实施单位为山东省阳谷县七级镇人民政府,辖50个行政村,3.9万人,6.25万亩耕地。七级镇行政区划见图2。1.

8、2项目背景1.2.1国家新农村建设相关战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1.2.2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

9、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山东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提出了十大举措,其中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密切相关的有两大举措:一是全面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实际问

10、题。二是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下大力推进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改善村容村貌和庭院环境。1.2.3聊城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近年来,聊城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坚持做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加大“三农”投入为支撑,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整治村容村貌为突破口,以规范村级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1.2.4七级镇相关工作情况七级镇全面组织生态产业建设、水土资源保护、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控制以及生态乡村建

11、设,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和农村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生态化建设取得开创性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为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1.2.5 七级农村环境现状 近年来,七级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被评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全镇农村环境建设整体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率达100,全镇村村通上了水泥路,各类农业生态模式、农村循环经济得到有益探索与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乡村面貌及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步和提高,在全县、全市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还将进一步

12、加强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七级镇也呈现一些影响环境的因素急待解决,其主要有以下方面: 1.2.5.1水环境调节功能有待提升七级镇水利条件较好,对周边水环境影响极大,水质要求极高,而镇内干渠、河道淤积,镇村干渠、河道淤积土方达20万方,最高淤积厚度达0.5米以上,导致水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1.2.5.2农业面源、土质问题凸现农业的迅猛发展,大棚等设施栽培不断扩大,致使土地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对镇域内有机食品的开发与发展产生制约影响。同时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污染比较严重。 1.2.5.3农村居住环境有待改善村

13、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置不均、档次标准不高,农村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不够完善。1.3项目内容1.3.1村庄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修建村庄道路、河塘整治、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每村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按时序进度,每年完成16个村的整治任务,提高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加快“一池三改步伐,推动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建设,鼓励开发使用太阳能、秸杆制沼气等清洁无污染的节约型能源。1.3.2农村道路环境建设项目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结构,进一

14、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农村道路“户户通”,主次干道建设要按照城镇建设标准,两侧配置路灯。1.3.3农业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性污染,积极开展农用化学品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控制、土壤污染防治、绿化造林建设等工作,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1.3.4农村饮水及河道疏浚工程建设项目加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水源的监督监测体系,以管网改造和管道延伸为重点,突出解决饮水水质超标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饮水、用水质量。二年内将镇区河道全面疏浚一轮,加

15、强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动管理工作正常化,保证乡村河道始终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1.3.5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项目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农地、荒地整理工程,包括农地平整及改良工程、荒地平整及改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工程(包括建设机耕道和水泥路)以及其他工程。第二类是建设用地整治工程。经过土壤改良与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后,该项目区内的农用地全部用来发展农业生产。项目完成后,该区域将形成山东省阳谷县的重要特色农业基地之一。整理后的建设用地可列入政府的出让计划,获得的出让收入可为下一步全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农业用地整理及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1.4项目投资、筹资计划1.4.1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