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532518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重视道德教育的探讨摘要:学校教育既要教学又要育人,所以道德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既然能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就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体育与健康课堂是非常好的道德教育资源,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践法等,得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堂能提供了道德教育的便利环境、摆脱教室道德教育的枯燥、丰富体育课堂、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内化,为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作出贡献。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堂;道德教育;道德习惯;道德内化一、前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主张礼仪之交,道德礼仪深入人心,可见道德礼仪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了教育的主导位置

2、,倡导弟子先学会基本的道德礼仪后方可学习其他知识。唐代时期依旧以经典的儒家思想为主要教学内容。当今我国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对道德的重视与传播,起到了俱佳的效果。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教育课程应发挥教书和育人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做出贡献。虽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的社会适应内容涉及道德教育,但是目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微乎其微。初中生体育与健康被纳入初中升学考试科目后,体育教师按照学校规定的教材、考试指定的体育项目教学,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评判

3、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以及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却限制了学生其他项目运动能力的发展,忽略了道德教育,缺乏对学生人格塑造和道德观念的培养。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现状1、文化课霸占体育与健康课即使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被纳入中学升学考试,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被主课(语数外)老师霸占的现象屡见不鲜,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有可无,当主课升学压力大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就得为主课铺路,无条件支持,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岌岌可危,学校的课程一片混乱,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学习文化课,强制占用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把学生的成绩当成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有文化课程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有出息,才是老师心目

4、中的好学生。2、体育与健康课得到重视随着青少年体质下降严重,为了更好的调整学校教师关系、提高体育教师在学校的重要性、平衡学生课程、保证学生锻炼身体和学习体育技能的时间,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初中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并且占有一定的比重。初中学校和体育教师都非常重视,必须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3、重视体育与健康课成绩,缺乏学生兴趣培养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变成了学生提高中考成绩的训练课。初中体育考试的项目分为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或游泳(广东省部分地区)。选考项目为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实心球。通过与广东省江门市、珠海市、惠州市、阳江市等地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师交谈

5、得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都是以考试项目为主,学校领导给体育教师贯彻的都是体育考试成绩第一,忽略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遏制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的反馈得知: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枯燥乏味、身体疲惫、缺乏兴趣、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技能没能提升,相比初中升学考试的体育项目更喜欢球类运动。4、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成绩,忽略道德教育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未纳入升学考试科目前,体育与健康课堂以传授运动技能等为主要教学目标;体育与健康成为升学考试科目之后,体育与健康课堂依旧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体育与健康成绩对初中学生的升学非常重要,学校和老师对成绩尤为重视,但是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学生良好的道

6、德观念的建立需要老师的引导、教育,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对学生的成长和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也非常重要。三、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重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1、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增长。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很强;抵抗挫折能力弱;表现欲望强;甚至部分学生崇尚不良社会观念,喜欢跟社会上无所事事的社会青年勾搭,产生有违学生的不良行为。科尔伯格将个人道德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又将每个层次划分为两个阶段2。此理论告诉我们:道德教育因根据道德水平层次的不同而对症下药,不能盲目执行,应分阶段实施道德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养

7、成正确道德观念的关键期。学生从小学开始对道德有了初步接触,虽然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同学等多渠道的道德现象洗礼,但他们依旧处于道德形成的萌芽期,对道德观念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容易被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滞后了优良道德观念的养成。2、初中校园道德缺失现象 校园不良现象一度成为社会、国家、学校、家长关注的焦点,可想而知:校园不良现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巨大,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学校的棘手事件、家长焦虑的问题。其中初中校园不良现象居多,包括校园欺凌事件、早恋、厌学、勾结社会青年等。发生类似事情并不可怕,也没有到无法挽救学生的地步,这时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地淋漓尽致,如果学校道德教育良好,让学生认识到道

8、德重要性,使道德遍布学生的思想,使道德内化,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素质,形成道德优良的校园,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校园不良现象便能得到有效解决。四、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为道德教育提供便利1、体育与健康课与文化课程道德教育的区别 初中生的道德习得主要来源于学校,少部分道德观念从社会、家庭及其它地方获得,学校对于初中生的道德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课主要以“管教式”和“说教式”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注重初中生的个人形象、校规校纪、爱党爱国等教育,单纯的说教、灌输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即使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些道德教育方式对学生优良道德观念的养成效果不佳,因为这样的道德

9、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学生产生共鸣,相反可能让他们萌生一种逆反心理3。体育课与文化课的区别在于体育课是在室外特定的环境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技能以及情感培养的课堂。学生没有指定的位置,无需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的固定位置,容易为学生提供道德教育的环境。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说教的方式引导学生产生良好道德印象,然后通过学习技能、进行体育活动时设定道德要求,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参加体育活动时规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结合体育活动等方式进行实践,再结合教师道德评价加深印象,通过多次课堂道德说教和学生道德实践帮助学生道德内化,形成自主自立的道德品格。充分发掘体育的精神价值,尤其是深刻认识体育的德育

10、价值,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德育。 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的道德教育 教育者在整个体育道德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列宁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完全是由教学人员来决定”4。体育与健康教师在课堂中具有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作用,老师的道德示范和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道德示范、优秀运动员的道德典范、班上道德高尚的学生树立为榜样,肯定道德高尚的同学,营造具有浓厚道德氛围的体育课堂,重视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意识、形成良好道德习惯。五、结论 学校教室内的道德教育远远不

11、够,未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内化。体育与健康课堂具备天然道德教育环境,不同于教室里枯燥的“管教式”和“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体育课堂中特定的教学方式和环境能很好的培育学生优良道德习惯的养成、道德内化,成为道德高尚的学生。体育教学重视道德教育能与教室内道德教育互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构筑文明和谐的校园带来莫大的帮助和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家长带来放心和安心,培养出更优秀的下一代。参考文献:1周知民,李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行动纲领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体会J.行政与法,2013(12):5-10.2美理查德T德乔治,著;李布,译.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2.3熊文.竞技体育伦理之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4:134.4列宁.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0:4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