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532773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凤台县肖集中学 朱永春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是每位老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钻研数学呢?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的知识的反映也最清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数学的课堂

2、教学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还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数学学科的内在美,适当的教学方法等,现就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谈谈几点体会:一、 坚实的专业素养与广博的知识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是,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关注时事新闻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

3、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如果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例如,学生见过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大门是有伸缩性的,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来解释这种门的设计原理。又如,在农村的春会上有“飞镖扎气球”这样一种游戏,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的有关知识加以说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又充满了生活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 数学学科的内在美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一开始就要向学生介绍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寻找数学学科的内在美,充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正负数时说明负数产生的原因、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使学

4、生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如,农民去粮站卖粮时,质检员用带有槽的钢钎从口袋中取出一些粮食,先观察粮食是否干净,再检测水的含量,从而确定粮食是否合格,这里运用了数学的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通过举例,使学生从思想上初步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 适当的教学方法 数学课的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收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在教学中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图案等来表述。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过

5、程中的主体作用,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的方式,就会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就会使学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课堂上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不会有的,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1、 第一分钟的趣味性。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比如用悬念法。设计导入法要特别注意思维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 讲究课堂艺术,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能否达到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教师的课堂艺术。学生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运用多种教学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使学生的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把注意力集中。3、 学生的笑声。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应该充满着笑声,数学老师要改变过去面孔教学,语言枯燥无味的教学风格。语言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力求声情并茂、幽默风趣,使学生感不到学习的枯燥,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探索新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数学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