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53424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生命活动的调节1.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2.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3.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4.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5.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幼年时缺少生长激素,将表现为侏儒症;幼年时缺少甲状腺激素,将表现为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激素过多,将表现为甲亢。6.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例如:

2、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和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7.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五部分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8.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构成)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9.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在中央前回。S区损伤,则会出现运动性失语症(不会讲话),H区损伤,则会出现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别人讲话)。10.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不仅能

3、调控动物对幼子的照顾行为,而且能促进某些合成食物器官的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11.在动物的后天性行为中,生活体验和学习对行为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动物的印随学习只出现在刚孵化时。1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动物行为中,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高二生物会考知识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基本单位:氨基酸约_种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

4、通式: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分子式有关计算:脱水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链数m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功能: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催化作用,即酶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核酸由C、H、O、N、P元素构成基本单位:核苷酸(_种)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_种)A、T、C、G、U构成DNA的核苷酸:(_种)构成RNA的核苷酸:(_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现象的出现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

5、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还原糖(葡萄糖、果糖)+斐林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染成橘黄色;被苏丹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二)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6、。在DNA复制中起作用。2.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3.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

7、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仍然保持双链结构。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转录mRNA,RNA聚合酶转录tRNA和其她小分子RNA。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

8、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_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目前已经发现了_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7.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植物细胞工

9、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事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从而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然后诱导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8.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或用于细胞传代培养时将细胞从瓶壁上消化下来。9.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肠腺分泌的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10.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11.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肠腺分泌的肠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10、。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12.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链。作用结果是破坏肽键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13.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14.转氨酶:催化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转换过程。如人体的谷丙转氨酶(GPT),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从而形成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由于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的含量最多,当肝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因此临床上常把化验人体血液中这种酶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15.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16.

11、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17.ATP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18.ATP水解酶:指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释放能量的酶。_组成酶:指微生物细胞中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的酶。20.诱导酶:指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合成的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乳糖的酶。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三)生物的新陈代谢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12、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4.ATP(三磷酸腺苷)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结构简式:A-PPP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_%的蔗糖溶液中,成熟的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吸收水分和运输水分的动力是蒸腾作用,植物所吸收的水分_%以上蒸腾作用散失,少量用于生命活动。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呼吸作用为矿质元素吸收提供动力,运输矿质元素的动力是蒸腾作用。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9.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