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工作问题对策.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53386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助工作问题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救助工作问题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救助工作问题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救助工作问题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救助工作问题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助工作问题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社会救助工作发挥着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政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在救助工作中,我局先后完善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其内容涵盖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灾民救助等五个方面,各项救助政策相互联动,相互补充,从而使我县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我县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救助工作力量薄弱。作为民政部门来说,越到基层,人员越少,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从而给跟踪调查低保对象

2、是否重新就业的季度审核,半年审核,年度审核等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特别是对于现在的低保人群,低保边缘或低保边缘外的困难群众,一旦遭遇突发性灾害(如火灾),不可预测的事故(如车祸),难以预料的重大疾病等情况下的救助工作就更显势单力薄。(二)救助标准存在城乡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低保标准上。目前,农村执行的低保标准是人均月补差*元,城镇居民人均月补差*元。(三)救助资金投入不足。仅靠以政府财政为主体的救助资金投入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社会救助资金缺口增大。(四)民政部门办公条件相对落后。民政局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承担着勘验灾情

3、,低保取证和救助对象建档等多项具体工作,而完成这些工作的相关硬件(数码摄录一体机,电脑,交通工具等)与数据库软件等设施,局机关,乡镇民政办均未配备到位, 二、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紧围绕“惠民生,促稳定,促发展”这一民政工作中心,按照市局实施“四三战略”和我县“建设五个强县,实现五个翻番”的目标要求,重点放在原有社会救助制度和办法的健全完善上,对救助条款进一步细化,将有争议的条款明了化,应保留的保留,该取消的取消,以便于操作,利于执行;同时,尽可能出台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对救助对象,救助程序,救助标准等事项用制度来规范,避免出现随意性。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

4、协作和配合,实施资源整合。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民政、卫生、教育、劳动、司法、房管、物价、统计、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和工、青、妇、残联、老龄等社会团体参加的协调组织,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增配救助工作协管员。建议通过增设编制或增加公益岗位等方式来解决救助工作人员偏少的问题;同时在解决必需的办公经费情况下,是否考虑像计生、综治部门一样,给予民政工作人员适量的岗位补贴。四是拓宽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人士以企业或个人名义捐款捐物,政府要对企业和个人用于捐助各类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的资金给予税收政策优惠,要让他们的善举得到社会

5、的承认和褒扬。对没有捐资的企业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同时,积极发挥慈善基金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延伸。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慈善机构内部的管理工作,真正把捐助的善款用在刀刃上,让老百姓得益,让弱势群体受惠。五是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目前,我县救助站已经成立,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了较及时的救助,但由于我县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量大,工作经费仍未能适应此项工作所需。六是加强救助工作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系统,努力达到“三个一”即:一个网站、一个平台、一个数据库,由配备的协管员和相关人员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信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化,工作流程化,救助规范化,增强社会救助的实效性,切实发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